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 争当好人 奋发进取
隰县举办第五届“感动隰县十大人物”颁奖典礼
隰县县委书记李俊平为王荔颁奖
隰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梁少杰为曹冬花颁奖
临汾新闻网讯 凡人善举聚大爱,尚德之风暖隰州。7月14日上午,隰县举办第五届“感动隰县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授予曹冬花等10名同志第五届“感动隰县十大人物”荣誉称号,授予刘连生等10名同志第五届“感动隰县十大人物”提名奖。隰县县委书记李俊平,县委副书记、县长梁少杰等四套班子领导出席活动并为获奖者颁奖。
颁奖典礼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马兰明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获得“感动隰县十大人物”和提名奖的同志们表示祝贺。他希望历届“感动隰县十大道德人物”获得者,珍惜荣誉,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在各自的岗位上再创新业绩。各级各部门要突出道德建设,鲜明价值导向,关爱道德模范,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良好风尚。全县上下要学习模范、争当先进,积极投身到思想道德建设、文明隰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为隰县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市第一方阵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颁奖典礼通过视频短片、现场采访、宣读颁奖词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心有大爱的壹心奉献女社工王荔、与生死赛跑的蓝天救援公益人王龙、退而不休的老骥伏枥志愿者王吉祥、践行诺言贴心百姓“领头雁”马三旦等10名道德模范感人肺腑的事迹和高尚品德,朴实无华的颁奖词成为他们感动隰县的最好注解,熠熠闪光的奖牌清晰记录着他们所走过的雪雨风霜。他们以实际行动演绎了无怨无悔的人间大爱,用敬业奉献诠释了责任担当,凝聚起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在阵阵掌声中,这些平凡的英雄、身边的好人用质朴的语言、先进的事迹彰显了“隰县好人”示范引领作用,活动现场温暖感人、催人奋进。
颁奖典礼还为李宁波、张燕峰、高候翠等10名获得隰县第五届“感动隰县十大人物”提名奖的同志进行了颁奖。
近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巩固打造“中国好人县”品牌为切入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全县上下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和争当好人、奋发进取的“好人效应”。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道德模范9人、省级好人11名,市县级各类好人上百人。 (张瑞强 解 舒)
壹心奉献 王 荔
王荔是一名“80后”,她既是好人中国雷锋驿站站长、壹心社工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还是隰县农建营女子民兵班班长。
2016年,王荔跟随朋友参加爱心志愿活动时,看到一些贫困孩子和贫困群众无助的眼神后,就下定决心要做公益事业,随后和公益爱心人士成立了壹心社工组织,一心一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一位壹心社社工说,我和王荔一起做公益三年多了,见证了她的不容易,她的这份执着和精神也激励着我们,把公益事业继续做下去。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王荔积极主动,始终战斗在宣传防控、单位消杀的最前线,与男同志一起冲,背着沉重的消毒器材奔波在大街小巷、机关学校,消毒面积近9000平方米;精心熬制暖心汤,为在一线工作的人员送上一份爱心;先后发放口罩近2000个,发放宣传页1000余份;引导流动人员1000余人;志愿服务时长800余小时。
作为一名志愿者,王荔先后无偿资助了多名贫困残疾儿童。年仅七岁的小玉,父亲因车祸离世,母亲随之精神失常,不知去向,年迈的奶奶在2019年又查出白血病。王荔费尽心思帮助小玉解开心结、正常生活。作为一名女民兵,因为工作和训练中表现突出,王荔先后担任了班长、应急连综合勤务排排长。
2018年,王荔被评为山西天龙救援队先进个人,2020年荣获临汾市“2020年度五四青年奖章”、被评为第六届临汾市“十大道德楷模”,2021年,被评为“山西好人”。
英雄儿女 曹冬花
1941年出生于贫苦农家的曹冬花说:“孩子们生活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能够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我们全家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虽然我退休了,但是我始终不会忘,我是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始终不忘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不容易,我也经常提醒孩子们,在各条战线上要爱党、爱岗、敬业,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
曹冬花8岁丧母,经常没吃没喝,天气寒冷时,手脚都被冻伤。14岁出嫁,每天也是挨打挨骂。当党的工作组走进贫困边远的乡村,送来党的好政策,告诉她“妇女能顶半边天”的道理,鼓励她和落后的封建思想作斗争。曹冬花勇敢地走出家庭,白天忙农活,晚上学识字,参加民兵组织,劳动武装样样是先进。
很快,曹冬花加入共青团,并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先后担任陡坡乡“刘胡兰姊妹连”指导员、民兵独立营“红色姊妹连”指导员、城关镇妇联主席……
1959年7月,在下庄水库建设工地大会战中,曹冬花不仅带领“红色姊妹连”向男民兵发起挑战,还勇敢尝试并创造出了“飞车运土”的绝活,从有4层楼高的山坡上取土成功。她被授予“飞车女标兵”称号。1960年,她光荣出席了全国第一届民兵代表大会,还受到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
