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

2020-03-27 09:35: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汾西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

图为大会会场

  临汾新闻网讯 3月20日,汾西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汾西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应到代表144人,实到代表124人,符合法定人数。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双花主持会议。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表决通过了关于计划报告的决议草案;表决通过了关于财政报告的决议草案;表决通过了关于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表决通过了关于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表决通过了关于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汾西县委书记任天顺作重要讲话。

  任天顺指出,汾西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干劲的大会,是一次团结奋进、求真务实、发扬民主的大会。会议期间,全体代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建言献策、认真履职,体现了热爱汾西、心系群众的责任情怀,展示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任天顺要求,人大代表要争当脱贫攻坚的表率、争当维护安全稳定的表率、争当推进“六城联创”的表率、争当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的表率、争当产业发展的表率,倍加珍惜代表身份和荣誉,带头宣传好本次大会精神,带头落实好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切实把人民赋予的职责履行好、实现好。“一府两院”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自身建设,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推进人大制度和实践创新,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努力使人大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胜利闭幕。

  会议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侯建兵

政协第九届汾西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

图为大会会场

  临汾新闻网讯 3月19日下午,政协第九届汾西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由县政协主席乔建平主持。

  本次大会应出席委员144名,实到126名,符合法定人数。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汾西县委书记任天顺,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安文,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长尹明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贾文魁应邀出席会议。

  会上,县政协副主席侯建忠作本次大会提案征集和审查情况的报告。会议通过了政协第九届汾西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政治决议;通过了关于政协第九届汾西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政协第九届汾西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九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

  乔建平在讲话中要求,要坚定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重温“三篇光辉文献”,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政协全部工作放在县委的领导之下。要担负时代使命,始终围绕中心大局履职尽责。要围绕群众关注度高,对汾西转型发展、决胜脱贫攻坚有利的事情,选准协商议题,充分发挥政协组织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认真组织实施年度协商工作计划,提高协商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提高协商议政质量。要不忘为民初心,始终聚焦民生福祉、建言议政。要走近基层、贴近群众,主动关注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广泛联系、凝聚人心。要强化责任担当,始终致力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要提升自身素质,发挥示范作用,发挥引领作用,担负起反映群众意见呼声、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责任,团结广大群众跟党走。

  当天下午,政协第九届汾西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闭幕。

  会议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侯建兵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解 读

  2019年工作回顾

  经济运行健康平稳。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2.4亿元,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5亿元,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617万元,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4.9亿元,增长0.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9024元,增长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962元,增长16.3%。其他约束性指标都较好地完成了年度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县乡村各级党员干部、第一书记、第一副书记、扶贫工作队员进村入户、落实政策、发展产业,展示了“敢于担当、求真务实、众志成城、坚韧不拔”的脱贫攻坚精神;广大群众自强不息、勤劳致富,书写了励志脱贫的最美华章。全县12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3947户40473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33.7%下降到0.42%。各项指标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环境治理成效明显。投资1.2亿元,实施了垃圾处理、污水治理、造林绿化等11项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深度治理工业企业16家,取缔“散乱污”企业106家,收缴散煤5000吨,新增集中供热、“煤改电”等清洁取暖面积27万平方米,整改完成各类环保问题913个。县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城乡面貌大幅改善。汾西新医院、汾西新中学项目主体完工,府底移民新区2000户贫困户喜迁新居,汾西大道东延、旧街巷改造、古楼公园建设、阳光大道绿化等项目顺利实施,桃临公路汾西段改造竣工通车。北掌水库和联接线工程全面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基本完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深入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转型发展强劲有力。投资2.4亿元,建成63个3万只规模的标准化肉鸡养殖大棚,年产1.8万吨的熟食调理品生产线投产运行,鸡肉食品进入香港市场,并通过俄罗斯、马来西亚和中东国家出口认证;新建核桃、玉露香梨园区5000亩,深入推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叫响了“绿塬汾西”品牌;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全县光伏电站扶贫收益达到6300万元。招商引进天惠江风、协鑫智慧两个4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并落地开工。转型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始终保持打击非法采矿高压态势,深入开展高陡边坡隐患排查、护林防火专项督查、安全生产大检查“三个专项行动”,连续两年实现生产安全“零事故”。投资实施了“雪亮工程”和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项目,进一步引深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加强信访稳定、网络舆情、社会治理等工作,“法治汾西”建设不断深化,“平安汾西”建设成效显著。

