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县召开“争先、进位、崛起”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部署会

2021-11-20 09:43:3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图为会议现场 王 政 摄

  临汾新闻网讯 11月19日,大宁县召开“争先、进位、崛起”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部署会议,县委书记王晓斌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县委副书记王志华主持会议,会议解读了《关于在大宁县开展“争先、进位、崛起”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实施意见》。

  会议指出,当前,全县正处于奋力赶超跨越、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吹响解放思想的集结号,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全县党员干部要积极响应县委号召,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市委“1355”战略部署上来,紧紧围绕市委“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要求和县委五大方面重点工作部署,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学习讨论和调查研究为途径,以解决突出问题为抓手,用思想大解放,促进作风大转变、本领大提升,实现思路大调整、环境大优化、发展高质量,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奋力谱写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宁篇章。

  会议强调,开展 “争先、进位、崛起”解放思想大讨论要围绕市委确定的“六个聚焦”,结合大宁实际,扎实深入开展“争先、进位、崛起”解放思想大讨论,确保取得实效。

  一是聚焦奋斗目标开展大讨论,在强化担当作为上实现思想大解放。紧紧围绕林武书记对临汾“推动整体工作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期望和要求以及大宁县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民生优先、绿色发展、社会治理”五大方面的工作部署深入开展讨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宁争先、进位、崛起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深刻理解市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1355”战略的丰富内涵,按照县第十三次党代会重点工作任务安排部署,对标省、市要求和指示精神,明晰发展定位,科学谋划本乡镇本部门本行业应当抓什么、怎么抓,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强担当推动大宁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二是聚焦机遇挑战开展大讨论,在深化县情认识上实现思想大解放。要通过深入学习讨论,引导全县各级党员干部把县情放到国情、省情、市情当中深入思考,深刻把握政策机遇和发展大势,找准临汾建设黄河流域绿色崛起转型样板城市、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中的大宁定位,找准大宁在沿黄板块中的比较优势,认清新挑战提出的新任务,彻底扭转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不知“干什么、怎么干”的困境。三是聚焦发展理念开展大讨论,在探索转型路径上实现思想大解放。要紧紧围绕新发展理念开展深入讨论,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准确把握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和着力点,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作风、新的状态,加快动能转换,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全县综合经济实力、绿色转型发展实现新跨越。四是聚焦改革开放开展大讨论,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实现思想大解放。要通过深入学习讨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要素跟着项目走”“领办、代办、专办、一网通办”等改革事项,打造投资“洼地”,推动全县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新跨越。五是聚焦作风建设开展大讨论,在推动真抓实干上实现思想大解放。要紧紧围绕干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讨论,引导党员干部心无旁骛干事业,聚精会神抓落实,铸就一支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六是聚焦为民服务开展大讨论,在破解民生难题上实现思想大解放。全县党员干部要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心全意办好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疫情防控、灾后重建、安全生产等民生实事,在社会民生事业上实现新跨越,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李明珠)

大宁县水利局迎难而上显本色 

  十月上旬,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多地遭遇时间久、范围广、强度大的降雨天气,最大降雨量达285.2毫米。

  伴随着强降雨天气,大宁县境内昕水河水流量激增,多处桥梁被洪水漫过,险情就是命令,县河长办立即安排巡河员坚守在各自辖区,对水漫桥实施警戒,对道路进行封堵,提醒过往群众绕道通行……守护过往车辆及群众安全。

  昕水河下胡城至罗曲河道段,是巡河员任会喜管辖的区域,面对强降雨天气,他不间断对所辖区域进行巡查。

  “师傅,快停车,前面桥被洪水漫了,你得绕道。”10月4日,任会喜在巡河时发现,随着水流量激增,下胡城桥被水“吞没”,见此情况,他立即提醒过往车辆绕行,并找来树枝、石块在桥头设置障碍,随后他又立即骑摩托赶往坡跟底桥,“糟了,这个桥也被洪水漫了。”顾不上休息,他又扛起铁锹在周边取土,对桥头进行封堵,土堆堆好后,担心被水冲散,他又在附近找寻石块将土堆围起,并插上树枝警示过往车辆绕行。

  隰吉高速6标项目部的人员撤离了没有?想到这,任会喜当即拨通了项目部电话,“现在昕水河水流量增大,下胡城桥和坡跟底桥已经被水漫了,你们赶紧组织人员撤离。”接到电话后,项目部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当洪峰冲刷进项目部时,所有人员都已在任会喜的要求下全部撤离,“真的多亏任师傅要求我们撤离,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提及当天洪峰过境的场景,隰吉高速6标项目部负责人对任会喜满是感激之情,但想到当天洪峰过境的场景仍然心有余悸。

