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因文明而美丽

2020-07-30 09:05:4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古县县委书记庞明明在涧河北路督导“创文”工作

古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舒华在相如公园督导“创文”工作

龙泉社区服务中心

公益宣传手绘墙

相如路

岳秀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

宪法主题街

涧河北路全景

  核心阅读

  民之所望是创建文明城市之所向。全力满足群众期盼,既要提升城市的“颜值”,更要塑造城市的“气质”,古县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瞄准这一目标,通过落实文明城市的测评体系,一项一项对标看齐,一项一项落实兑现,让群众在创建工作中体会到了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

  对于正在全力以赴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古县而言,这种美丽既有绿树成荫、车行有序的外在颜值,也有崇德向善、和谐宜居的内在气质。

  文明,已然融入这座小城而成为她的灵魂和底色。

  顺势而为 “创文”迎大考

  古县,一座位于太岳山南麓的山区县。作为战国名相蔺相如的故里,延续两千余年的相如文化滋养了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历史中走来,包容务实的基因、淳厚朴实的民风使今天的这座小城获誉颇多:“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山西省文化强县”“省级环保模范县城”,不一而足。

  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将文明创建放在重要议事日程来抓,是古县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更是全县9万人民的自觉实践。而久久为功换来了令人艳羡的成绩:2008年至2009年获得“省级文明县城先进县”称号;2010年至2017年连续四次获得“省级文明县城”称号;2014年获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7年被省文明委推荐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参评城市,接受了中央文明办的综合测评,继续保留了提名城市资格。

  县委书记庞明明表示,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实质上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过程,也是贯彻省委‘创造高品质生活’要求的具体实践,我们有责任让全县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过去的一年,古县以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为重点,与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园林县城成果相结合同步开展“三城联创”,并纳入全县“1234”工作重心,确定了在“赶考”中“补考”的工作思路,建立调度推进机制,集中开展“八大工程”,健全完善了“定内容、定部门、定领导、定任务、定进度、定责任”的“六定工作法”,通过制定创建工作任务书、召开动员推进大会、组织集中调度、实地调研等工作方式,全力推进创建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县委、县政府给予人力、物力、财力充分保障,各个专项工作组领导根据工作任务要求,以不同形式部署指导督促,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据省文明办反馈,2019年古县创文测评总成绩在全省8个县级提名城市中总体排名靠前,成功跻身全省文明城市创建第一方阵,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前不久,随同全市党政代表团赴两省5市考察的经历让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舒华深受触动。“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是相辅相成的,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软实力。”刘舒华说,“目前我县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契机,如果我们能够一举获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这颗城市荣誉称号中的‘皇冠明珠’,对于古县未来发展软实力、软环境和营商环境的提升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我们要顺势而为,全力夺取这块金字招牌。”

  功在必成,志在必得。今年以来,古县创文工作进一步延续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的工作机制,并由县创文办积极履行牵头抓总工作职责,加强指挥调度和综合协调,制定了2020年创文作战示意图,下发了《古县2020年深入推进“三城联创”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建立社区小区包联共建制度的通知》等文件,将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纳入全县整体工作布局。针对创文各项任务落实推进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县创文工作领导组探索建立了“调度+督办+清单+销号”工作机制,对重点难点任务由县委书记、县长共同展开实地调研,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根据工作落实情况实时对相关责任单位下发督办卡,指明存在问题,限期进行整改。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敷衍塞责走过场的,在全县进行通报,推动形成创文任务落实整改合力。截至目前,全县已对20个方面的18项创文工作进行了5次集中调度。

  面对即将到来的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大考”,县委、县政府将7月份定为2020年创建巩固提升月,并根据测评体系和创文领导组工作分工,将调度督办发现的短板问题和近期冲刺能够取得明显成效的工作进行梳理归纳,形成了共计10个方面的42项清单任务。时下,各专项工作组和各责任单位正以更加积极、扎实、认真、负责的行动,全力以赴做好测评迎检工作。

  民之所望 “创文”之所向

  粉刷一新的墙体清新悦目,图文并茂的版面内容丰富,新近施划的车位规范有序……走进锦鑫小区,外人很难想到这是一个2002年就建成的老旧小区。对于眼前的景象,身为古县锦鑫综合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同时也是该小区业主代表的陈宝贵言语间流露着满意,“这些都离不开包联领导给我们开座谈会、社区干部一次次地做工作……”

  相如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刘瑶接过话茬儿说,包括锦鑫小区在内,该社区共有53个生活小区,创文工作中被划分成55个生活片区,分别由两位县级领导包联,“包联县领导下沉到社区召开座谈会,统筹协调社区网格员、48个‘双报到’单位进入小区,开展氛围营造、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维护和入户宣传等创文工作,像粉刷住宅楼、施划停车位就是在与居民谈心中协调解决的。”

  社区小区建设管理水平,是展现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刘瑶所说的“包联”,实际上是古县在创文工作中实施的包括县级领导包片区、岳阳镇社区干部包网格、单位支部包小区、机关党员包住户在内的“四包联”共建责任制度。县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冯东明介绍,今年以来,当地持续深入开展党员社区“双报到”活动,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志愿精神,积极协助带动各小区完成创文氛围营造、环境卫生整治、公共秩序维护、主题活动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工作。各包联单位结合实际,确保各小区各种宣传栏设置有序,有市民公约、居民公约展示和足量的公益广告宣传;对各居民小区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破坏绿化、露天排水等脏乱破情况进行排查,重点整治小区各种线路乱搭问题,分类别摸清各小区情况,列出任务清单,进行集中整治;对各居民小区公共区域路面破损情况排查,实施维修工程,确保无破损积水等现象;对67个没有专业物业管理的小区,分类研究制定物业服务模式,倡导居民自治管理,健全物业服务机构,明确小区管理责任;加快张庄社区和岳阳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确保基础设施完善到位,工作能正常开展;加强各小区规范化建设,确保人防、物防、技防齐全,消防通道通畅;对各小区楼宇内公共设施、卫生状况进行常态化整治,确保楼道内干净整洁,无堵塞、无乱堆乱放,墙面、玻璃无污秽破损,照明灯完好。

