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责任 齐心协力 严防死守
张安文实地指导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张安文实地指导防汛救灾工作 付燕保 摄
连日来,汾西县委书记张安文深入各乡镇实地检查指导防汛、地质灾害防治、灾后重建等工作。
在社区管委会、对竹镇、永安镇、佃坪乡,张安文进村入户,了解群众房屋安全隐患、人员转移避险安置以及防汛措施落实等情况,并现场办公,指挥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迅速转移。
张安文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提高政治站位,保持连续作战精神势头,压实责任,齐心协力,严防死守,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防汛、防灾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连日来持续降雨,防汛形势更加严峻,灾情隐患不断增加,各级各部门要时刻绷紧防汛、防地质灾害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全面落实落细防汛和地质灾害防范各项措施,扎实做好隐患排查,动态掌握隐患点具体情况,要认真细致逐村逐户进行安全排查,对存在隐患的房屋,坚决做到应撤尽撤,严密防范窑洞、危房倒塌和道路交通等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加强监测预警,密切跟踪研判雨情、汛情发展,向广大群众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群众自我防范能力。要加强沟通协作,统筹各方力量,全力做好后勤保障、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等工作,形成强大的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力。党员领导干部关键时刻要有关键担当,冲得上、挺得住、拿得下,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增强信心、战胜灾害、渡过难关,确保群众安全度汛。
又讯 在10月12日汾西县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上,张安文指出, 要坚持协调推进,统筹抓好防汛救灾、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关于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要着力抓好灾情统计调查、排险除患、救援救助、灾后重建、防止因灾返贫、灾后疫情防控、宣传舆论引导七个方面的工作,全力救灾、保障生活,有序重建、恢复生产。同时,要抓好经济运行,推动各项经济指标增比进位、落地落实。要抓好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推动续建项目全部复工,新建项目快开工。要抓好基层“两委”换届,确保换届平稳有序进行,按期圆满完成。要抓好安全稳定,真正消除安全隐患,防范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张安文要求,要坚持结果导向,坚决夺取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全面胜利。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县级领导要深入所包乡(镇)和分管领域,全面督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指导灾后重建工作。各乡镇(社区)要周密安排部署,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要严肃工作纪律,强化执纪问效,决不允许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决不允许在灾后重建工作上有任何的推脱和懈怠,决不允许有一户受灾群众居无定所,决不允许出现一例救灾款项和物资乱用现象,决不允许有令不动。各级各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尽快恢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夺取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胜利。
守土有责 守土负责 守土尽责
霍俊波实地指导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霍俊波实地指导防汛救灾工作 亢兴元 摄
连日来,汾西县委副书记、县长霍俊波,深入僧念镇、勍香镇指导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工作。
在僧念镇临时避让点,霍俊波详细询问了当地群众受灾、人员值守、安置设备等情况。他要求,各部门必须牢牢绷紧防汛抗洪这根弦,始终保持高度戒备,从应对最不利气候形势和最极端天气情况出发,把形势估计得更严峻一些,把隐患排查得更细致一些,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进一步分析研判,确保各项安全措施防范到位。要提前转移避险,及时、迅速、果断转移受威胁区域群众。要提前研判,确保出现险情,快速反应,处置到位。要心中有数,准确把握避险范围、点位、线路、对象和措施,做到忙而不乱,有序推进。要加大对防汛减灾、安全避险知识的宣传,增强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要加密预警监测,严格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提高精准预判能力,为科学决策和防汛抢险提供依据,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全方位为老百姓提供吃住方便,做好值班值守,保障安全。