  贺家滩是巡河员冯五生所辖区域。贺家滩属于大宁县老居民区,由于地势较低,每年都是防汛工作重点区域。在洪水来临前,冯五生一次次顶风冒雨穿梭在贺家滩的堤防之上,检查堤防上是否有裂缝、冲沟有没有隐患点。

  “看这天气,雨没有要停的意思,附近沿河的居民都要进行撤离。”刚检查完堤防的情况,就听说沿河居民要撤离,冯五生立即帮居民进行搬迁撤离。

  “师傅,快上来,下这么大的雨,指不定什么时候洪峰就来了,你在这捞鱼太危险了,快回家去。”劝离了捞鱼人员后,冯五生踩着泥泞的河堤深一脚浅一脚逐渐远去。

  当洪峰来临时,昕水河徐家垛段巡河员贺新平管辖的河段内,黄家垛、花崖两座桥梁被洪水漫过,为了保障群众安全,他在做好警戒后仍不间断进行巡查,一边观察一边前行,始终坚守岗位。

  “放心吧,不管下多大的雨,我都会坚守岗位。” 由于强降雨造成了停电、停水、通讯中断,这是昕水河徐家垛段巡河员贺新平在信号中断、徒步三四公里后,给单位负责人回电话汇报情况时说的一句话,质朴的语言中透露出一名巡河员的坚守。

  面对强降雨天气带来的风险隐患,大宁县委、县政府早安排、早部署,大宁县巡河办的巡河员在强降雨来临前全部到岗到位。“强降雨期间,我们所有的巡河员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就是24小时不间断巡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宁县巡河办负责人陈红林说,在此次强降雨过程中,很多巡河员穿的雨鞋都磨烂了,他们便换上运动鞋,运动鞋湿了又换成皮鞋,甚至有的人换上拖鞋上阵,在危难时刻他们没有一人退缩,都坚守在各自岗位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守护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临汾新闻网讯 11月18日,在大宁县三多乡鸭圪塔村村民们正在栽植苹果树。三多乡把苹果高质量发展作为产业富民的重要抓手,紧盯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抢抓墒情饱和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秦脆”苹果树栽植。

  记者 赵俊堂

梅花香自为民来

——记大宁县曲峨镇曲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贺红梅

  梅花的品格,难掩为民的热忱。曲峨镇曲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贺红梅,人如其名!在曲峨镇曲风村,说起贺红梅,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直夸贺书记是为民办实事的好书记。然而,谁又知道她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

扶贫路上总有你

  今年52岁的贺红梅,2016年接受组织安排,担任了曲峨镇曲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从小在城市里长大,没有任何的农村工作经验,第一书记要干啥,脱贫攻坚怎么干,刚到任的贺红梅一头雾水。村“两委”干部和村民露出了不信任的眼神,这个从城里来的女书记到底有啥能耐?当时的贺红梅感觉工作就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然而,性格倔强、从不服输的贺红梅偏不信邪。“既然来了就要干出个样子,多为群众办几件实事,完成好党组织交给的脱贫攻坚任务。”贺红梅说,“要干就要干好,这是我的性格。”

  曲风村下辖3个自然村,1096口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42户386人,耕地面积1220亩,产业单一,贫困落后。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万事开头难,该从何干起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思熟虑后,贺红梅决定先搞调研,摸清底数,做好规划。刚到任的那段时间,白天,贺红梅和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一起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情;晚上,归纳整理分析收集的资料,同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讨论座谈。在充分调研和收集民意的基础上,贺红梅因地制宜的制定出《曲风村脱贫攻坚三年脱贫滚动规划》和《曲风村脱贫攻坚工作计划》,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干。针对群众普遍反映的农田水利浇灌难问题,她多方奔走,四处“化缘”,争取资金20余万元,建成了村东人字闸、灌溉渠道和村西防渗渠道的干渠、支渠,彻底解决了220亩水浇地的灌溉难题。220亩水浇地灌溉问题的解决,让村民看到了这位女书记的能力和诚意。紧接着贺红梅又带领村“两委”干部维修了曲风村小学到乡镇主街道长达500米的路面。争取扶贫项目投资79万元,建设了62个高标准暖棚,全部种植大棚甜瓜,带动80户贫困户脱贫;争取投资38万元,修建了100立方米水窖,满足北风村大棚用水;组织留守妇女学习手工编织,开办手工编织厂,产品通过电商销售,让手工艺品成为村民的一项稳定收入;采取委托加工形式,在曲风村建立了大宁县鑫辉电子曲峨脱贫生产线,解决了20余人的就业问题。看到村里的留守妇女们平日除了做家务和一些琐事农活外,业余生活就是打麻将,爱好文艺的贺红梅,积极争取投资9万余元,建成了曲风村委廉政文化广场,硬化地面1000余平方米,配置了羽毛球、乒乓球等群众健身设施。每到夏秋季节,文化广场灯光通明,妇女们面带笑容,跳舞唱歌,成为小山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为了增强村党支部凝聚力,爱好文艺的贺红梅还牵头组建了“东方红”文艺宣传队,农闲时节,组织村民自编自演节目,宣传脱贫攻坚政策,用文化凝聚人心,村风民风焕然一新。