  民生事业公平普惠。特色教育发展初见成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筹资1.95亿元的10个方面37件利民为民实事全部兑现落实。汾西大地呈现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一枚印章管审批”全面推开,政府部门OA协同办公系统建成运行。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3件、政协委员提案37件,发布各类政府信息3711条,办结省市县政府“13710”督办事项135件。政府效能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聚焦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汾西奋斗目标,持续推进“1133”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全县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坚持“统筹应对” 夺取防疫和发展双胜利

  一要准确把握形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湖北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市疫情防控三级响应和分区分级管理的有关要求,做到“响应”不结束、“警报”不解除,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二要科学防控疫情。要外防输入,坚持“面上有序放开、点上更加精准”的防控原则,对来汾返汾人员严密排查登记、严格防范管理。要内防聚集,继续坚持小单元管控、网格化管理,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做到不聚会、不聚餐、不聚集,要严防进京,按照“非必要、不进京”的要求,加强进京人员管理,加强重点人群管控,守好首都“护城河”。

  三要全面恢复生产秩序。强化稳就业促增收措施,抓好春耕备耕工作,审慎积极地做好开学准备,争分夺秒做好当前工作,全力把一、二月份受疫情影响的损失夺回来,努力实现一季度良好开局。

  坚持“挂牌督战” 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一要关注“三类户”。对尚未脱贫的深度贫困人口要“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对脱贫监测户要加强监测预警,做好跟踪帮扶工作,对边缘户要密切关注,及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防止因病、因灾等原因陷入贫困。

  二要突出“三重点”。重点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在产业带贫、就业扶贫等方面,因户施策、帮扶到人,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要重点抓好产业扶贫,新建3万只规模的标准化肉鸡养殖大棚12个,新建玉露香梨园区5000亩,加强光伏电站运营维护管理工作,提质增效“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要重点抓好扶贫扶志扶智工作,开展以“扶志驿站”为主要载体的乡风文明建设,加强贫困群众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增强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三要筑牢“三保障”。对所有贫困村、所有贫困户要逐村逐户全面排查、查缺补漏、动态跟进,进一步落实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等各项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安全饮水长效管理机制。要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十五条措施”,在复工复产、产业发展、金融扶持、技能培训、就业补助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确保贫困户持续稳定受益。

  四要迎接好“三查”。聚焦国家级的贫困县退出抽查、年中督查、全面普查,对各项工作开展“回头看”,补短板、强弱项、抓提升。特别是要高度重视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通报反馈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落实建账、理账、对账、交账、算账“五账”工作要求,逐项整改,逐项销号,多数问题要力争3月底前整改到位,所有问题要确保6月底前清仓见底。

  坚持“转型为纲” 构建现代化新型产业体系

  一要紧盯“两区”建设。要以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为目标,加快推进以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为重点的农业产业集聚区。要以建设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加大招商力度,完善要素支撑,确保园区基础设施提标和新兴产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二要落实“五抓”要求。要抓好规划引领,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十四五”规划,加快制定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要抓好机构建设,健全产业集聚区服务中心机构。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产业集聚区1平方公里熟地储备,加快建设1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要抓好机制改革,积极与山西农科院、山西农大、山西科技大学等院校机构对接,加强与福建圣农有限公司、山东诸城外贸有限公司等国内业界合作,为产业集聚区建设注入新的动力。要抓好项目落地,持续推进山西其亚铝业、恒达酸铁联产项目资源配置等工作,加快实施天惠江风、协鑫智慧两个4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为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要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有关规定,加快推进 “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一系统、一城墙”“五个一”工程,打造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用好土地供应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弹性出让规定;用足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涉企保证金等适用下限标准的政策,努力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优化营商环境的“试验田”。

  坚持“综合治污” 建设蓝天碧水美丽家园

  一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以清洁取暖为主抓手,加快实施第二热源厂项目,大力推行“煤改电”、生物质和洁净煤使用,加快实施桃临线北段绿化、新一轮退耕还林、三北退化林修复、行道树栽植等工程,确保县域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二要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重点实施县城周边污水治理工程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逐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要以团柏河和加楼河为重点,持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加强河流水质断面监测,为汾河断面水质按期退出劣五类并稳定达标作出汾西贡献。

