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地标——栖凤台
县委书记乔飞鸿深入矿山企业调研指导复工复产工作
县委副书记、县长栗俊昌调研屠宰场项目用地情况
农技专家深入大棚指导樱桃栽培管理技术
迎宾广场主题石刻——中国剪纸之乡
浮山广和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已恢复正常生产
威盛达通防火建材生产车间
临汾新闻网讯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浮山县各级各部门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在抓实疫情防控工作同时,高度重视企业复工复产、重点项目建设、春耕备耕等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及时出台有力有效举措,努力把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赢”。
严防严控
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人得病全家隔离,一家人得病全村遭殃,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口罩是戴在嘴上的,不是带在身上的!”一大早,张庄乡东郭坡村的老党员段续礼就在“大喇叭”里吆喝起来,声音铿锵有力,他的土味“广播”在村里口口相传。
疫情牵动人心,安危事在人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浮山县委、县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省委“五严五防”要求和市委安排部署,及早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开展各项防控工作。
浮山县把疫情防控作为必须抓紧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及早谋划,迅速行动,1月21日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1月26日建立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多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该县立足工作实际,改变过去现场办公方式,创新使用“钉钉APP”网上办公,建立县级指挥群、下设10个工作群进行远程调度。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县共发动320个党组织4300名党员干部“佩戴党徽、亮明身份”,深入农村和社区39673户开展地毯式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安排278名党员干部对所有重点人员实行“四包一”关爱服务。先后在疫情一线考察入党积极分子213名。
严格防控举措,将“三无”小区作为疫情防控重点,强化资源调配,以社区为单位、以网格为基本单元,落实管控措施,确保社区平安、县城平安、全县平安。严格按照低风险区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精准实施“外防输入、统筹兼顾”策略,全面复工复产,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共清运垃圾92吨、清扫消毒17万平方米。全县44所中小学和幼儿园、63家工业企业扎实做好开学复工前各项准备工作。
动员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发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爱国卫生运动”“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3万余份,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严防社会恐慌,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服务
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努力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浮山县发出了抓好经济发展的动员令。
全县各工业企业、农业基地等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科学施策,坚定信心、众志成城,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为全县经济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用工排查措施到位吗”“土地够用吗”“资金到位了吗”,在浮山县槐埝乡地方国营圪塔岭金矿选矿厂,县委书记乔飞鸿深入厂区疫情防控检测点、生产车间等地,实地查看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叮嘱有关人员把疫情防控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在认真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千方百计推动复工复产。当得知企业扩充产能需要1亩多土地时,乔飞鸿与企业负责人共同探讨应对良策,现场办公予以解决。
“乡镇部门要齐发力,下沉一线,入企服务,有力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不误。”县委书记乔飞鸿如是说。
浮山县广和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营业务包括研发、设计、生产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零部件,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笔者来到浮山县广和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进出人员、佩戴口罩、检测体温”,紧闭的大门上提示和联系电话赫然醒目,拨通联系方式,经过防控卡点测量体温、登记后,进入厂区。同门口的冷清相比车间内是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40余名身穿蓝色工服的工作人员佩戴口罩正在紧张地作业。
“我们的职工都是本县人,2月1日公司就在微信群内发布了体温检测要求,经过数天检测确保无人发烧后,2月17日安排工人入厂复工”公司董事长王忠和介绍说。笔者还了解到工人在入厂前都接受了防控知识宣传并与公司签订了承诺书,确保本人及家庭成员近期均无发热疑似症状,均无与武汉返乡人员接触。公司实行人员分段就餐、分散就餐的模式防止人员聚集,对餐具进行餐前和餐后消毒。为保证复工后防疫物资的使用,公司储备了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物资。
