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用在申双虎先生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如今,78岁的他依然每天沉浸在画室里倾心创作,神随物游、心手双畅。
1941年6月,申双虎出生于洪洞县赵城镇侯村。1958年考入山西省艺术学校美术班,1959年山西省艺术学校停办,被分配到山西古交钢铁厂工会工作。
1961年山西古交钢厂下马后,申双虎回到故乡,历尽艰辛,赡养老母,抚育儿女,维持生计。
改革开放后,岁至知天命之年,申双虎艺心不减,学而不息,于是连续在中央美院、北京画院自费进修。他早年师从山水画家赵球先生研习传统绘画,作品追求笔墨的畅快与凝练,气势跌宕奔放,富有生活气息。他的山水画在继承北派山水画法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评鉴者说,申双虎的山水画有一种生动的气势和节奏感较强的韵律,在浓淡、虚实、缥缈的笔墨空间中映现出丰富而强烈的诗意美,体现了画者对中国传统绘画内在本质的深刻体悟。
事实如此,申双虎将笔墨的理趣与韵味结合起来,描绘了一个情景交融的世界,突破了画面因静止而产生的局限性。他用“气骨”表现了笔法的刚劲有力,又用韵律表现了墨法的生动与玄奥。他常说“画要有味,能耐人咀嚼、品尝,久看的画才是好画。”正是这种创作体会和艺术见解,曾经得到了我国画坛孟伟哉大师的高度赞扬。
现在的申双虎是临汾画坛公认的“多面手”,山水、人物、花鸟等均能做到心到手到。因为他生性淡泊清廉,为人低调,且不善张扬,所以在创作中,他也从不炫耀笔墨,不矫揉造作,不哗众取宠,只是用良知去画,抱诚守朴,宁静致远。因此,他的画初看似平实,仔细品味便会逐渐把人引入遐思,在微茫的憧憬中使精神得到净化,这是他的高明之处,也是孜孜以求的境界。
申双虎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画家,热爱艺术,更热爱自己的家乡,总是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与生活的理解融入画中,使观者在美的享受中得以启迪。在他殚精碣虑完成了《舜王传奇》系列画作编著工作后,又承诺要倾注大量时间和精力,将洪洞名胜汇集成册,尤其要在有生之年倾注大量精力,为生他养他的侯村故土的名胜“女娲寝陵”创作,为家乡的旅游事业做出贡献。(李繁森)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