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英灵远去精神永存,80封家书彰显家国情怀

2017-07-31 21:47: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核心提示:郭建伟,1980年出生,1997年12月从尧都区乔里镇南羊村入伍,到武装警察部队河北省总队保定市支队高    阳县中队服役,2000年1月1日在高阳县公园人工湖为抢救3名落水女童光荣牺牲。年仅19岁、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尧乡儿郎,把自己永远地留在了第二故乡,表现了一位优秀青年、革命战士的高尚品德,用生命和鲜血践行了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武警部队批准为革命烈士,授予他“舍己救人英雄战士”的荣誉称号并追认为中共党员。

    烈士英灵远去,但精神永存,今年八一前夕,记者特地拜望了烈士的父母,从他们的来往家书中追寻其风范,探寻其精神。那一沓80多封来往信件中,有家务琐事,有父子深情,有谆谆教导,有成长足迹……那薄薄的信笺上,有烈士的手印与余温,有父母的叮咛与牵挂……

    部队评价 他是大家学习的忠诚卫士

    郭建伟赤诚待人,舍己救人,立足警营建功业,青春年华铸忠诚,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书写了最后的辉煌,他生前所在的部队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入伍以来,他牢记我军宗旨,努力实践雷锋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先后两次受到嘉奖,一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他短暂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如果不是看了部队提供的他的主要事迹介绍,孩子的很多情况我们都不知道。”一说起早逝的儿子,郭金有夫妇就忍不住抹眼泪,这个懂事的儿子让他们既伤心又骄傲。郭建伟牺牲后,部队与他的父母曾多次接触,并介绍了他在部队的情况。

    入伍后,郭建伟坚持把部队当作实践人生价值的舞台,无论是在后勤班当炊事员、饲养员,还是在战斗班当战士、班长,都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1998年5月,中队后勤建设一度出现滑坡,他主动请求担当炊事员兼饲养员,和战友们一起开荒种菜,当年为中队创收一万余元,中队食堂被评为先进食堂,他本人也拿到了“三级厨师证书”。

    郭建伟刻苦训练,自觉以英雄为榜样,走英雄成长的道路。

    1999年2月5日,在协助公安机关抓捕持枪杀人犯的战斗中,他机智勇敢,冲锋在前,带领全班战士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公安机关的称赞。

    1999年8月,他入选教导队预提骨干培训班,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长跑、练体能,因训练强度大,身体磨破溃烂,医生让其休息,他一边治疗一边坚持训练,军事素质有了长足提高,各个科目训练成绩均达到良好以上,受到嘉奖。结业归队后,他更加刻苦,很快成为训练尖子,被评为“四会”教练员,在年终军事考核中,他取得了5公里越野全中队第一名的好成绩。

    担任班长后,郭建伟以身作则,冲锋在前,不管是细小工作,还是重大活动,他总是走在前、干在前,中队教育训练考核,他们班次次名列第一,其他工作也走在中队前列。

    儿子来信 他是领导信任的优秀战士

    在父母跟前,不到20岁的郭建伟就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孩子,看着那一封封家书,记者多次泫然欲泣……

    ——爸妈,怎么这么长时间没有给我写信?快半个月了,我非常着急……最近家里有什么事吗?爸爸的退休手续办了吗?我哥上班了吗?妈妈,你们期末考试了吗?家里的年货买了吗?我姐是不是常回家?

    ——说句实话,哪个当兵的不想家?上次打电话,尤其是跟妈说话时,我的声音有点沙哑,在扣电话时我哭了,我想爸妈也了解我的心情。爸妈,这封信是我晚上两点多写的,我实在是太想家了,九点半熄灯后一直睡不着,才起来写信,中秋节快到了,祝全家节日快乐!

    ——你们不要为我担心,现在考核完了,成绩我相当满意,队列93分,擒敌87分,战术95分,条令条例90分,单杠85分,双杠85分,射击49环(5发子弹),射击在我们二中队成绩是最好的。

    ——在教导队班长集训的3个月里我的训练成绩非常理想,共训11个科目,3门科目成绩良好,其他8门为优秀。集训结束后,我在教导队80多个人中获得“优秀学员”,并获嘉奖一次,而且集训回来填写了班长令……部队规定班长由志愿兵担任,但没有想到现在中队领导在老兵退伍后就让我担任了二班班长,中队领导还是很信任我的。

