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城郊经济

2021-09-03 09:32:1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加快城市建设 加强生态治理 建设美丽乡村 发展文旅产业

浮山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城郊经济

县城街巷改造工程现场

浮山县城俯瞰图

天坛东路改造项目现场

长丰果蔬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

敦盛西红柿加工合作社的西红柿酱备受青睐

成片的辣椒喜获丰收

“局县合作”造林现场

机声隆隆收夏粮

修缮中的东陈古建筑

居民在尧山森林公园休憩

府西公园规划设计效果图

  近年来,浮山坚持发展城郊经济,立足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紧紧抓住临汾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重大战略机遇,以“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辐射地”为引领,充分挖掘、利用毗邻临汾市区的各种优势,主动对接、积极融入城市经济圈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打造旅游康养基地,全力做好城郊经济文章。

  加快城市发展步伐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浮山县城市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省域副中心城市辐射地城市定位,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完善、优化路网布局、县城扩容提质,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加快城市建设。统筹推进县城集中供水改扩建、天坛东路建设、尧山路改造等项目工程,完善“地上”与“地下”、软件和硬件配套设施,打造精品示范街,同步开展街景整治、绿化提档等工作,不断改善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通过“一线工作法”,加快老旧小区改造,今年对全县符合改造条件的7个老旧小区已完成前期项目评审。

  狠抓项目建设。进入施工黄金季以来,该县加大重点项目建设的调度、推进力度,按照“日推进、周汇报、月调度”工作法高质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国道241浮山县北王乡至县城段改线工程丞相河特大桥控制性工程、2021年乡村振兴乡村道路提升等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继续推进省道230县城至浮山界拓宽改造,临汾至沁水高速公路临汾至浮山段(一期工程)项目,内畅外联、四通八达、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正在逐渐形成。

  加强城市管理。该县坚持城市“三分建、七分管”理念,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从道路改造、环境整治等多个方面入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规范城市建设秩序,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近年来,浮山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定扛起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政治责任,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按照治气、治水、治山、治城一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空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厚植生态发展优势,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

  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截至8月30日,浮山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升至69.7%,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73,3个省市考断面水质达到Ш类水质标准,无劣Ⅴ类水体,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大气、水、土壤、森林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标本兼治,“治气”上再加力。深化企业治理与管控,深入开展O3治理,加强城区扬尘治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设备更新,确保2021年空气质量稳定达标。

  综合防控,“治水”上再深入。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加强对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断面水质超标排查分析研判完善,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办法,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

  严格标准,“治山”上再规范。持续深入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扎实开展铁矿开采企业专项巡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促进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稳步推进国土大绿化,努力把绿化彩化过程变成“财化”过程、变成富民增收的过程。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绘制乡村振兴图景

  今年以来,浮山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市最新政策要求,强化顶层设计,精准施策发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加速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全力推进“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工作,持续强化后续扶持,加强扶贫资产管理,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全力打造浮山厨师劳务品牌,持续推进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确保脱贫稳定、平稳过渡。

  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坚持乡镇为主体、群众参与、标本兼治、依法治理、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交通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档升级,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着力打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完成1.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守住28.4万亩耕地保护红线,实施谷子良种繁育1200亩,稳定全年粮食生产面积在3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8万吨以上。巩固提升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大力实施“特”“优”战略,聚焦小麦、玉米、小米、蔬菜、水果、药材、养殖“七大产业”,拓展“院县共建”科技合作成果,以张庄产业强镇项目和槐埝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支撑的设施农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设施蔬菜瓜果和露地特色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000亩和2.7万亩。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打造旅游康养基地

  近年来,浮山县按照办好“三件大事”、做好“五篇文章”的工作部署和“一地一区一城”的发展战略定位,坚持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充分利用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的优势,深入挖掘浮山乡村旅游资源,积极推进东陈古村落项目建设,同时以太皇峪自然生态旅游景区为依托,结合八路军总部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联合打造生态康养与红色文化一体的旅游项目。

  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开发建设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乡村旅游产品,推进文化旅游康养融合化、品牌化发展。

  创新旅游宣传模式。近年来,浮山县陆续举办了印象田园全域旅游系列主题活动、浮山县寨圪塔乡康养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充分展示五彩缤纷的田园风光、极具特色的饮食习俗、底蕴深厚的非遗文化、独特的古村落旅游资源、淳厚好客的风土人情、厚重的民风民俗文化底蕴以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创新举措。

  积极招商引资。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目前,寨圪塔太皇峪旅游开发项目、印象田园生态农业园区、凤凰山庄、中道圣大农业综合开发和文化观光园区等项目均为社会力量参与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

  严格落实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以及监督管理工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尧山森林公园、八路军总部旧址、寨圪塔扁担精神纪念馆、印象田园生态农业示范区、东陈村明清民居、老君洞、清微观等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特别是积极申请国债资金用于东陈村明清民居的维修保护利用。

  文图由浮山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