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优质教育先行区
——襄汾县提升教育竞争力办人民满意教育纪实
襄汾县庆祝第37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现场
▲县第一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游戏活动
▲全省首家“少年硅谷”人工智能中心落户襄汾
公式
▲面向农村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培训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关怀指导下,襄汾县以建设“优质教育先行区”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公平优质发展方向,全力以赴调结构、破难题、解民忧,旗帜鲜明抓质量、保安全、强管理,实现了襄汾教育的新突破,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五区同建 教育优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发挥好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作用、实现教育的宏伟目标,必须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今年年初,襄汾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一五五”发展思路,提出把襄汾建设成为“优质教育先行区”,与建设“工业转型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文化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一体推进,坚持教育发展优先安排、教育经费优先考虑、教育问题优先解决。从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厚植教育根基,一系列惠民、暖心、提气的政策,唱响了教育优先发展的主旋律,为全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赢得了主动、占领了先机。
一揽子政策有推动力,一连串数据有说服力,一系列牌子有影响力。“十三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资金近4亿元,新建改建14所农村公立幼儿园、5所学校餐厅、4栋学校综合楼、3处教师周转宿舍;县城新增学位4000个,改制、撤并38所空壳学校;建成智慧教育平台,全县学校全部实现教育信息化网络“三通”,全县学校硬件设施均达到国家标准,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生均公用经费方面,初中生由每年885元提高到935元,小学生由685元提高到735元,寄宿生补助标准每人每年提高200元;每年为近90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资助近600万元,实现家庭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没有一人因贫困而失学;自2001年至今,连续20年招聘教师近3000名。县总工会、县关工委、县慈善总会携手爱心企业“金秋助学”“献爱心、育春苗”,资助困境青少年儿童完成学业。襄汾先后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实践区”。
这一系列数字表明,襄汾县委、县政府在认真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责任,全力打造在全市有名气、全省有特色的教育品牌,以优质的教育,吸引更多周边生源来襄汾就读,凝聚更多优秀人才来襄汾创业,聚集更多的外来人员来襄汾定居,为襄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党建引领 润心铸魂●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新时代教育的方向目标。
襄汾县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县教育系统基层党支部达到33个,党的组织和工作实现全覆盖。坚持意识形态“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举办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活动千余次,师生参与面达10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在教育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7所学校的23个“党史故事我来讲”小视频在山西教育网络电视展播。坚持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模式不断完善,通过“疫情防控”思政课、远足、经典朗诵、红色基地研学、党史国史教育等活动,坚持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创建了景毛小学、大邓九年一贯制学校等一批特色学校;实施劳动教育“一十百千万”工程,创建劳动教育课程“学校+基地+全覆盖”的新模式,开展校外劳动实践257次,参与活动人数达5.5万人次,全力打造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实践区。人工智能教育实现县域全覆盖;组织参加了“博阅中华 大爱临汾”阅读活动,上传作品7536件,其中111件被推荐为优秀作品,36件获市级奖项;“最早中国”研学旅行成为全省知名品牌,全省首家“少年硅谷”人工智能中心落户襄汾,引进了创客教育,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发展更加科学全面。国家关工委主任顾秀莲、省关工委主任安焕晓莅临“少年硅谷人工智能”活动中心调研,对襄汾“人工智能”普及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立德树人的路子越走越宽。
●学前教育 全省领先●
全县标准化公办幼儿园达到97所,实现了县域全覆盖,彻底清除了无证民办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9.9%,普惠率91%,公办园占比91%,名列全市第一;坚持开展优质园帮扶活动,县城优质园分片与农村薄弱园结成对子,开展帮扶活动40余次,城乡幼儿园在管理上实现了无缝对接,保教质量实现了整体提升;实施县直公立幼儿园网上报名,以前群众提前一周排队,全家总动员,日夜值守为报名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为全市提供了“襄汾经验”。“入园难”“好园少”等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襄汾县建成了公办为主、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平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取缔无证园经验作为临汾市唯一县在全省现场会上推广,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面对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面对由此而来的“县城挤”“农村弱”等一系列问题,襄汾县主动作为,积极应对,结合工作实际,综合研判、统筹考虑,确立了“县城扩容增量、农村提质增效,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了县域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
