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隰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现场
临汾新闻网讯 4月16日,隰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县委书记李亚丽出席会议并讲话。
大会执行主席任静、马健民、王玉武、冯海清、范敏正、贺宏鑫、苏里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本次会议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静主持。
梁少杰、杨光、马兰明、秦慧民、周建民、刘爱国、柳剑、张映辉、王翠翠等县领导及其他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本次会议应出席代表151人,实到150人,符合规定人数。
会议举手表决通过了关于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关于隰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决议、关于隰县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财政预算的决议、关于隰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隰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隰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会议指出,五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工作部署要求,按照县委“1243”工作方略,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为民生,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发展动能不断厚植,生态底色更加靓丽、城乡面貌显著变化,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特别是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合力攻坚,脱贫攻坚实现决战完胜,交出了一份可以载入隰县发展史册的优异答卷。
会议指出,全县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全面开启隰县新时代振兴发展新征程,奋力谱写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新篇章。
会议指出,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要筑牢忠诚之魂,善于从政治高度、用政治眼光观察分析和谋划推动全县各领域工作;要夯实信仰之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三篇光辉文献”,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思想伟力焕化成引领全县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磅礴力量;要把稳行动之舵,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坚决扛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确保开局之年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推动全县“十四五”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必须只争朝夕促发展。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找准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奋力书写隰县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新篇章。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必须不忘初心惠民生。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巩固衔接为着力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时刻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把全面小康作为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必须从严从实强党建。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打造过硬队伍作为重中之重、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鲜明导向、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永恒课题、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关键之举,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推动“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在实干中实现。
大会要求,各级党委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各级人大组织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统一,全面依法履行职能,进一步提升人大工作科学化水平。“一府一委两院”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研究处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及时报告落实情况。各级各部门要依法依程序向人大报告工作,积极支持人大代表履职,形成合力推动人大工作的良好氛围。各级人大代表要牢记党和全县群众的重托,围绕全县发展大局,忠实履行代表职责,努力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新风采新作为。
大会号召,时代只眷顾实干家,成功只属于奋斗者。披荆斩棘,昂扬的是精神力量;击鼓催征,不变的是追梦步伐。工作生活在1415平方公里的隰州大地上,汇聚起10万群众的磅礴力量再出发,更壮阔的征程已经开启。全县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图强、勇攀高峰,奋力谱写好新时代隰县振兴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又讯 4月16日,隰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会议选举产生县人大、县政府、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新的领导班子。任静当选为隰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梁少杰当选为隰县人民政府县长;刘爱国当选为隰县监察委员会主任;侯文锋当选为隰县人民法院院长;王军琴当选为隰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冯海清、范敏正、贺宏鑫、苏里当选为隰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周建民、王翠翠、苏大立、韩继锋、吕学慧、王磊、黄生辉、王绪元当选为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政协第十四届隰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政协第十四届隰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现场
4月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隰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
李亚丽、梁少杰、杨光、任静、马健民、景生龙、刘俊平、孙志萍、王勇强等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马兰明、周建民、刘爱国、柳剑、张映辉、王翠翠等县领导在主席台就座。
刘俊平主持会议。
本次大会应出席委员150人,实到140人,符合规定人数。
会议表决通过了政协第十三届隰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决议草案;表决通过了政协第十三届隰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提案工作报告决议草案;表决通过了政协第十四届隰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政治决议草案。会议宣布了大会公告。
会议指出,会议期间,广大政协委员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审议和讨论各项报告,通过大会发言、小组讨论、提交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等多种形式积极协商议政,提出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和建议。这次会议开得顺利圆满,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凝心聚力、风清气正的大会。新一届县政协领导班子将与各位委员一起,牢牢把握政协工作的正确方向,始终做到与县委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把隰县人民政协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会议要求,县政协和全体政协委员一定要永葆忠诚之心,听党话、跟党走,在坚定政治方向上凝聚更大共识。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要当好县委发声发力的阵地、团结统战的平台、推动落实的智库,坚决把县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广泛开展团结联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各方共识,汇聚起加快隰县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强大正能量。政协工作要始终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重大部署、重点工程,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方面担当发力、多作贡献。要突出时代重点,积极建言献策;要真调实研,改进调查研究;要突出求真务实,增强监督实效。各位委员要敢于说真话、建诤言、谋良策,勇于发表独到见解、发出真诚声音、提出理性批评,切实提高履职水平和实效。要牢固树立“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以实际行动诠释为民情怀。要用情知民意、用心解民忧、用力纾民困,努力把政协履职的过程转化为增进民生福祉的过程,把办成一批民心所向的好事实事,作为人民政协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必答题,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深情期望。要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政协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政协机关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委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有力地实现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加强委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委员能力素质;要加强政协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建设政治过硬、服务优质、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政协机关,营造“党委有要求、政协有落实、委员有行动、工作有成效”的良好工作局面。
