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赵若竹赢了,赢了!首秀拿下金牌,还打破了世界纪录……”4月22日,在家坐立难安的辛亚琴接到女儿启蒙教练郭小燕打来的电话。得知女儿又一次实现自我突破,为国家和家乡争得荣誉,辛亚琴欣慰地笑了,不由感慨:不知不觉间,那个小小的她已成为别人心目中的强手。”当天,2018年国际射联世界杯韩国站启幕,中国队在首日收获开门红。来自我市的19岁小将赵若竹以252.4环的成绩强势夺冠,同时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和世界青年纪录。第二天,她和队友杨浩然在气步枪混合团体赛中发挥出色,以499.3环的成绩拿下冠军。
去年,赵若竹夺冠全运会,实现了临汾市竞技体育在全运会上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
今年,她成为临汾有史以来首个射击项目世界冠军。国内多家媒体将她誉为“横空出世的黑马”,但是没有人随随便便就能成功。每一块奖牌,都饱含着她为此付出的艰辛与汗水。
比赛结束后,赵若竹第一时间感谢父母、教练的默默支持和无私奉献。正是有了这些坚强后盾的无私帮助,才让看似柔弱的她拥有强大的内心和惊人的力量。
教练识才父母民主 她“拗”上射击
赵若竹两天获两金,她的启蒙教练——临汾市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郭小燕长长舒了一口气。这几天,郭小燕坚守在电脑前,持续刷着有关2018年国际射联世界杯韩国站的比赛消息,密切关注着这名得意弟子的比赛动态。
回想2011年,临汾体校从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分离出来,郭小燕和丈夫卢云岗立即“招兵买马”。在山西师大实验中学初一年级选才时,站在同学之中的赵若竹高高瘦瘦,看起来弱不禁风,但眼睛格外有神,透着一股子坚毅与英气。直觉告诉郭小燕,这是块“好料子”,于是力邀赵若竹趁着假期来练习打靶。
说是直觉,其实是郭小燕多年经验累积所练就的一双慧眼。在破败不堪的训练场里,在没有真枪实弹的情况下,赵若竹懵懵懂懂地拿着哑铃比划拿手枪的动作,并尝试着瞄准靶位。只是几个简单的动作,就让郭小燕坚定了赵若竹的无限潜力。
射击也仿佛有一种魔力,将赵若竹牢牢吸引。仅仅接受了两次训练,她就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职业射击运动员。赵若竹将所有课本都背回家,非常肯定地对母亲辛亚琴说:妈,不管你们同不同意。射击,我练定了!”女儿的自作主张、先斩后奏,令辛亚琴大吃一惊。她深知女儿的性格,一直以来独立有主见,有时候还很执拗。这时,千万不能来“硬”的,只能来一招“缓兵之计”。
“我们给孩子请了一个月假,先让她去体校适应一下运动员的生活。她从小挑食,身体不太好,我们也担心她吃不了那份苦。
没想到,她每次回来都笑着说,喜欢射击,射击一点儿也不苦’。”女儿的坚定,令辛亚琴和丈夫不得不面临两难的选择,同时陷入纠结,若是孩子练射击没成果,再耽误了文化课学习,想考大学就成难事了。
与此同时,郭小燕和卢云岗对辛亚琴夫妇坚持不懈地做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地劝导他们让孩子全身心投入训练。郭小燕拍着胸脯承诺:你们不就是想让孩子上大学吗?我虽然不能肯定孩子练射击一定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但我敢肯定的是,我一定让孩子上大学。”辛亚琴想到之前教育孩子时曾走过的一次“弯路”,逼迫”孩子去学习不喜欢的小提琴时,孩子流下了痛苦的眼泪。如今,射击是孩子的最爱,她不能扼杀孩子的爱好。于是把心一横,对郭小燕说:郭教练,孩子就交给你了!”