在县城,今年秋季学期县第五小学顺利开学,首批一二年级招收720名新生,第四小学综合楼建成,新增900个学位;在农村,撤并了11所农村空壳学校,襄汾二中教育集团古城和汾城两个分校在校生达到1200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薄改与能力提升工程,投入2600万元,完成7所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改造任务,为全县62所学校购置取暖及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全县农村学校现代化教学手段全面普及。县城优质小学分片与农村薄弱学校开展为期三年的对口交流帮扶工作,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办学差距,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全县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保持在100%、99.9%,巩固率保持在100%、99.6%,初中毕业率保持在99%。
●高中教育 树立品牌●
全县普通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人数连续6年超2000人,2021年达线2558人,比去年增加185人。其中襄汾中学作为“全省示范高中”,达线1109人,达线率88%,一本达线397人,达线率32%。襄汾县职教中心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今年秋季学期招生人数达到1500人,是全市规模最大的中等职业学校,被评为“山西省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山西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在山西省第十四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襄汾县共荣获172个奖项,在全省名列前茅。县职教中心代表我市参加山西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荣获16个奖项,教育品牌效应不断显现。
●队伍建设 培德提能●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襄汾县坚持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狠抓“四风”治理,建设风清气正的教育新生态;抓典型、重监督,将师德师风作为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开展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师德失范行为。抓培训、强教研,坚持政策向农村教师倾斜,为农村教育造血,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共有114名教师转岗调剂,有力推动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县域内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本学年有30名教师校长进行了异地交流;深入开展“三优”“三名”评选活动;实施“双挂”工程,推选6名教师“上挂”到市优质中小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跟岗学习,推选出100名教师“下挂”到乡村学校挂职任教;今年暑期在全系统开展了“练学赛训”“比学赶超”练精兵系列活动。先后举办了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师素质提升活动,全县中小学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开设了校长教师跟岗学习班,为全县中小学校长及教师蓄能充电。抓选拔、补短板,近三年来招聘教师450余人,全部补充到乡镇学校,为基层学校增添新的活力,今年继续招聘145名教师,接收山西师范大学200名优秀大学生顶岗实习,为教师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
●“双减”政策 落实落地●
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中央“双减”政策的出台后襄汾县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抓住学校、教师和培训机构三个关键点,不断提升校内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逐步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真正办好让襄汾人民满意的教育。
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襄汾县结合县情、校情、教情和学情,落实学校立德树人主阵地的作用,一方面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减轻课业负担,在作业减负方面,先后制定了《减轻义务教育学生作业负担十项措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落实“十项”管理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把作业纳入教研内容,坚持分层教学,布置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真正使学生作业减下来。通过一系列措施,让学习回归校园,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吃饱”“吃好”。
另一方面,全面启动课后服务工作,严格按照“5+2”模式积极推进,惠及近3万名学生,实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要的学生“两个全覆盖”。在留守儿童较多的乡村学校,整合教育资源,依托乡村少年宫等活动场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拓展活动。不但提供书法、国画、民族舞等传统艺术课程,还有剪纸、锣鼓、面塑等富有襄汾地域色彩的民间艺术课程,另外还开设了航模、3D打印等高科技课程。这些活动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确保孩子们在校内就能“学会、学好”,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拥有健康快乐的校园生活,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快、童年的幸福。