在勍香镇,霍俊波实地了解了房屋倒塌、农作物受损情况,针对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工作,霍俊波要求,要坚持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工作“两手抓”“两不误”,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工作“两手抓”“两不误”,科学研判形势、全面摸排隐患,压紧压实责任、落实落细举措。要充分认识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强化责任担当,统筹资源力量,扎实细致推进各项工作。要持续坚持县包乡镇、乡镇包村、村干部包户,层层压实责任,全面排查隐患,及时解决问题,坚决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又讯 在10月12日汾西县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上,霍俊波对全县防汛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他要求,各级各部门一是要坚持生命至上的原则,扎实做好农村受灾危房的隐患排查,未进行房屋安全鉴定的撤离群众不得回迁,避免二次灾害发生。二是要做好安置点群众基本生活,让受灾群众吃得饱、穿得暖,遇困难有人帮,有疾病能医治。同时要做好安置点受灾群众的分流安置工作。三是要引导群众不等不靠,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四是各乡镇(社区)和县直相关部门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按照科学、安全、高效、有力的原则,制定防汛防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方案,确保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有的放矢、有序推进。五是要做好进城群众生活保障,确保城市水、电、暖、网的正常运行,保障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智博能源有限公司和众森农林牧有限公司组织人员深入汾西县永安镇4个临时安置点,为受灾群众送去了100袋面粉、100壶食用油、500斤鸡蛋等生活物资,为他们送去了一份心意,希望他们早日渡过难关。
党婷雁 摄
受强降水影响,导致全县范围内电力设施遭受不同程度损坏。面对灾情,国网汾西县供电公司迅速组织电力抢修人员第一时间到达故障停电现场,全力保障居民用电安全。
付燕保 摄
受强降雨影响,汾西县沿路多处有线电视杆路和光缆被毁,电视信号中断,县融媒体中心第一时间组织技术人员全力抢修,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中断的电视信号,保证了用户正常收视,确保了安全传输。
要秀萍 摄
受强降雨影响,造成全县通信基站大面积停电,部分地区光缆中断,为此,汾西县工信局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抢修行动。截至目前,三大运营商和铁塔公司累计派出应急人员800人次,应急车辆100余台次,发电油机130台次,修复受损基站130多个。
赵伟 摄
王红艺:危难中冲锋在前
“多日连续降雨,雨量较大,预防自然灾害。”10月3日,汾西县僧念镇前沟村党支部书记王红艺在接到镇党委、镇政府通知后,脑门上冒出了冷汗,就地掏出手机联系村“两委”成员。
前沟村下辖桃沟、胡家山、赵庄山、峪里、前沟5个自然村,是不稳定斜坡灾害点,典型的黄土残垣沟壑区地形地貌。全村446户1127人,常住人口62户162人。
当天,王红艺组织支村“两委”班子成员分组对全村常住62户进行逐户排查,了解到全村所有窑洞有不同程度漏水情况后,他当即联系购买塑料布,分配给没有做好防漏措施的农户,保证每户都能分到塑料布,用于遮盖房顶。但事与愿违,接连不停的雨水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威胁。
“怎么办?村民住,明显有危险。不动,更不安全。”王红艺与包村干部共同协商,向镇党委紧急报告,决定立即撤离危险区域人员。一是在村委群里发出通知,对在外子女有安全住房的,由子女将老人接到子女处;二是对无子女接送的村民及五保户,由各村小组长组织,接送到本自然村较为安全的住房里;三是对养殖户无法撤离的,做到通知通告,夜间值班巡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看着越来越大的雨,王红艺不顾自身安危,带头来到住房比较危险的残疾人师文记家中,帮助收拾日用品,搭手将老人扶上轮椅,踏着泥泞的道路开始撤离,在无法通过时,他背着老人一步一步走到汽车前,缓慢将老人放在车座上。在把老人安全送到女儿家中时,王红艺已是满身汗水,累得几乎直不起腰来,他用手在脸上抹了一把,说:“村里还有其他需要转移的群众。”又义无反顾冲到村里救灾一线。
5日早上,大雨还在继续,王红艺的身影却还在路上,他心里想的是人民群众的安危,念的是村民经济的损失。直至6日下午5点,全村62户全部安置到安全住处,他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当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王红艺想的是人民生命安全,想的是群众经济损失,雨水没有冲刷掉他的意志,汗水更坚定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