几十年来,曹冬花对民兵建设的关心始终没变,感党恩报党恩的真心始终没变。退休后,她还常深入训练场给民兵讲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并与“农建营女子民兵班”的女民兵结成帮扶对子,弘扬革命精神。
使命如炬 王 龙
从加入蓝天救援队那一刻起,勇者、坚毅这些字眼就闪亮在王龙的心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牢记并履行着自己的使命: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数1008小时。参加各类救援技术培训、救援演习、训练34次,累计参加救援350次。
2019年,接到异地救援的指令后,王龙随隰县蓝天救援队队员迅速赶赴现场,坚守7天,连续作战。当时一位队员看到他嘴唇干裂出血、双手满是伤痕和血泡,就劝他休息一会儿、包扎一下。王龙说,没时间啊,我们要跟时间赛跑,早一分钟也许就能多救下一个人。
2020年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王龙与队员们每天背着喷雾器,到学校、车站、机关单位进行消杀,并由于劳累患上了咽炎。
2020年4月的一天,一处单元楼发生火灾,恰巧路过的王龙,放下摩托车就往火场冲,当得知楼上仍有一位老人因行动不便还被困时,他和战友不顾火势汹汹,冲入火海,跑上楼,背起大爷就往下跑,并送往医院,使老人转危为安。
2021年的秋天,多县市遭受了洪涝灾害。每次听到群众有难,王龙和队友们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洪水打湿了他的衣服,泥流阻挠着他们搜救的脚步,但他们始终不放弃,每次都拼尽全力。
多少次面临危险,多少次轻伤不下火线,多少次抛下小家整装出发,使命如炬、勇者无畏就是王龙的真实写照。
老骥伏枥 王吉祥
古稀老人王吉祥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共产党人,隰县住建局退休干部、隰县龙州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隰县社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隰县文化馆特聘“文化志愿者”。
退休后的王吉祥依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挥余热,为党做事、为人民服务,为残疾艺人撑起一片蓝天。他先后出资10万余元成立了隰县龙州残疾人艺术团,办秧歌队、慰问残疾艺人。多年的不懈努力与坚持,他的团队已经由最初的5 人发展到现在的500多人。他被誉为“残疾艺人的贴心人,社区志愿者的带头人,非遗文化的传承人”。
有一年冬天艺术团的张俊莲突发疾病,王吉祥听说后第一时间带着班子捐助的3000元赶去探望,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赵双辉是王吉祥上街买东西时碰到的孤残老人,王吉祥了解到他缺衣少穿、生活无着后,多方奔走,帮他申请了五保户,使无依无靠、常年有病的赵双辉住进了敬老院。
作为一个文化志愿者和社区公益志愿者,王吉祥带领团队担负起文化传播者的使命,在元宵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等各种重大节日和重要场合演出200余场,参加公益志愿者活动演出316场次,是隰县文化领域和公益志愿者事业的生力军。他的团队抢救性的挖掘出隰县独有的“西河滩锣鼓”和“打鼓书”,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心系百姓 马三旦
峪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三旦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使峪里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峪里村曾是出了名的穷村、乱村,马三旦上任后,带领村民种植果树,发展玉露香密植园,如今已发展果树1500余亩,其中玉露香梨园800余亩,人均收入1.5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他注重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带领干部群众制定了乡规民约,建起了明德堂、文化墙、文化长廊;每年评选孝老爱亲模范;定期组织文化活动;整治卫生,做到垃圾有房、巷道整齐、村容整洁。因此,峪里村成为全市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市级文明村。
2021年4月份,隰县遭遇持续三天大幅降温的罕见寒潮,正值开花的果树面临严峻考验。马三旦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短短两个小时内动员全村165户果农准备抗寒物资。到晚上11点,马三旦和村里15名党员全部分散到各个联户村民的果园,指导预防霜冻,并一直守到天明。
2021年秋,峪里村因连日降雨而断网、断路、断电。马三旦迅速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积极抢险救灾。他们不仅发现了隐患,及时撤离了人员,还根据实际快速组织村民进行灾后重建。
多年来,马三旦连续被评为“特色农业带头人”“模范农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十大最美党员”,并荣获市级“五一劳动奖章”。
初心如磐 张利州
2017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的张利州,毅然辞掉北京中关村的工作,揣着梦想回到隰县创业。他说:我的愿望就是通过网络、利用电商把全县优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变为群众脱贫致富的能源,让更多人摆脱贫困。
回乡的张利州立即创建了隰县北纬36°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了隰县农村电商扶贫运营中心,以网络营销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