    ——现在我们的训练比春节前难度大多了,每天拿着枪在地上摸爬滚打,磕磕碰碰是在所难免的,但请爸妈放心,我们已经授衔,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武警战士了。对于一个战士来说,苦、累、流血、流汗是难免的,这并没有使我退缩。现在我才感到部队是锻炼人的地方,在来部队的这两个月中,我改变了很多。

    ——我不敢想象,这次训练学生会让我去,因为听老兵说,新兵还啥也不会,不会让新兵去训练学生的,中队领导相信我让我去,我也很珍惜这次机会。一开始确实有点害怕,第一天都不敢讲话……对这66个学生上课讲动作要领,下课讲当兵的历史,讲父母的关爱,我还真有点像他们的政治老师,那些学生说“我们岁数差不多,但看你比我们成熟多了。”说句实话,当兵10个月,我感觉自己比在家成熟多了。我一定会在部队好好干,请爸妈放心!

    ——至于学习的事儿,我给解放军报社、武汉大学都写过信,来信都一样说国家承认学历的,我报的是法律和计算机应用,按说学一门就可以了,可我想学计算机,所以也报了计算机应用。爸妈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爸,科学鉴定发脾气对身体不好,也少抽烟,对身体无好处。切记。妈,您一天一天跑来跑去穿暖和点,注意别感冒,还有您的咳嗽,要注意些。爸妈身体好我才会安心工作,所以爸妈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妈,冬天冷了,一定要保重身体,在家的时候,一到冬天您就咳嗽不止,一定要让医生看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看了以后给我来信说声,我在这边买点好药寄回去。

    ——爸,你喜欢穿白球鞋,在咱那边也不好买得到,我特地买了一双,我怕42号的你穿不上,所以买了43号,如果大就垫双鞋垫。

    ——爸,请你放心,儿时刻记着你的话“团结、吃苦、苦练、胜利、安全……”

    ——爸妈,我出来当兵平安是你们最大的心愿,我会在平安的基础上为家争光的。

    ……郭建伟,这个优秀的孩子,他知道父母家人希望他平安,然而,当小学生有生命危险时,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给了素不相识的小学生,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把自己永远地留在了19岁

    ……

    父母叮嘱 他是还没长大的膝下幼子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一个人的优秀也不是偶然的。郭建伟能如此优秀,与他的家教是分不开的。

    郭建伟的母亲张玉兰曾当过多年代教,教授小学语文,她十分注重孩子的学习,从一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即使儿子不在身边,她也没有放松对儿子的文化教育:二娃,字典买了没有?要赶快买,元旦写的那封信,里面写的‘幸运’写成了‘兴运’;还有这次信封上的‘至’写成了‘自’,以后在写字时要向你们班长学习,看人家那一手字多好呀。你上次来信说你们班有学习的时间,这很好,不要让时间白白流逝,要抓紧,没事的时候就要练字,字是人的脸面,一定要练好,二娃,有这点决心吗?‘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句话不知道你能听懂吗?要好好深思这句话。”她还托人找来了军地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班函授招生简章,随信给儿子寄了过去。

    郭建伟的爸爸郭金有曾经是一名军人,1965年入伍,当过4年工兵,这位老军人更注重儿子品质的培养。郭建伟参军离家时,全家人相拥道别,他还不忘叮嘱儿子:跟党走永不变心,要树立一怕死二不怕苦的革命精神,要遵纪守法,干工作时有多大本事使多大本事,要能吃别人不能吃的苦,走别人不愿走的路,和大家搞好团结。”郭建伟含泪让爸爸放心:一定听爸爸的话,用自己的努力为家里争光。”儿子当兵远走后,郭金有依然没有放松对儿子的教诲:见信如见人,看信如见心。儿建伟,爸爸对你有几点要求:一是加强军事训练,练好过硬本领;二是希望你作一个心强志坚的军人;三是希望你做到,别人不走的路自己要走,别人不(吃的苦)自己要吃;四、要像《红灯记》(里的铁梅一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五、文化方面要狠下功夫,体育上要吃苦、苦练,发扬你长跑运动(的优势),加上我教给你的武术;六、搞好上下领导关系,作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父母眼里,儿子长得再高也是没有长大的孩子,走得再远也走不出父母的视线,郭建伟在部队及父母的双重教导下,日益进步,越发优秀。于是,在生死关头,他才能毫不犹豫奋然一跃,跳进冰冷的湖水去救落水儿童,那奋不顾身的纵身一跃,是他留给自己短暂一生的壮举……    

    记者 韩晓芳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