崭露头角病痛缠身 她坚强扛过
郭小燕果然没有看走眼,在她和爱人的精心培养下,赵若竹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仅仅训练了4个月,赵若竹就获得了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相当于一只脚跨进了大学校门。喜悦之余,13岁的赵若竹难免有些自满,不再像往常那样认真对待日常训练和备战比赛。
郭小燕察觉到赵若竹的沾沾自喜后,当即对她一顿劈头盖脸地训斥。在赵若竹写下的成长历程中,清楚地记录了这件事。她至今记得:郭教练对我说,不希望我做井底之蛙,让我把眼光放长远,大胆大气大格局地往前走。”从此以后,赵若竹怀揣“一定要走出去”的信念,沉下心来刻苦训练。
2013年年初,赵若竹做了一个小手术。进手术室前,她心心念念的居然是新枪。她忐忑地问妈妈:射击队回来一批新枪,不知道教练给我留了吗?”辛亚琴顿时湿了眼眶,当即给郭小燕打电话。感动于赵若竹的执著、坚强和懂事,郭小燕心疼地说:“放心,新枪给你留着呢!好好养身体,等你回来训练。”在赵若竹心中,妈妈是她生活中的坚实依靠,教练郭小燕则是她前行的引导者和精神支柱。2014年,在山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射击比赛中,赵若竹以稳定的心态和出色的发挥,获得了两枚个人金牌和一枚团体银牌。
同年,她进入山西省射击队集训。其实,她的内心是纠结的,她舍不得郭教练、卢教练,更舍不得离开家。郭小燕的谆谆教导,让赵若竹又一次告诫自己:人往高处走,不做井底之蛙。
赵红是赵若竹在省体工队的教练,平常的训练要求非常严格。赵若竹有时会困惑地跟妈妈说,是不是因为自己表现不好,赵教练很少夸她。
实际上,赵教练经常跟妈妈夸她,说“竹子是一个有悟性、有灵气的选手”。在赵教练的悉心培养下,赵若竹在2014年全国射击总决赛中获得了第七名。2015年,她获得了全国第二名、第四名,个人和团体大大小小共8个名次,并荣获国家级健将称号。
很快,赵若竹的“灰色2016年”到来了。这一年是她的低谷期,因找不到正确的训练方法,在比赛中也屡屡失败,同时面临着病痛的折磨。
“苦,累,但我喜欢!”源于挚爱,赵若竹将这份苦转化为百折不挠的强大气场,将这份累转化为执著追梦的顽强动力。虽然病痛影响了她的正常发挥,但她依然凭借过硬的技术和顽强的毅力,以第三名的成绩获得全运会席位。
每每提及这些事,辛亚琴总会心疼不已,泪如雨下。作为母亲,她最关心的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孩子的健康。
光芒绽放 连获冠军她负爱前行
瞄准、发射、最后一枪……首次出战2017年全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赵若竹一举击败奥运冠军易思玲、卫冕冠军武柳希以及该项目世界纪录保持者史梦瑶,以250.9环夺得金牌,上演了一幕“黑马”夺冠的奇迹,获得了临汾市历史上首枚全运会金牌,实现了临汾市竞技体育历史性的突破。
现场瞬间掌声雷动,观众们振臂欢呼。坐在观众席的郭小燕与屏幕前的赵若竹父母已是泪流满面。他们深知这枚沉甸甸的金牌是多么来之不易,饱含着赵若竹太多的艰辛与努力。
走下赛场,国内多家重量级媒体簇拥着赵若竹,第一时间访问她的夺冠感想。这个简单的孩子脱口而出:“我想回家,我想妈妈!”辛亚琴再一次泪崩:孩子自从加入射击队,就迅速成长为一个独立自强的‘小巨人’。
无论去哪里比赛,她都会对我们说‘别担心’。看着她自信满满、淡定自若的模样,我们真的放心了,放手让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年,赵若竹参加全国射击总决赛暨亚洲锦标赛选拔赛,以女子气步枪成年组和青年组两项冠军及总积分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进入国家射击集训队。随后,在第十届亚洲气枪锦标赛,赵若竹代表中国队参赛,获得10米气步枪团体金牌和个人银牌。一路走来,辛亚琴连连感慨:孩子真是太幸运了,遇上这么多、这么好的领路人。从最早教孩子射击的郭小燕教练、卢云岗教练,到山西省射击队教练赵红,以及现在的国家队教练、奥运冠军杜丽,他们对孩子倾注了许多爱心和心血。如果不是他们的言传身教,孩子也不会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正是父母、教练的关爱与鼎力支持,让赵若竹有了无坚不摧的铠甲,让她有了所向披靡的勇气。今年4月22日,在2018年国际射联世界杯韩国站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赵若竹一路领先,锁定金牌。值得一提的是,赵若竹在决赛阶段全部24枪击发,环数都在10环以上。而她252.4环的决赛成绩,也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和世界青年纪录。
4月23日,赵若竹再次披挂上阵,她与河北优秀运动员杨浩然组队参加了气步枪混合团体比赛,并以499.3环的成绩夺得金牌。初出茅庐的射击小将在两天时间内拿下两枚金牌打破一项世界纪录,赵若竹这个名字响彻赛场。喜讯传来,临汾人沸腾了,为这个坚强的女孩刷爆朋友圈,大家自豪地称她为“临汾骄傲”。
赵若竹夺冠世界杯,辛亚琴和郭小燕并不意外。她们知道,孩子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多年来的厚积薄发。这些年,孩子只专注地做这一件事。即便如此,她们依然激动:一想到孩子站在冠军领奖台上,奏响国歌,升起国旗,我们就倍感自豪。孩子为国家和家乡争了光,我们高兴!”“享受过程,敢打敢拼”是赵若竹的座右铭。这个19岁的女孩人如其名,经受“风霜雪雨”后坚韧前行,一路势如破竹。她深具运动员能吃苦、能抗压、能沉下来的属性,在荣誉面前波澜不惊。她激励自己继续努力,向更大的赛场发起挑战,争取让自己变得更高、更快、更强。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