汾西县基层网格员防汛巡查显“身手”
近期汾西县遭遇强降雨侵袭,为做好汛期防汛工作,各乡镇(社区)综治中心积极组织基层网格员开展防汛巡查行动,实时盯守、查处隐患、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及时处置和报告险情灾情,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救灾工作中180余名网格员一是加强风险排查。坚守一线,认真细致逐户进行排查,并重点对辖区内老旧危险房屋、道路、危险边坡、低洼易涝地带、河道、沟渠等隐患点进行逐一巡查,对发现的隐患能处置的立刻处置,对处置不了的及时上报。二是积极宣传引导。网格员在走访过程中提醒群众做好预防预警,劝说受灾群众撤离危房,劝导村民非必要情况避免出行,远离危险区域,提高群众防汛意识,加强避险自救能力。三是及时处置隐患。针对道路中断、房屋坍塌、地基下陷等情况,网格员积极组织村民进行道路抢修,及时在隐患地点设置防护警戒线,对排水渠道进行检查和疏通,确保受灾群众及时安全转移。四是开展应急救援。网格员积极配合乡镇工作人员徒步进村开展救援工作。帮助易涝低洼地行动不便住户暂时搬离避险,减少灾害对群众的影响,把损失降到最低。 五是妥善安置灾民。网格员帮助建设临时安置点,并帮忙办理入住登记,使受灾群众尽快安全入住,为受灾群众发放生活物资。同时,针对受灾群众开展心理辅导,稳定受灾群众的情绪,最大限度保障受灾群众生活和身心健康。
汾西县农业农村局指导农民做好秋粮抢收
持续阴雨天气,严重影响玉米等秋粮作物收获晾晒,针对这一情况,汾西县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抢抓停雨期有利时机,做好抢收抢种工作。
为保障抢收抢种生产需要,县农业农村局把抢收抢种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来抓,成立指导小组,紧急安排部署,深入各乡镇片区指导群众利用降雨间隙,在灾后自救的同时抢收秋粮,同时了解农作物受灾、秋粮抢收、机械正常等工作,并采取实地检查等方式开展一线指导。
县农业农村局在此提醒广大农民朋友,由于近期受不良天气影响,请广大农民朋友利用晴好天气抢收抢种,做好粮食晾晒,确保颗粒归仓。
汾西县人社局开展技能培训上门服务活动
连日来,汾西县遭遇了持续强降雨,部分老旧房屋倒塌,受灾人员被集中转移安置,针对转移安置人员居住密集、年龄结构等特点,10月9日,县人社局组织开展为受灾群众送技能培训上门服务活动,使受灾群众住有所学,安心度过安置期。
据了解,全县八个乡镇区按照区域分布分别设有多个转移安置点,县人社局先后走访登记,详细了解安置人员结构、培训意向,有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汛期灾情来临,县人社局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组织职业学校在全县撤离点加强摸排对接,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目的就是让安置群众住有事干、住有所学,撤得出、留得住,提高抗灾自救能力。
在后加楼希望小学安置点参加培训的村民李燕英说:“县政府解决我们的生活难题,县人社局还免费教我们学习技术,衷心感谢党、感谢政府。”
高马马:暴雨中守护光明
“轰隆隆……”一声刺耳的雷声划破夜空,惊醒了刚巡线回来,没来得及洗漱就和衣躺下的高马马。他使劲睁开眼,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下墙上的万年历——2021年10月3日00:44。他放下手机,悄悄拿上雨具出了门,蹑手蹑脚地向单位走去。他知道,今晚注定是一个不眠夜。
他快步来到调控中心值班室一看,10KV线路已经掉闸7条次,调度中心的电话也此起彼伏。他立即召集配电运检班全体人员到岗就位,按照各条故障线路的情况分配了工作任务,全体人员冒着风雨走进了夜幕。
到达马沟二台区分支线2号电杆倒塌现场时,雨如瓢泼,他首先勘查了现场,紧接着马上跟村委会商量,建议将电线接入没有倒塌的路灯电杆上。在征得村委会同意后,他立刻请示公司领导并现场确定倒接方案,当晚为10KV883城关线恢复了供电。
刚结束了对马沟2台区的抢修,妻子打来电话告知,家里的老人不愿意搬出危房。高马马立刻驱车来到村中,配合村委会将老人安全撤离到安置点。随后,他又返回公司继续战斗。
从10月4日到10月8日,高马马一直奔赴在抢修第一线,湿透的衣服裹满了泥巴,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在10KV支线896线路抢修现场,迴城村的村民蔡大娘专门从村里赶到抢修现场,送过来一盆热鸡蛋和热水,一个劲儿往高马马他们手里塞。她说:“路也断了、电也停了、网也没啦,但看到电力员工为了大家这么辛苦,我们的心里是热的。我专门找来柴火,给孩子们焖煮了几个热鸡蛋驱驱寒,这些娃娃真是太好啦。”
截至10月9日,汾西国网受损的4条主线已恢复正常运行,恢复台区218台,客户复电12130户,故障恢复率达72.9%。为汾西山区的群众点亮了雨中的灯火,为全县防汛抗灾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面对灾情,高马马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他的带动下,全体员工加班加点,积极作为,主动抢险,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电力供给。
稿件由汾西县新闻网络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