  在她的带领下,曲风村2019年全县脱贫攻坚综合评比中排名第一位。她也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农村第一书记”“劳动模范”称号;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三支队伍模范”“助力脱贫攻坚优秀基层妇女干部”“巾帼建功标兵”“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2019年,曲风全体村民给她送上了一块书有“扶贫路上,总有你!”的牌匾。“这几年,虽然获得了很多荣誉,但是,唯有乡亲送的这块牌匾在我心里的分量最重,最有意义。”贺红梅满眼噙泪地说。

困难面前还有你

  今年10月份的一场罕见降雨使曲风村部分村民的房屋出现裂缝、漏雨甚至倒塌的现象。这两天正是灾后房屋重建修缮的关键时期,受灾房屋修缮进展如何,是贺红梅最操心的事。

  在脱贫户李录平家的院子里,记者见到了正在查看受灾房屋修缮进展的贺红梅。李录平告诉记者,“我家靠山而居,强降雨引发了泥石流,当时的情况很危险,贺书记带领村干部,冒着大雨,踩着淤泥,第一时间就来到了我家,帮助我们一家紧急撤离,还给我们安置了临时住房和吃饭的地方。”李录平说,你看,这两天正在修缮我家受损的窑洞,贺书记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这段时间可是累坏了,作为一个女同志真不容易,真心的感谢党和政府,感谢贺书记。

  北风村40多岁的贺小宁(化名)患有精神分裂症,一直单身和七旬父母一起生活,每天出来见东西就点火。去年上半年,他一把火把自己家的门窗和家里的被褥全部烧毁,贺红梅知道后就用自己的工资给他们一家买了新被褥、毛毯和衣服等生活用品,并协调村里给他家换了新门窗。两位老人感动的说:“红梅就是我们的亲人,有什么困难,我们就找红梅。”

  一桩桩、一件件的实事好事,让贺红梅赢得了民心,树立了威信。几年来的朝夕相处,她早已成为老百姓的亲人。在驻村工作记录本上,她仔细地记录着村里的大事小情和每家每户的困难。

接续奉献还是你

  时光飞逝,转眼间,贺红梅已经在曲风村干了五个年头,五年里她没有辜负党组织和村民的期望,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然而,五年来,贺红梅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瘫痪在床的老父亲,因为工作忙,每周看一次老父亲都是奢望,在脱贫攻坚最关键的那段时间,贺红梅三个月没能回家一次,提起老父亲,贺红梅充满了愧疚。脱贫任务告一段落,已经50多岁的贺红梅本打算回到单位,这样也能方便照顾家庭和父母。

  贺书记要走的消息在村里不胫而走,“贺书记你不能走,你走了,谁管我们。”村干部和乡亲们纷纷找到贺红梅说,“我们舍不得你走。”

  “当时的心情很矛盾,和乡亲们朝夕相处五年了,真是有了感情,舍不得他们。”说着说着,性格爽朗的贺红梅已经热泪盈眶。贺红梅犹豫了,丈夫和女儿看出了她的心思,“村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村民,只要你高兴,我们支持你。”家人的支持,村民的信任,让贺红梅坚定了留下的决心。2021年3月份,贺红梅当选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现在国家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既然村民信任,我准备再干上五年,让曲风村真正富起来。”贺红梅说。

  以前是第一书记,现在真正成为了村里的“一把手”,这让她感到压力山大。然而,村民的信任和支持给了她工作的底气和信心。风风火火的贺红梅再次踏上了带领乡亲们实施乡村振兴的新征途。

  这两天,村里正在改造污水处理管道,她每天忙着跑工地,监督质量,确保进度。“这段时间,我们村商量着争取资金,准备明年再建设20个钢管大棚和一个蓄水池。”贺红梅说,乡村振兴不仅要有整洁的村容村貌,关键还是要发展产业,下一步,她打算带领村民发展大棚甜瓜种植,打造“甜瓜小镇”。