  民之所望是创建文明城市之所向。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群众更加关注整洁的居住环境、良好的交通秩序、优美的绿地和公园、便捷的生活设施、文明的行为习惯、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谐的社会关系和安定的社会环境。在创文工作中,古县将之视为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载体,通过落实文明城市的测评体系,一项一项对标看齐,一项一项落实兑现,让群众在创建工作中体会到了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紧盯城乡整体水平的提升,当地统筹推动创建工作向乡村延伸,积极创建文明村镇,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开展最美家庭、星级文明农户等评选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崇尚科学文化、破除不良陋习、培育文明风尚,真正把农村的新风正气树起来;积极创建文明单位,着力提高员工素质,涵养职业操守,培育职业精神,完善规章制度,树立行业新风;积极创建文明校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弘扬良好校训校风,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硬指标、硬任务,当地紧盯精致宜居城市的打造,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精准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扎实开展“三拆三下三进”和交通综合整治,重点整治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场环境、餐饮服务和小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顽瘴痼疾,着力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让城市更宜居、更宜业、更美好;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启动城市天然气置换工程,推进集中供热扩容20万平方米,完成9.73万平方米建筑节能改造,为市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进一步创新管理手段,打造高素质高效能城管队伍,认真做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全覆盖,营造整洁、畅通、有序的城市环境。

  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必须靠良好的城市环境来承载。为此,当地紧盯城市发展环境的优化,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努力实现“只跑一次”,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积极开展诚信教育,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价值导向,加强金融诚信、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建设,完善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推进平安古县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健全应急处置机制,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快法治古县建设,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建文明城 先塑“文明人

  岳秀广场上,几个轮滑少年正在嬉戏追逐,数位白发老者正簇拥在树下对弈……市民范燕梅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变化是有目共睹、显而易见的。”谈及眼中的文明城市创建,身为幼儿教师的范燕梅同样感触很多。在她看来,这种变化不仅是遍布大街小巷的宣传标语和版面、道路旁迎风招展的旗帜,也不仅是清新雅致的城市公园和广场,更是市民在言行举止中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现在使用文明用语的市民越来越多了,讲究卫生的越来越多了,文明出行的也越来越多了,可以说环境影响着人,人也影响着环境。”,范燕梅深知素质养成的重要性,因此她会有意识地将文明城市创建的种种要求融入自己的教学工作,将文明理念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幼儿。

  没有文明的市民,何来文明的城市?冯东明说:“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我们争的不仅是一个称号、一个荣誉,更重要的是通过扎实的创建,体现广大干部群众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体现大家的‘精气神’。”

  的确如此。古县在创文工作中牢牢抓住“人”这一最为活跃的因素,牢固树立“先塑文明人、再建文明城”的理念,在提升市民素质上出实招、谋实效,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开展了“感动古县”道德楷模评选活动,办好道德讲堂和文化讲堂,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注重加强协作,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格,广泛开展了“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和经典诵读、“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活动,提升了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

  与此同时,积极完善志愿服务联合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公职人员带头作用,推进了志愿服务制度化,形成了和谐、文明、有序的社会风尚。

  单就今年来说,全县按时序进度组织开展的创文主题活动可谓丰富多彩。除了春节前组织全县文明单位对道德楷模进行慰问,以及1月25日推出《从我做起 守护好美丽古县》倡议、下发《“讲文明 树新风”文明过春节》倡导外,3月5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县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中心按照中央文明办、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关于号召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的倡议书》的精神及省、市、县有关安排,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疫情防控志愿者劝导活动的通知》和《关于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公告》,并与县志愿服务联合会积极组织全县各级文明单位、各社区5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深入村庄、乡镇、社区、小区和商超等疫情防控重点地带,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当地结合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党组织、党员社区“双报到”机制,扎实做好社区防控工作,组织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楼宇、院落等的人员大排查。据统计,全县89个党支部2000余名党员先后对6个社区8500余户4.4万余人进行排查,广泛宣传了疫情防控知识。同时,党员干部带头拿起小喇叭、带上宣传单,深入小区,宣传公共健康知识、疫情防控知识、居家及外出注意事项,引导居民正确面对疫情。

  “爱国卫生运动助力了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单位创建也助力了文明城市创建。”在省级文明单位——古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局长李俊峰如是说。李俊峰介绍,目前古县将创文工作与爱国卫生运动相结合,围绕“三城联创”工作目标,立足疾病预防控制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升,通过在年内开展包括禁止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治六乱、靓家园、迎小康”村庄清洁、农贸市场专项整治、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倡导使用公筷和公勺、农村改厕达标、巩固提升建章立制等在内的“七大专项行动 一月一个主题”活动,推动全县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群众健康素养明显提高、城市整体形象明显提升,为建设生活环境优美、社会秩序良好、群众素质较高的文明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如今,行走在古县,人们总会与文明不期而遇,它或许是一句温馨的提示语,也或许是一幅精巧的公益广告;或许是一个善意的眼神和微笑,也或许是一个友好的动作;或许是一位热情周到的窗口服务人员,也或许是无数活跃于街头巷尾的“红马甲”……文明的因子已经融入了这座小城,而且无处不在。

  倘以精神文明建设的维度衡量城市之美,那么,古县之美,美在文明。

  记者 陈明 孙宗林

  图片由古县新闻网络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