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三十年,在历史前行的车轮辗滚中仿若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但是,三十年对一个人的人生而言却会是沧海桑田、涅槃再生。三十年的自力更生,可以让一个疲敝落后的小村庄发展成美丽富裕的新农村;三十年的风云际会,也可以把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后生磨砺成老成持重的农村“带头人”。
这位“带头人”叫蔡虎珍,今年64岁,是汾西县勍香镇迴城村党支部书记。
蔡虎珍是一名老党员,1982年底加入了党组织,已经有35年党龄;蔡虎珍也是一名老村干,从1983年担任村委会主任算起,至今已经34年;不仅如此,从1990年转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也有28个年头。就是这三十多年,蔡虎珍从当时全公社最年轻的大队队长历练成了如今全镇年龄最大的党支部书记。在汾西数百名村干部的眼里,蔡虎珍是在农村开展工作的“百科全书”;在勍香数十届镇领导口中,蔡虎珍则是破解村组难题的“万能钥匙”。
在今年的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中,蔡虎珍全票当选为勍香镇迴城村党支部书记,这让64岁本想静心休息、颐养天年的他不得不继续在迴城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助力。这一选举结果,对迴城村700多人口来讲,是人心所向;对乡镇领导来讲,也是众望所归。因为让“老蔡”带着迴城村民干,镇领导放心;因为跟着“老蔡”干,村里人心里也踏实。
蔡虎珍有一句话,“当村干部不为村里干事就是耽误村里的事”。这是蔡虎珍对村干部工作的认识,也是蔡虎珍担任村干部三十余年履职的信条。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履职信条支撑,有这样的“带头人”领航拓路,才使得三十年来迴城村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称羡的辉煌成就——迴城桥顺利建成通车,使得扼勍咽喉变成了通勍大道;龙威选矿有限责任公司的落成投产,盘活了迴城村级经济困局;移民新村工程的顺利实施,改善了迴城村居民的居住条件;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的落成和明代古建马王庙的保护性修缮,丰富了全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岔上线过境路段的美化工程实施,提高了迴城村在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这一切,无一不与蔡虎珍的殚精竭虑、筹谋规划有着直接联系。
然而,村子越建越美,村民越笑越喜,蔡虎珍却越来越老,他工作起来也常常觉得力不从心。但蔡虎珍从来没有休息,从没有停息对迴城发展前景的思考,从来没有放弃带领全村百姓脱贫致富的坚持。三十年后如当初,一如既往走在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村干部开展工作的最基本原则是公道。”蔡虎珍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全村人都是这么说的,勍河两岸也都是这么传的。在迴城村,不管发生什么事,特别是事关利益纠纷、土地确权、移民拆迁、低保分配……这些在别人看来十分痛心疾首的事情,似乎在蔡虎珍这里,都变得十分简单。只要有“老蔡”一出面,似乎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老蔡”的公道。
在迴城村民看来,“老蔡”的手里总是握着一杆秤,能把村里的大事小情都称盘得汤平碗满滴水不漏。因为对村里的角角落落他都已经暗记于心,所以办起事来也就轻车熟路。因为对四邻八舍的人情脾性都看得入木三分,所以说起话来也便有理有据。所以迴城村有行不通的路“老蔡”一来就行得通。这一切,也都因为“老蔡”的公道。
老干部杨德全说,“虎珍不会因为和你处交好就偏你一根葱,也不会因为和你处交寡就少你一瓣蒜,他立场正派,所以众人都信服他。”就凭着公道二字,蔡虎珍在迴城村三十多年,保证全村的稳定和谐发展的同时,也为全村人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村域环境。同时,在得到群众和外界广泛好评的同时,全市先进共产党员、汾西县先进党务工作者、优秀基层支部书记等荣誉也纷至沓来,似乎在记载蔡虎珍辛勤付出的三十年。他为迴城村发展前行做出的杰出贡献,透射出他一心为民的品质。(齐凯)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