过往无憾,未来可期。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襄汾县奋力建设优质教育先行区的关键之年。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襄汾教育工作者将秉承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推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学在襄汾”品牌,让教育成为代表襄汾的一张靓丽名片。襄汾教育,未来可期!(李健宏)
襄汾县委 襄汾县人民政府
关于表彰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2020-2021学年,在襄汾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县委“一五五”发展思路,以建设优质教育先行区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队伍建设,推进评价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全县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继续保持全市领先。
为了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县委、县政府决定对教育系统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定初心使命,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希望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见贤思齐,比学赶超,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切实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力打造优质教育先行区,为全县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先进集体(21所)
襄汾高级中学校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第二初级中学校
第四小学校
第一幼儿园
特殊教育学校
景毛乡联合学校
永固乡联合学校
大邓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襄陵镇中兴小学校
南辛店乡西徐小学校
汾城镇南贾岗小学校
赵康镇北柴小学校
永固乡家村小学校
南贾镇南贾小学校
新城镇赵曲幼儿园
古城镇古城中心幼儿园
景毛乡中心幼儿园
汾城镇汾城中心幼儿园
赵康镇南王幼儿园
南贾镇中心幼儿园
★特色创建单位(2个)
第一小学校
第二幼儿园
★明显进步单位(2个)
实验高级中学校
汾城镇汾城小学校
★模范校长(25名)
刘彦青 襄汾高级中学校校长
郭旭升 实验高级中学校校长
王俊亮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主任
史麦萍 第二初级中学校校长
徐太峰 第一小学校校长
乔惠琴 第四小学校校长
张 伟 第一幼儿园园长
张学军 第二幼儿园园长
张彦民 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李振英 景毛乡联合学校校长
仲世民 永固乡联合学校校长
董振华 大邓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
刘志刚 襄陵镇中兴小学校校长
吴明亮 南辛店乡西徐小学校校长
张跃文 汾城镇南贾岗小学校校长
刘鹏飞 汾城镇汾城小学校校长
李恒才 赵康镇北柴小学校校长
李慧娟 永固乡家村小学校校长
李秋收 南贾镇南贾小学校校长
李泽鹏 新城镇赵曲幼儿园园长
赵栋梁 景毛乡中心幼儿园园长
韩晓霞 古城镇古城中心幼儿园园长
王根明 汾城镇汾城中心幼儿园园长
王会玲 赵康镇南王幼儿园园长
卫 娟 南贾镇中心幼儿园园长
★模范班主任(33名)
侯林峰 襄汾高级中学校
韩俊强 襄汾高级中学校
张大伟 襄汾高级中学校
阎江波 实验高级中学校
张 健 汾城高级中学校
史青青 赵曲高级中学校
郭 勇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王丽斌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王希英 邓庄职业中学校
王丽娟 第二初级中学校
韩 英 第二初级中学校
冯登辉 第二初级中学校
刘海英 第一小学校
褚 瑞 第一小学校
史锦燕 第二小学校
陈 琼 第二小学校
徐 敏 第三小学校
曹 丽 第四小学校
王迎春 第四小学校
郭 方 特殊教育学校
赵 蕊 新城镇联合学校
邱亚鹏 陶寺乡联合学校
李玉平 大邓乡联合学校
张春红 邓庄镇联合学校
王 菲 襄陵镇联合学校
张海红 南辛店乡联合学校
赵晓荣 古城镇联合学校
张海荣 西贾乡联合学校
张朝晖 景毛乡联合学校
王姿鉴 汾城镇联合学校
张爱红 赵康镇联合学校
石晋敏 永固乡联合学校
刘海丽 南贾镇联合学校
★优秀教师(42名)
张康康 襄汾高级中学校
成乃康 襄汾高级中学校
闫俊秀 襄汾高级中学校
刘 玮 襄汾高级中学校
史冬辉 襄汾高级中学校
李 静 襄汾高级中学校
李 博 襄汾高级中学校
张玉梅 襄汾高级中学校
赵如丽 襄汾高级中学校
王 芳 襄汾高级中学校
张玲珍 襄汾高级中学校
闫根元 襄汾高级中学校
史龙胜 汾城高级中学校
李永发 汾城高级中学校
马润丽 汾城高级中学校
贾惠香 实验高级中学校
贺瑞玲 实验高级中学校
范国亮 赵曲高级中学校
朱俊彦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魏兴芳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成晓霞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亢 平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刘慧萍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张艳芳 第二初级中学校
杨艳荣 第二初级中学校
王 莉 第二初级中学校
章红蕾 第二初级中学校
杨泽宇 永固乡永固初级中学校
刘 枫 永固乡永固初级中学校
许雅萍 陶寺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晋艳艳 大邓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贾慧芳 邓庄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李晨曦 襄陵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柴建芳 南辛店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付建峰 汾城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王纪会 赵康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王景华 星原学校
祁冰冰 星原学校
杨艳萍 康杰学校
党琪琪 康杰学校
梁素妍 育才学校
杨志恒 惠祥学校
图片由襄汾县教科局提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