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县“治六乱 靓家园”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第三次现场推进会侧记

2021-07-30 09:07: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乡村巨变展新颜

——乡宁县“治六乱 靓家园”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第三次现场推进会侧记

县委书记杨建军,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林波等领导现场观摩

文化长廊乡韵悠远

绿色田园景色怡人

村边游园土香土色

河道治理成效显著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文化广场各具内涵

乡村“颜值”全面提升

村民嬉戏悠然自得

美丽庭院舒适宜居

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鄂河

  盛夏时节,鄂邑大地的广阔田野生机盎然,生态底色更加靓丽。

  村村有美景,处处皆画卷。行走在乡宁的乡村街巷里,切身感受到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文化墙精美别致……伴随着“治六乱 靓家园”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的持续开展,一幅幅优美、清新、幸福的美丽乡村画卷,在鄂邑大地上迅速铺展开来。

  7月21日,乡宁县组织召开“治六乱 靓家园”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第三次现场推进会,县委书记杨建军,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林波带领县四套班子领导,各乡镇书记或乡镇长、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共69人现场观摩了光华、双鹤、关王庙、尉庄4个乡镇农村“六乱”整治工作成效。

  观摩团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评,先后来到光华镇、双鹤乡、关王庙乡、尉庄乡,实地观摩了豁都峪河道治理工作及光华镇镇区,双鹤乡镇区、南崖村,关王庙乡镇区,尉庄乡店儿坪桥上新村、仁义新村的农村治“六乱”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大家在观摩交流中学习、借鉴经验,在检查评比中找不足、补短板、促提升。

  豁都峪河道是汾河一级支流,也是乡宁县流域面积第二大河流,本次整治累计清理河道垃圾渣土13.3万立方米,拆除河道范围内临时建筑4处640平方米,整理河床85.1万平方米,基本完成了豁都峪河道乱象整治。杨建军、王林波带领观摩团实地查看了豁都峪河道整治成效,杨建军对整治效果给予肯定,并随即提出要求:“下一步,要充分发挥河道巡河员的作用,发现河道垃圾后,立即上报给各级河长,及时清理,形成河道管控的良性长效机制。”

  光华镇按照“党政牵头抓总、乡村组织实施、全民共同参与、社会配合协作”思路,坚持“六治四化五评九机制”工作法,突出党建引领,细化责任到人,督查观摩问效,强化宣传教育,广泛发动群众,激励社会参与,奋力争先进位,共建美好家园。

  双鹤乡坚持“55532”工作思路,聚焦五个重点,凝聚五股力量,书记乡长靠前督战,整治专班全天在线,包村领导蹲点指导,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发动群众跟着照干,深入开展“净化”“亮化”“美化”“绿化”“文化”行动,健全工作推进、维护管理、乡村治理机制,实现了全面提升宜居乡村“颜值”、全面丰富美丽乡村“内涵”两个目标。

  关王庙乡实行“五个一”工作法,坚持一个原则、凝聚一股力量、打赢一场硬仗、扭转一种习俗、实现一个目标,把“治六乱”专项行动当做乡村振兴的头号任务和基础工作来抓,将镇区治理作为全乡整治工作的重点和示范点,迅速行动、主动出击,掀起了“治六乱”的浓厚氛围。

  尉庄乡确定了“135”工作举措,对标一流乡镇、一流标准,高点定位,高标推进,围绕“清、拆、禁、改、补、建”六字方针,贯彻落实“包村、分片、定区”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六大专项行动,着力解决“脏乱差”环境卫生治理难题,全面实现专项整治目标任务。

  ……

  一路走、一路看,美丽乡村画卷渐次展开,焕发了新的活力。“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观摩团成员共同感受着孟浩然笔下美丽怡人的田园风光。

  乡宁县“治六乱、靓家园”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昌宁镇坚持“4321”工作思路和“拆”“清”“靓”“评”“制”五字法;管头镇创新开展“治六乱、创六美”专项行动;台头镇坚持“13336”工作思路,实施“五地牵引行动”;枣岭乡坚持“一个关键两个根本”工作思路,实行“三级包联网格制”“五制共管”等机制;西坡镇推行“七个一”,实施“三大行动”,建立“四个常态”机制;西交口乡确立了“六化六美”思路和“1234”工作法。各乡镇立足实际,针对性地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力推进了乡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的扎实开展。

