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三十载,栉风沐雨再出发。在推进“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局起步、庆祝建党10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襄汾吹响了书写民营经济新传奇的进军号。
再出发,书写襄汾民营经济新传奇
县委书记乔飞鸿,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春林授予万鑫达“功勋企业”牌匾
临汾万鑫达焦化有限公司
山西大地华基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光大焦化公司煤化工与生活科普馆
星原集团生产厂区
尧京酒庄葡萄种植基地
星原钢铁集团线材生产线
干净整洁的厂区道路
浓厚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山西光大焦化公司3A级旅游景区
“感谢有你,在襄汾这块土地上,艰苦创业,接续奋斗,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企业不断做强做大,使民营经济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绝对支撑。”
2021年6月初,襄汾县委、县政府发出了一封情真意切的《致全县民营企业家的感谢信》,“功勋企业”“突出贡献企业”“转型发展优秀企业”等一块块沉甸甸、金灿灿的荣誉牌匾,由襄汾县主要领导亲手送到了9名优秀企业家的手中,表达了这座城市对民营企业的关注和敬重,反映出这片土地爱商护商的真心和诚意。
“进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襄汾经济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我们每一位企业家和每一名领导干部都有责任、有义务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以更大的作为演绎这片热土发展新的精彩。”
6月15日,在全县民营企业发展大会上,襄汾县委书记乔飞鸿满含期望的话语再次道出襄汾“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使命与担当。
相隔十几天,力挺民营企业再出发、开创民营经济新辉煌,襄汾连续做出两个大动作,彰显出襄汾县迎接挑战,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打造临汾工业转型示范区、奋力蹚出一条襄汾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的坚定决心。
再出发!挑战就在眼前
回望历史,民营经济为襄汾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襄汾的第一代创业者放下锄头、拿起榔头,开办土焦炉、炼铁炉、翻砂厂,开启了襄汾工业发展之路;
进入新世纪,面对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环保力度加大,襄汾破立并举、关小建大,大打经济结构调整攻坚战,造就出一批以光大、星原等为引领的优秀企业,“全国铸造产业集群试点县”“全国特色产业百强县”等一个个荣誉称号也纷至沓来;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襄汾强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传统产业改造迈上了新台阶。光大、万鑫达等企业还走出了一条“工业+旅游”的跨界融合新路子,成为全省工业旅游新业态的标杆。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30多年间,襄汾的民营经济交出了不凡的“成绩单”。270家工业企业、923家中小微企业在襄汾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保持在70%以上,在各工业企业中总就业人数达到2.5万人,工业经济的发展还带动了运输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工业企业发展的直接受益者高达全县总人口的30%以上。对县域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而言,襄汾民营经济至关重要。
然而,发展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前进的道路也总是充满着风险与挑战。曾创下众多辉煌与奇迹的襄汾民营企业,如今面临着全球产业重构、全球气候治理、产业政策限制三大压力,面临着工业产业结构单一畸重、生产装备技术水平偏低、产能得不到有效释放、核心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工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又一次站在了凤凰涅槃、转型崛起的风口浪尖。
再出发!舞台无限广阔
发展,充满挑战。转型,迫在眉睫。机遇,已经来临。
——利好的政策机遇。从中央到地方,从政策到资金,民营企业的发展迎来了阵阵“春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调研时明确指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因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希望民营企业放心大胆发展”,这给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坚实的物质基础。得益于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广大民营经济的接续助力,襄汾经济社会实现长足发展,为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底子”更坚实、“里子”更充实。
——创新的优良品质。30多载风雨兼程,襄汾成长起了光大、星原、宏源、万鑫达、中升、新金山等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培育出了任文元、李秋晏、许贤德等一大批有胆识、敢创新、会管理、善经营的民营企业家,“低调务实、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这里积淀深厚,“敢为人先、创新创业”的拼搏精神在这里由来已久,必将推动襄汾民营经济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上破冰前行。