会议号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共隰县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发扬孺子牛精神为民履职,发扬拓荒牛精神创新履职,发扬老黄牛精神实干履职,奋力谱写隰县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新篇章,交出人民政协的时代答卷,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又讯 4月15日,政协第十四届隰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选举大会,选举政协第十四届隰县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
会议通过了大会《选举办法》,通过了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候选人名单,通过了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宣布了大会总计票人、计票人名单。
本次选举产生了政协第十四届隰县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及政协第十四届隰县委员会常务委员。马健民当选为政协第十四届隰县委员会主席;景生龙、刘俊平、孙志萍、王勇强当选为政协第十四届隰县委员会副主席;张利民当选为政协第十四届隰县委员会秘书长。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十三五”回顾
五年来,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三篇光辉文献”,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县委“1243”工作方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等多重影响,通过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坚持发展为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坚持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坚持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决战完胜
●坚持协调发展,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坚持“两山”理念,生态优势愈加凸显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福祉稳步提高
●坚持依法行政,政府效能持续提升
2021年工作安排
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三篇光辉文献”,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抓好“六稳”“六保”,大力实施“1243”工作方略,全面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提高制度型开放水平,确保“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21年主要预期指标
(一)聚焦项目建设,全力稳投资增动能
要着眼长远谋项目
要咬定目标推项目
要优化环境引项目
(二)聚焦产业发展,全力拓功能促转型
要持续壮大梨果优势产业
要努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要不断优化融合文旅产业
(三)聚焦乡村振兴,全力强基础补短板
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要全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要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要坚定不移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四)聚焦城乡建设,全力强建管提品质
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推动大县城建设,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不断创造高品质生活。
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品质提升,推进精细管理
(五)聚焦改革创新,全力增活力添动力
培育一流创新生态
推动示范区提质升级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六)聚焦共建共享,全力保民生增福祉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创新推进社会治理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隰县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实现转型出雏型的关键五年。
“十四五”发展的战略定位
以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引领,全力推动大县城建设,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推进玉露香梨产业现代化,努力打造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县、全国现代果业示范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全面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隰县新征程。
“十四五”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多数经济指标进入临汾市前列。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业经济、文旅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大幅提升,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梨果优化升级实现新突破。梨果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步伐加快,梨果产业提质增效,着力打造300亿级中国玉露香梨集散地和全国现代果业示范县,果业大县向果业强县迈进。
——全面乡村振兴得到新发展。按照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全力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财政投入、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强化创业就业支撑和易地移民后续扶持,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乡风文明建设不断强化。
——城乡融合发展呈现新面貌。大县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就,城市扩容提质,城镇化质量明显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显现,建设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县。
——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低碳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能源和水资源消耗、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一流水平。到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30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8.79%。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进展。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六最”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
——社会文明建设获得新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好人文化、梨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民生福祉保障达到新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达到7%、10%,提高至36972元、13773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社会治理能力提到新高度。“三零”单位创建深入推进,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平显著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版文图由隰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