  观摩中,大家一致认为,自5月8日乡宁县率先在全市启动农村“六乱”整治工作后,坚持高点谋划、高位推动,统筹全局、精准施策,从严督查、三管齐下,建章立制、确保长效,各乡镇各部门也闻令而行,迅速反应,全民动员,全域推进,聚焦“22335”工作重点,倾全力打造出了“六乱”整治乡宁样板,整治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市前列。

  杨建军对全县的“六乱”整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进一步巩固“六乱”整治成效、统筹抓好当前各项重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乘”热打铁,持续推动“六乱”整治走向纵深。要完善制度机制,强化落实力度,确保每一项制度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要加快基础提升,大力推进农村污水、垃圾、改厕全覆盖,坚持“全面治理、系统治理、根上治理”的要求,加快推进可研、规划等前期工作,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力争在全省率先完成目标任务。要强化监督管理,抓好工作督促和业务指导,真抓真管,常抓常管,坚持奖励惩罚双管齐下,坚决防止“六乱”反弹。要乘势而上,做好有效衔接,加快产业发展,强化基层治理,抓实村“两委”换届,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升档。要乘风破浪,统筹推动经济运行、防汛防灾、安全稳定、作风建设等各项工作争先进位。

  “今天是最后一次现场推进会,但绝不意味着整治结束,而是巩固提升的开端、深化治理的开始。全县上下要客观理性看待成绩,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在看到‘治六乱 靓家园’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总结形成宝贵经验,正视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要对标对表县委总体思路、省市部署要求、乡村建设行动抓巩固提升,抓住群众参与、基础达标、长效机制、社会资金、产业兴旺五个关键,全面巩固提升整治成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王林波说。

  乡村旧貌展新颜,乡村入户满目景。随着乡宁县“治六乱 靓家园”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的不断推进,未来,鄂邑大地上的广大乡村定能变成农民“身有所栖”的美丽家园、“心有所依”的精神乐园。

  记者 王长波


“治六乱 靓家园”见实效

牧轩

  环境就是民生。乡宁开展“治六乱 靓家园”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也是一场面向全县、重在农村覆盖农村的“大攻坚”。乡宁县委、县政府选准“进”的方向,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发展实际,强化目标导向、成果导向,把好方向盘,找准切入点,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

  “治六乱 靓家园”,整改任务就是军令状,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自5月8日乡宁县率先在全市启动农村“六乱”整治工作后,通过两个多月的集中攻坚和三次观摩的实地检验,全县乡村面貌大改观,村庄道路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有序。通过三次现场观摩,各乡镇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提振了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士气。这是一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练兵”,也是一次县乡换届后干部作风的“大展示”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大革命”。可以说,乡宁县创造出了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骄人业绩,创造出了“治六乱 靓家园”乡宁样板,为全市农村“六乱”整治和人居环境改善树立了典范。

  “治六乱 靓家园”,从发展的角度看,改善农村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早发力,早受益。在这场生动的实践中,乡宁坚持高标定位、高点谋划、高位推动,率先部署推动,选树工作标杆,现场亮相评比,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昌宁镇的“4321”、枣岭乡的“一个关键两个根本”、管头镇的“治六乱、创六美”、台头镇的“13336”、双鹤乡的“55532”工作方法,关王庙乡的“五个一”、西交口乡的“1234”、光华镇的“六治四化五评九机制”、尉庄乡的“清、拆、禁、改、补、建”、西坡镇的“七个一”等工作法,得到群众的拥护和赞赏。环境改造,提振风貌,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大增强。

  “治六乱 靓家园”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在这场生动的实践过程中,县委书记杨建军亲自抓,县领导全部包联,各乡镇立足实际,精准施策,以点带面,分类推进,充分发扬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进一步锤炼了干部工作作风、营造了干事氛围、树牢了干事导向。同时全民动员,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把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引导,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确保了整治实效。优美的环境使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奋发昂扬。各乡镇也锤炼出了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队伍。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在乡宁,记者深刻感受到了从上到下只争朝夕、努力奔跑的奋斗姿态和工作作风,雷厉风行、务求实效。总之一句话——快行动、重落实、见效果。

  图片由乡宁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