重点工程建设现场更是如火如荼。在臣南河水库施工现场,十余名工人正在进行溢洪道的施工作业。
“2月15日,市水利机械工程局就组织工人入厂复工,计划在年底完成项目主体工程……”工程现场技术员任文勇介绍说。臣南河水库位于北王乡丞相河村东,是省政府确定的百座小型水库更新建设项目之一,是一座以调蓄引沁入浮供水和流域内地表水,为农田灌溉、城镇居民生活和工业供水的小型水库。工程总投资10922万元,项目建成后可提供工业及生活用水400余万方,发展和改善灌溉面积2.16万亩。近日,该项目包联领导浮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马波到施工现场调研时,了解到工程建设缺少水泥,便及时进行了协调解决,确保项目建设按时序快速推进。
在严格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浮山县采取多项措施,科学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求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细化防控措施“任务书”,精心制订项目、企业开复工预案,在全面摸清返企人员活动轨迹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佩戴口罩、体温检测、场所消毒、分散就餐、错峰上下班等8个环节,将施工工地作为独立单元封闭管理,减少员工与周边村民接触,同时印发疫情防控和复工指引“一张图”,明确15项防控任务,严格“六个一律”、强化擅自复工专项督查,在确保防控措施万无一失的前提下开工、复工。落实干部包联“责任状”,对63家企业实行县级领导包联、主管部门和属地乡镇监管、企业法人负责制,落实日过问、周调度协调制度,要求责任单位成立工作专班,责任任务细化到人,进度时限明确到天,逐一摸排开复工面临的“瓶颈”问题,逐一协调解决;严把复工复产验收关,按照“谁把关、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安全保障,目前已累计进行安全提醒312次。发出主动服务“动员令”,梳理涉及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事业和惠民实事四个方面50个重点项目,动员发改、工信等部门主动对接,采取介入式指导、远程服务等方式跟踪指导,为立项、土地、规划、环评等手续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出台扶持中小微企业14条措施,用活2000万应急周转金,对参保企业相关费用实行3个月缓缴,做好各类要素资源保障,为复工复产主动提供帮助服务。
强化保障
积极开展春耕备耕
辛落村“七里坡”,连片的春秋大棚平铺开来。在福乐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内,村民们分散、分片整理着土地,准备早熟西瓜种植。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我们在防疫的同时也要把地给‘看’住。”村党支部书记张廷介绍起村里的产业发展,“今年我们村新建了40个春秋大棚,加上原来的40座,现在全村一共有大棚80座,设施农业将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
在印象田园现代农业园区,高峰正在他的三亩樱桃大棚内忙碌着。樱桃园内,一簇簇雪白的花朵正绚烂地绽放着,一个月后樱桃将成熟开售,由于上市时间早,每斤樱桃能卖到100多元。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抢抓农时节令,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
去年,县政府与省农科院签订了“院县共建”农业科技合作,该项目紧紧围绕县委农业农村“51513”重点工作发展思路,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把浮山县打造成为省农科院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新技术试验创新孵化基地和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训基地。
“农技团队要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落实农业生产计划,主动服务、精准支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效益。”县委副书记、县长栗俊昌在印象田园现代农业园区指导、服务园区建设。
“人勤春来早,农耕正当时”。眼下正值春耕时节,浮山县积极采取措施,从农资供应、农技指导、农贷服务三方面入手,早动员、早部署、早安排,抢抓时机做好农业春耕备耕,确保农民生产及时。推广农资“点对点”配送服务,鼓励经销商开展农资下乡,加强协调对接,提供信息服务,努力拓宽供应渠道,协调50多个经营点、65个合作社,统筹种子生产、化肥等单位,通过电话和微信群联系,实行定期定时、专人专车配送,减少人员接触,全力做好农资供应,截至目前,已经能充分满足18.5万亩的春播面积需要。开展农技“面对面”培训指导,35名专家人才利用钉钉APP、微信、“12316”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指导,通过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实施精准管理,督促农民分散作业,错时下地,并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服务;结合“领导包乡、技术人员包村、专家包基地”工作机制,帮助5个合作社解决农机具的购买难题,协调气象部门及时预警,有效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实行农贷“键对键”优先发放,进一步发挥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在农业生产中的撬动作用,简化农户贷款办理流程,优化农户贷款服务,贷款基准利率整体下调0.1个百分点,对农民所需农业生产资料信贷资金优先发放,保障春耕资金亟需;农户可通过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等渠道申请,实现“一键操作”。目前共计发放小额贷款201笔485万元,春耕期间还计划发放270笔750余万元。
疫情防控容不得丝毫侥幸,推动经济发展,必须持续用力、加满油鼓足劲。有春的播种,才有秋的收获。踌躇满志的浮山已经开始奔跑,从这个春天出发,开启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供稿:李军 卫琦
图片:卫琦 王博洋 李 鑫 周丹丹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