临汾新闻网讯 在位于蒲县黑龙关镇宜家岭村西南方向的一条山沟里,坐落着蒲县绿源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基地。走进基地,猪舍里活泼好动的猪崽来回跑动嬉戏,周围的空地上一群鸭子、鹅悠闲地散步……呈现出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我会努力把合作社建设地越来越好,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游玩,使其成为蒲县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合作社负责人燕教平内心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划。
信心满满初创业
2015年以前,燕教平在一家洗煤厂工作,长时间在外打工使他逐渐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便有了辞职创业的想法。“我就想回到老家,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说干就干,回家后的他开始平整自家的荒地,想着在家乡干出一份自己的事业。“一开始我并没有想好做什么,便先把土地平整好,再慢慢谋划好的项目。”燕教平说。
在平整好土地后,燕教平开始规划自己的发展道路。他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买了三头猪崽养殖,在养殖的过程中,我逐渐有了发展养殖的计划,便开始扩大养殖规模,同时我还买回鸡进行养殖。”在燕教平的精心养殖下,合作社现存栏有猪60余头、土鸡300余只。
提起养殖的经历,燕教平脸上挂满了笑容:“刚开始养猪的时候,因为我的场地是依山而建,所以所有的猪都是散养,很少喂饲料,猪的生长周期比较长。可是每年年底杀猪的时候,总会有很多人上门预定,根本不愁销路还能卖上好价钱,这让我看到了搞特色养殖的希望。”于是,燕教平更加坚定了养殖的信心,规模最大的时候猪的存栏量达到了300余头。他说:“那时候只要走出家门,就能看到满山沟的猪,那时候别提心里有多美了。”
农信授信添动力
在外人看来,燕教平的养殖搞得一帆风顺,但只有真正搞养殖的人才知道其中的风险。在燕教平养殖的道路上,因为防疫知识不足,曾经导致他的300余头猪全部染上了非洲猪瘟病毒,使得他损失极大。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燕教平并没有打退堂鼓,而是通过冷静地反思,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后,又继续走上了养殖路。
“当时我想重新开始,但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进展。2020年的时候,我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向蒲县农商行黑龙关支行申请贷款,支行的负责人详细询问了我的生产经营情况,并了解了我的征信情况后,安排专人上门进行调查。”燕教平说,经过客户经理的调查,黑龙关支行及时为他授信20万元,确保他的养殖计划能够如期开展。现在,燕教平的养殖道路已经步入了正轨。今年,为了助力他更好发展,黑龙关支行把他的授信额度提升到了50万元。
在养殖场内,一排小窑洞整齐排列,每孔小窑洞内都养有几头猪。小窑洞门前是平坦的水泥地面。“这里以前全是土,每次来到这里,裤腿上总是沾满了泥土。既然要在这里大干,首先要把场地整好。”看着新硬化的水泥地面,燕教平对自己的养殖事业越来越有信心。
在养殖场里,不仅养有猪、鸡等畜禽,而且还有专门的鱼塘供游客垂钓。
延伸产业促发展
如今,只要在家,燕教平都会到养殖场周边的山上去看看。尤其是站在自家门前,看着养殖场经过他的改造变得越来越好,内心有着说不出的自豪感。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当一方水土承载不了一方人梦想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远走他乡。”看着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留下的都是一些老人,如何才能把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吸引回来?燕教平有着自己的想法。家乡怡人的乡村美景,一直激发着燕教平的斗志。“打造种养殖带动、采摘游结合的农旅目的地,用乡村游、吃、喝、玩、乐带动宜家岭村走上振兴之路。”燕教平满怀激情地谈着自己的打算。
“以后,我还要在种植上发力,发展一些绿色蔬菜产业。我整好土地后,免费租给村里人,让他们种一些菜供游客们采摘,同时我还将开办农家乐,让游客们到了我这里能够享受到吃、喝、玩,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我们宜家岭村。”燕教平说着自己的规划。
“我的目标就是把村里的老人集合起来,让他们有活干、有钱挣,同时吸引一些年轻人回到家乡,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站在逐渐完善的场地上,看着眼前一点一滴的改变、说着自己的乡村振兴规划,燕教平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