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保障 重点突出 落实到位
大宁县农村“六乱”环境治理成效明显
昕水镇组织村民整理道路杂物
道教村整治后的街道明亮洁净
专人负责垃圾回收
“最美庭院”大门一角
公共场所整治后的落日景色
生态宜居的移民新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而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宜居宜业,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今年以来,大宁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把“六乱”专项整治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作和重要举措来抓,加强组织领导、突出重点区域、推进举措落实,聚焦交通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群众筹劳8767人次。全县60个村宣传发动农民参与9552户,(其中脱贫户参与5457户),清理垃圾4035吨,消除交通安全隐患549处,取缔违法占地35处,复垦农田面积39亩,共计清理整治7763处,实现“五有”“五无”。“五有”即:大街小巷有保洁、垃圾清运有定点、道路村庄有绿化、村容村貌有改变、休闲纳凉有场所;“五无”即:房前屋后无杂堆、河道沟渠无垃圾、道路沿线无违建、旅游景点无污染、田间地头无杂物。
坚持顶格推进 强化组织保障
该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王晓斌及县长樊宇担任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副组长由县委副书记王志华、副县长李栋担任,成员由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担任,负责统筹谋划、系统推进整治农村“六乱”工作。
县委副书记王志华说:“5月26日,召开了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提出了四大方面23项整治任务,制定了《大宁县整治农村”六乱“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6月10日,召开了专项行动推进会,印发了《大宁县整治农村六乱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任务清单》,明确了7个整治范围,25项整治内容以及整治标准、整治时限。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根据全县的整体部署制定了相应的整治方案和推进办法。”
他们坚持将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突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远近结合、标本兼治。鼓励各乡镇积极采用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并稳定运行。既把面上的问题解决了,更针对存在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通过深化改革,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整治成果可持续、不反弹。
县整治办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工作机制,成立了5个督导组,组长全部由副县级领导挂帅,督导组自从开展工作以来,先后十三次深入到乡镇、村委、农户进行督导检查。
聚焦三项重点 提升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科学合理选择改厕模式,宜水则水、宜旱则旱,严把厕具采购、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三关”,分类别分层次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确保改一座、成一座、用一座、好一座。2020年至今,5个乡镇43个村高质量完成4300座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2%。其中,太德乡茹古村总户数152户,实施改厕112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了74%。下一步,将探索建立农村户厕管护机制,完善维修服务和粪污收集处理利用体系。
大力推进垃圾综合治理。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加强乡镇垃圾转运设施建设和村庄垃圾收集点设备配置。垃圾收集点安排专人负责,及时清扫维护,做到干净整洁、日产日清;保证日常经费充足,转运设施正常运转,途中无掉落、无抛洒,做到生活垃圾定点收集、集中转运、统一处理。
徐家垛村民徐新平说:“我们村现在建起了4个垃圾转运地,确定了4名垃圾转运人员和10名卫生保洁员,现在村里的环境卫生非常好,村民们非常满意。”
科学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他们按照分区治理,突出重点的原则,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合理规划布局污水收集管网、收集池、处理站等设施。因地制宜采取治理模式,优先治理乡镇政府所在地、城乡接合部、重点河流沿岸等人口密集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并对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停运破损、管网未配套、处理能力不符合实际需求,出水水质不达标等运行不正常情况的设施,分类制定改造方案,确保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从根本上解决污水乱排乱流现象,让有条件的村庄实现雨污分流。先后有9个村建立收集管网、5个村建立了收集池、4个村建立了收集站,18个村对村原有下水道进行了整修。
聚焦村容村貌 改善村庄环境
为了实施好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工程。他们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按照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不同区域“六乱”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实行台账管理,倒排工期进度,采取拆违拆危、清脏清污、治乱治散、绿化美化等措施,全面整治,不留盲区。严禁整治工作中出现“六乱”问题或垃圾废物“搬家”现象。曲峨镇道教村就是这次整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村主任房华说:“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已清理交通沿线障碍、垃圾200余平方米,绿化道路200米,清理村庄街巷柴草秸秆10处,100余立方米,规范清扫农户庭院20余户,清理田间地头农业废弃物3处近20立方米。”
持续开展清洁村庄行动。道教村还指定专人定期清扫村内的小广场、小公园、小游园等,及时维修损坏的健身设施,做到卫生环境干净整洁,设施设备正常使用。在村内道路、街巷及环村路两侧种植本土化花草树木,做到村庄“道路林荫化、村庄园林化”,实现村庄“一年常绿、三季有花”。村内村外、景区周边的公共厕所要设立日常管理制度、保洁制度、公厕守则等制度,明确清扫标准、奖惩措施、责任人等,做到公共厕所卫生整洁无异味。
三多乡在开展“六乱”整治工作中,建立了由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村队长为主的清洁小分队,对所辖村委会和其他公共场所进行了清洁、绿化、美化。该乡刘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王瑞宁告诉我们:“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会根据县委县政府、乡党委乡政府的要求,不断进行整治,呈现出一个拥有着全新面貌的刘家庄村。”
据了解,全县农村常住户全部参与了庭院整治,对生产生活用品和室内外的电线、网线等进行了规范整理;适宜的庭院全部通过种植花草、果蔬进行了绿化美化;拆除庭院中有碍观瞻的彩钢顶、遮阳网等569处,实现了庭院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物品摆放整齐。
聚焦要素集成 健全长效机制
加强村庄规划编制。严格按照全县国土空间规划,一切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对城中村、中心村、偏远山村等不同区域,明确差别化整治标准,不搞“一刀切”。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因地制宜,不搞大拆大建,注重历史文化保护,突出地方区域特色,努力实现乡村风貌完整、舒适宜居、富有活力、人文和谐。目前,已邀请水立方公司对沿黄线路的村庄和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庄进行规划设计。
强化资金支持。一方面财政支持。县级财政拿出150万元作为专项经费,用于整治农村“六乱”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中表现突出的乡镇、村以奖促治。统筹用好乡村振兴专项资金、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予以支持。目前,总投资1000万元的曲峨镇沿川4个村的污水处理工程正在施工,2021年的户厕改造工程也在同步实施。支持村集体光伏扶贫收益的50%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公益基础设施和农村保洁公益岗位支出。并鼓励采取社会资本投入,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调动社会力量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垃圾处理农户适度付费和在已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地区探索建立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建立健全“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群众付一点”的共治共建共享运行机制。
另一方面金融助力。积极与金融机构建立联系,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助推作用,采取适当的方式,让金融资本参与农村“六乱”专项整治,县农商行专门成立了工作机构,深入到乡村进行调研,授信23个村,每个村150万元,探索出农村环境整治模式。
(李明珠)
图片由大宁县新闻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