  当记者问贺红梅,你这么累这么苦到底图什么?“六年了,和乡亲们有了感情,实在是放不下。”贺红梅说,身边的亲朋好友都说这婆姨“憨”了,“憨”就“憨”吧,每天和村民在一起,从早忙到晚,感觉很踏实很幸福,活的有价值有意义。“只要村民需要,我就一直干下去。”她笑着说。(冯宇

曲峨镇推进灾后重建 保障群众住房

  临汾新闻网讯 曲峨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科学规划、周密部署,稳步推进因灾受损农村住房重建修缮工作,保障群众住房安全。

  10月份的连续强降雨导致道教村村民张永林的房屋倒塌、损坏严重,经第三方技术鉴定为D级危房,属于严重损坏必须重建的房屋,按照补助标准张永林享受到了4万元的资金补助。

  “政府给我们大力支持,补贴了钱,减轻了我们负担,我们把房子修起来,赶过年就能住,感谢党感谢政府。”道教村村民张永林说。

  据了解,经县住建局聘请的第三方机构鉴定后,道教村有6户属于严重损坏必须重建的房屋,7户属于一般损坏和可修缮加固的房屋。

  曲峨镇道教村党支部书记贺鑫告诉记者,目前道教村需要重建的房屋有4户正在施工建设当中,其中有2户是自购房屋的,在12月20日以前,受灾群众就能够住进安全的住房。

  像道教村的张永林一样,曲峨镇有11个村委的66户受灾群众享受到了房屋重建修缮补助。目前,54户正在加固维修,12户正在重建。重建修缮采取村民自建、政府统筹和购买新房的方式进行,其中,4户属于购买新房,8户属于村民自建。

  “为确保受灾群众能够尽快回迁入住,我们曲峨镇政府积极组织重建户到吉县、洪洞考察装配式建设房屋,加快重建房屋建设进度。同时,协调城建部门,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对受损房屋进行加固维修,严把技术质量关。”曲峨镇人武部部长贺良旺说,下一步,曲峨镇将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加快施工进度,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白杰 张曼)

三多乡爱心超市小积分 兑出文明新风尚

  临汾新闻网讯 在三多乡刘家庄村有一个很特别的“超市”,不仅能提供日常用品,而且在乡村振兴、文明共建的道路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在三多乡刘家庄村的爱心超市里,记者见到了正在用爱心积分卡兑换生活用品的村民曹三爱。

  “以前村里人不好好打扫家里、道路,现在呢,把家里和道路打扫的挺干净的,抢着积分,积了分就能领东西。”曹三爱说,我今天就领了这个锅,挺方便的。

  爱心超市积分奖励办法就是把日常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善行义举、好人好事量化为积分,兑换超市内的爱心物资,充分调动群众向上向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奉献爱心和“扶志”、“扶智”的有机结合,让小积分释放大能量。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刘家庄村把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星级文明户评选”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按照“一月一主题”“一月一评比”的办法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星级文明户评选,发放爱心积分,充分发挥爱心超市推动文明乡村建设的作用。

  “以前不愿参加活动的,现在变得可积极了。”刘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瑞宁说,大家以前不愿意干,现在争着干、抢着干,家家户户环境卫生、村容村貌都有了很大变化,全村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升。(张晓红 张敬晴)

“菌中之王”赤松茸试种成功

  临汾新闻网讯 大宁县政拓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打破传统种植模式,积极发展食用菌特色种植产业,今年又大胆尝试种植新品种赤松茸,喜获成功。

  在昕水镇罗曲村的食用菌种植大棚内,一朵朵赤松茸已破土而出,白色的菌柱,红红的菌帽,东一簇、西一丛,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弯着腰细心采摘着成熟的赤松茸。

  “一亩地的大棚能产2500公斤一级赤松茸,一级鲜菇现在在上海、北京批发价能达到四十多块钱,产品主要销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大宁县政拓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单保明告诉记者,今年他通过品种选择和市场调查,了解到赤松茸不仅种植技术环保,而且市场供不应求,于是决定引进试种赤松茸这一新品种。

  “菌中之王”赤松茸是草腐菌,又名大球盖菇,被誉为“菌中之王”,近年来,人工培育成功并开始推广种植,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维生素。赤松茸朵大,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可用来煲汤、烧烤,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种植技术要求不高、易于管理。

  “一亩地的赤松茸大棚投资仅需一万块钱左右,可以实现三到四万的收益,而且技术易于掌握,产业前景广阔。”单保明说,公司将继续提高培育技术,把整个食用菌产业链做大做强,带动更多农户通过发展人工培育食用菌种植,增加产值,真正实现农业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的发展目标。 (白杰)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