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咔嚓作响的键盘、一个厚厚的备课本、一沓打印好的资料……期末考试临近,当记者走进尧都区金殿镇伍级小学教师王秀平的家时,她正在为学生们准备期末资料。书架上一帧帧荣誉证书无声地讲述着这位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30多个春秋的乡村教师的事迹……
1983年,王秀平扎着两根麻花辫登上三尺讲台。望着讲台下孩子们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这个刚满18岁的姑娘要求自己有两个心房:一个装良心, 一个装爱心。白天在校园倾情付出,洒向学生的全是爱心;夜晚,躺在床上扪心自问,她总要问问自己的良心,这一天有没有疏忽了的地方?这种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她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时间一长,只要是她的课,学生没有坐姿不正的,没有不思考的,更没有迟到的。
带班没多久,她就发现班里一名同学精神恍惚,无精打采,上课总是心不在焉。一打听才知道,孩子父亲因防卫过当,过失杀人,正在审案中。看着沉默少语的孩子,王秀平心里很难受。与孩子交流,帮他驱散心理阴影。每天中午和孩子同吃,下午放学辅导作业。在这期间,孩子的衣服脏了,她来洗;鞋子破了,她来补。一直坚持了两个月时间,孩子父亲的事情有了结果,孩子也走出了阴影,又恢复了以往的笑容。过后,孩子奶奶来到学校拉着王秀平的手,激动地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是母亲胜似母亲。孩子有你这样的老师真是他的福气。”
伍级小学的教师都知道,王秀平的身体一直不好,可三十多年来,她从来没有因病耽误过学生一节课。
去年三月的一天,她刚给学生上完课,坐在办公桌前批改作业时突然晕倒,被120急救车送急救中心抢救,初诊为脑供血不足和美尼尔综合征。医生建议办理休假,在家多休息。可是她再三要求:“学生的课不能落下,我能坚持上课就上课。”她只在家休息一上午就到学校给学生上课了。两周后的一个周六,她又病了。这次是腰疼得站不起来,医生建议卧床休息。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她在家休息了两天,周一照常上班了,每天上完课在办公室输液。她说,只要一看到孩子,她就忘记了病痛。
2019年前半年,王秀平的爱人突然头晕,打电话到学校要求王秀平回家陪他去看病。按理说,爱人的要求不算过分,可当时临近期中考试,学习十分紧张。一考虑到学生,王秀平最终让爱人自己去了医院。爱人在医院的检查结果是脑垂体瘤,医生建议去省城医院做手术。王秀平考虑再三,左右为难,她实在丢不下就要参加考试的学生,只好拜托爱人的弟弟陪爱人去省城做了手术。爱人出院后,王秀平还是没有时间照顾,只好让八十岁的老母亲照顾爱人术后的生活。这样做,有多伤爱人的心?她知道,面对亲友们的埋怨,她就一句话:我是一名教师,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
辛勤付出,终有回报。1999年,王秀平获尧都区教学能手奖、2000年获尧都区德育先进个人奖、2008年和2010年尧都区模范教师奖、2016年三十年乡村模范教师荣誉称号……一帧帧荣誉证书,见证了这位乡村教师扎根农村,以校为家,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王秀平说:“作为一名教师,在接受这些美丽光环的同时,更应该去恪尽职守,去为这些光环增辉添彩。”
记者 刘晚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