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有这样一群人在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奉献着,他们从不抱怨,踏踏实实、爱岗敬业。来自汾西县农委产业扶贫工作联络员的张丽亚就是其中之一,她爱岗敬业的故事感动着、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2016年6月,还是村干部的张丽亚经当地组织考核审定,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被县委组织部分配到县农委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随着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关键期和全面攻坚期,全县扶贫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到产业扶贫,因此由县农委牵头的产业扶贫被列为全县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初,张丽亚担任联络员负责全县“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工作。从此,“5+2”“白+黑”的紧张工作模式便成了她工作的常态。
2017年9月8日,市“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观摩现场培训会在汾西县召开。观摩前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都能看到张丽亚忙碌工作的身影。观摩后,汾西的产业扶贫工作得到省、市级的充分肯定,也引来了其他县的多次参观借鉴。
3月,汾西县农委、工商、扶贫、财政等15部门对“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项目进行联审,半个月时间要审批完成126个行政村(居委会)的97个项目。张丽亚每日跟随联审组,跑遍了所有乡镇。每去一处,她都认真记录,详细整理和保存每次审批会的全部资料。每次下乡,无论返回时间多晚,她总是先赶到单位,把当日的工作及时整理、汇总、存档。“今日事、今日毕”,是张丽亚工作的核心准则。
她的敬业心,收获了出彩业绩。除了日常工作,张丽亚经常跟随工作组深入实地,了解和督促“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发展项目,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忙和引导。
产业扶贫,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一项新政策,几乎每一项工作都在摸索中前行。为了做好工作,张丽亚经常加班加点,向上级了解咨询、与同事交流探讨。由于扶贫工作繁琐且忙碌,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完成工作,她从不计较、从不焦躁,尽心尽力将繁琐的工作梳理清晰,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同心协力、你追我赶,“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也多次受到市农委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人们常说,“想在工作中出类拔萃,家庭的支持尤为重要。”对于张丽亚而言,她经常不分昼夜地加班加点,为工作来回奔波在工作一线。她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对得起工作,却不敢直言说自己对得起孩子、丈夫和年迈的父母。
一年来,在旁人的眼里,她几乎成了一个工作狂,可家人依然理解她、支持她。丈夫常对张丽亚说:“既然选择了踏实工作,就一定要勤勤恳恳,给孩子做出榜样。”
如今,全县的产业扶贫工作正在进行中,繁琐的整理汇总、频繁的督促检查,任务一项接着一项、一轮接着一轮。张丽亚仍是竭尽所能,认真完成好组织交给的每一项任务,用一名党员责任和义务时刻激励着自己。
说起张丽亚的过去,平凡而又励志。1994年,张丽亚在汾西县和平镇中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放弃上学,但她从未放弃过继续读书的念头,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意志力,坚持自学,终于通过成人自考取得国家认定的大学专科文凭。1996年,17岁的她通过了全县“长期代课教师”录用考试,在教育战线奋斗了12年,曾多次被评为县级模范教师。2008年,29岁的张丽亚再次通过考试,被汾西县委组织部正式录用为“大学生村干部”,任汾西县和平镇瓦伦坪村村主任助理,后来担任和平镇礼义掌村党支部书记,直到2016年调到县农委。
多年来,她先后被评为汾西县“十佳女村干部”、汾西县“文明公民”、临汾市“最美平阳花”、山西省“优秀大学生村官”等荣誉称号。如今的她,为汾西的产业扶贫及其他各项工作,继续奉献自己的热忱和力量,用拼搏精神谱写巾帼女子的敬业誓言。
汾西县扶贫局 李爱莉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