  三要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露天矿山、固体废物(矸石)堆场、水土流失区生态问题整改。扎实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病死动物、医疗垃圾定点收集、无害化处理等工作。持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确保土壤环境稳定可控。

  坚持“城乡融合” 形成城乡协调发展格局

  一要加强城市管理。按照省委建设临汾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建设大县城”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留足发展空间。紧扣“六城联创”,持续开展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和环境卫生整治,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加大打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科学化、法治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要实施重点项目。围绕“建设新城、改造旧城、绿色绕城”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马沟村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工作,加快实施古郡新区东六街、东七街和县城旧街巷改造、汾西大道东延绿化、古楼广场、农贸市场、殡仪服务中心等项目。支持实施锦绣龙城商业步行街开发项目。

  三要加快路网建设。持续实施“四好农村路”项目,实现自然村通村水泥路“全贯通”。加快实施要家庄至郝家沟公路、佃坪至姑射山旅游公路项目,带动县城、集镇、乡村同步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坚持“项目为王” 蓄积转型发展内生动力

  一要求真务实谋项目。抢抓国家扩大有效投资的机遇,积极向上跑项目、争项目,把谋划项目、储备项目贯穿全年,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发展,确保项目谋划不停步、项目储备不断档。重点谋划和储备转型发展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

  二要挂图作战抓项目。今年,该县确定实施重点工程29项,总投资175.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2亿元。要建立“日碰头、周例会、月调度”工作制度,实行挂图作战,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要狠抓项目前期,积极完善各类手续和要件,力争所有重点工程项目前期在4月底前完成。

  三要招商引资上项目。今年,各乡镇(社区)、各单位都要承担招商引资任务,建立清单化、责任化招商制度,吸引外地客商来汾创业,激发县内企业家投资创业,扶持大学生回乡创业,外商内商一起招,引进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

  坚持“三农优先”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要做大现代农业。要依托洪昌公司、长晟科贸、龙荞生物、晋西核桃、康瑞莱公司等企业,打响汾西特色品牌。要以赵村垣为重点,辐射带动沿线8个村,规划建设万亩玉露香梨有机水果示范园区。要稳定粮食生产,稳面积、稳产量、稳政策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要通过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推进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要做好草地贪夜蛾、非洲猪瘟、禽流感等病虫害和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防控工作,保障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安全。

  二要推进乡村振兴。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和“5+1”专项规划,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示范村21个,改造无害化厕所1400座。要加快北掌水库灌区、申家庄水库及联接段、城市联片供水项目前期工作。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要培养新型农民。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落实贫困户和边缘户培训就业补贴政策,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要采取土地入股、农民入园、资金入社等方式,引导农民群众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民群众不离土、不离乡、不离家,就地就近就业,稳定增收致富。

  坚持“改革为要” 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力

  一要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做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后续工作,持续推进行政审批事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确保“一枚印章管审批”高效运行。

  二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确保财政资金高效使用、安全使用。

  三要深化旅游景区两权分离改革。加快推进涉旅文物管理权、经营权两权分离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化管理机制。实施窑洞文化旅游景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带动全县旅游产业积极融入沿黄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带。

  四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把省政府全面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30条措施”落实到位,持续加大财税、融资、用地等方面支持力度,厚植民营企业发展的沃土。

  坚持“底线思维”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局面

  一要严控安全生产风险。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有效防范各类安全风险和自然灾害,坚决杜绝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有效降低自然灾害损失,确保全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要严控社会稳定风险。始终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法治汾西”“平安汾西”建设。广泛开展“零事故”“零上访”“零案件”创建活动,依法妥善处置各类治安案件、突发事件和信访问题。

  三要严控各类隐患风险。依法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网络传销、电信网络诈骗等金融犯罪活动。全面加强舆情监测、舆情应对能力。扎实做好各类风险隐患排查预警、化解处置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民生为本” 确保各项事业普惠共享

  一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推进“三优”“三名”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县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初中联盟化”和“小学集团化”办学模式,支持汾西中学与临汾一中等名校合作,推进高中集团化办学,加快汾西新中学设施设备配套,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二要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建设汾西新医院和古郡新区3个社会足球场地,提升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水平。

  三要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扎实做好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社会救助、民政优抚、残疾人保障等工作。按照“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的要求,做好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工作。加快建设幸福敬老院,提升社区养老服务保障水平。

  稿件除署名外均由汾西县新闻网络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