——强大的发展共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重要指示,襄汾县委、县政府提出了“155”发展思路,聚焦打造临汾省域副中心城市重要功能区这一目标,大力实施“五区同建”,特别是把“建设临汾工业转型示范区”,置于“五区同建”的首要位置,释放出襄汾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定不移地帮助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信号。
再出发!企业砥砺奋进
“中升钢铁的总部虽然在福建,但组建在襄汾、成长在襄汾,就是襄汾的本土企业;我的祖籍虽然在福建,但工作在襄汾、生活在襄汾,就是半个襄汾人。我将团结带领中升钢铁一班人,继续扎根襄汾、服务襄汾,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积极参与各项公益事业、民生项目,为襄汾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同襄汾一道继续谱写新篇章、奋进新征程!”在全县民营企业发展大会上,中升钢铁负责人的表态让人动容。
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没有什么比民营企业应时而谋、顺势而上、继续创新创业更为珍贵。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企业家们,立足自身优势,明确发展方向,把企业自身发展放在襄汾发展大局中来定位,主动融入襄汾经济社会发展大盘子,努力做有立场、有思想、有情怀、有坚守、有匠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营企业家。
风物长宜放眼量。
光大焦化积极探索氢能产业、打造襄汾氢能基地、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向着实现从传统煤化工企业向先进新能源行业迈出坚定步伐;
万鑫达以传统煤化工企业向现代精细化工转型升级为己任,全力调动、配备各方面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展开168万吨焦化升级改造项目的筹建工作;
混合所有制标杆企业——大地华基正加快建设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加大科技研发能力和人才引育机制,努力打造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集群;
中升钢铁、恒源高岭土与上海大学合作建立中试基地,在发展新材料、推进“碳中和”上积极探索。宏原焦化退出产能与石家庄鸿锐集团建设年产60亿只丁晴手套项目,即将在8月投产…………
转型、试水、蹚路!襄汾民营企业已经在路上。
再出发!政府全程服务
企业开拓奋进的背后离不开政府职能的不断变小、政府服务的不断变大。
只有一流的营商环境才能让企业如鱼得水,越来越好。
“民营企业的事情就是襄汾的事情,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是襄汾的发展,县委、县政府就是要旗帜鲜明地为民营企业‘撑腰壮胆’‘打气助威’,当好民营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在襄汾民营企业发展大会上,乔飞鸿代表县委、县政府郑重表态,在提升政策惠企的准度、营商环境的温度、政商关系的纯度、政治信任的力度方面,襄汾将下大功夫。
——提升政策惠企的准度。襄汾将认真落实全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取消各种不合理的门槛,打破“玻璃门”、拆除“无影墙”,用足用活税费、融资、公平竞争、科技创新等优惠政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操作性,让广大企业准确了解、充分享受政策,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的政策获得感。
——提升营商环境的温度。襄汾将树立“帮民营企业就是帮自家人”的理念,对民营企业家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真心实意为“自家人”排忧解难。对标全国一流、全省最优,借鉴运用全国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把襄汾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的首善之区。
——提升政商关系的纯度。襄汾民营企业发展大会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光明磊落、坦荡真诚地同民营企业家交往、接触,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企业家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悉心倾听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同民营企业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投身转型发展的主战场。
——提升政治信任的力度。把支持民营经济提高到“讲政治”的高度、在舆论上为民营企业家点赞、提高企业家政治待遇、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民营企业家,提高优秀企业家的社会知名度,形成尊重、支持、善待民营企业家的社会风尚。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环保力度加大的严峻形势,襄汾壮士断腕,大刀阔斧地调整工业经济结构、整治整合上档升级,一次次迎来工业经济新的发展机遇。
进入新时代,面对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的襄汾民营经济,全县上下依旧携手并肩,为推动工业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和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力前行!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重整行装再出发!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工业转型示范区,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创造者、贡献者,襄汾民营经济正肩负重要使命、创造广阔空间、演绎更多精彩!
(李洁 郭帆)
图片由襄汾新闻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