张利州带领公司员工依靠网络销售,打造出一条为老百姓致富增收的网络之路。近几年来,先后帮助种植杏树、海棠果、绿色富硒谷物的农民群众保底收购、网络销售,还于2021年,与全县4个乡镇、16个村、1034户农户签订谷子种植协议、共计签订10692亩,解决了他们后顾之忧,并增加了收入。并通过电商运营、客服、三级物流配送三配套,“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服务中心、分拣中心、ERP物流配送系统,和全县的电商服务站对接,打通农产品上行的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行的最后一公里的通道。
现在,该公司创建了自己的品牌,筛选出三大系列76款适合于网络销售的特色农产品。利用知名网络平台:淘宝、天猫、京东、有赞等,开设了专营店,进行产品销售,截至目前,隰县北纬36°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帮助老百姓创收8000余万元。在脱贫攻坚战中,直接带动258户贫困户,1000多口人脱贫。
巾帼芳华 王秀秀
不负韶华让自己的青春更加亮丽。她叫王秀秀,是她在艰苦的条件下创建了“隰州月嫂”品牌;又是她在全县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妇女就业矛盾凸显的重要节点,带领隰县妇女姐妹共克时艰、化解矛盾走出了一条妇女就业、家庭脱贫的新路子,彰显了巾帼力量。
王秀秀是城市社区党委、七色支部的兼职委员,县妇联的兼职副主席,“金色创业”大队的大队长,“隰州月嫂”隰州月嫂品牌主创人。七色支部金色创业大队成立初期,没有培训经费,没有培训场地,在艰苦的条件下,王秀秀顶着压力,带领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四年间,“隰州月嫂”以每年培训合格学员500多人的业绩亮丽“出彩”,一批批学员走出培训班,踏上就业之路,开辟了新的生活。月嫂张荣堂说,以前打零工套袋、掰玉米,一个月能赚一两千元,现在做月嫂一个月五六千元,人也越来越自信了。
2021年3月,在县妇联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百名“隰州月嫂”进京上岗,是继“吕梁护工”“天镇保姆”之后进军北京的又一支山西服务队伍。王秀秀表示,我们要继续加强与“阿姨来了”“悦宝家”“好心家政”“天鹅到家”等全国十多家知名品牌公司的合作,用国内一流水准衡量要求自己。
教坛楷模 李向阳
从教30余年,隰县职业中学李向阳老师始终拿着手中的画笔站在美术教学一线。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这是他的工作信条。李向阳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教育艺术协会会员,临汾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临汾市书法协会会员。
李向阳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美术老师座谈交流,探索教学方法。努力尝试分层教学,为教好每个层次的学生,注重讲解知识的联系,运用变式教学开发逆向思维,迎合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为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艺术思维、激发创作灵感,他们组织带领学生户外写生,结合隰县的地域风情,他们进梨园、逛石马沟,一笔一画是风景,一点一滴是沉淀,李向阳亲身示范,耐心指导,也让学子们将全县的历史文化沉淀在心;带着孩子们在消夏晚会的舞台上师生同台献艺,在十几米的画布上现场挥毫泼墨,画作完成精彩呈现,现场掌声雷动。
通过教学和引导,李向阳所教的学生连年在美术比赛中获奖,作为特长生考上大学的更是数不胜数。看着学生们取得的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李向阳总是笑而不语,可眼里满是藏不住的欣喜。
树人树德,培华育苗,情系教育,无私奉献,李向阳从不向人炫耀什么,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他的评价。
大医精诚 马宝贵
从事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一年365天几乎每天都是在忙碌接诊病人中,城南乡卫生院院长马宝贵这样度过30余年。
马宝贵攻读医书、潜心钻研,不断探索,运用中医药技术和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颈肩腰腿疼等方面疗效显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于2016年通过外出学习和考察,引进了冬病夏治“三伏贴”特色疗法,以简、便、验、廉的特点,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马宝贵带领全体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季、月、周”的服务频次,把党的健康扶贫政策和医疗服务,送进每个群众家中。在城南乡留城村的一次义诊活动中,李凤莲回家取药途中突发疾病晕倒在路边,他及时把患者抢救过来,同时带领家庭医生团队的医务人员将患者转运至县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马宝贵带头冲在防控第一线,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带领医务人员进行入户摸排,常常到深夜。他每天既要安排检疫站的工作,还要安排城南乡11个村卫生室的排查防控工作,晚上还要在卫生院值班。
2021年3月份,虽然查出患有冠心病和萎缩性胃炎,马宝贵仍带领医务人员圆满完成了各阶段的接种任务。2021年9月,他做完心脏支架手术,出院回到隰县第一天就重返工作岗位……
马宝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词、弘扬着医者风范。
爱心大使 郭风明
郭风明,隰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一名普通的职工,2015年被选派到脱贫攻坚工作一线,任下李乡桑湾村委“第一书记”。
当时,自然村大坡村唯一通向外界的路不仅坑坑洼洼,还要穿过一条小河,夏天泥泞不堪,冬天河面结冰,农资、农具拉不进来,玉米、梨果运不出去。郭风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桑湾村通往乡镇、城里的坑洼小路上来来回回跑了不知道多少趟,他努力促成了修桥立项。面对资金问题,他又决定自己拿钱先开干,用自己和爱人的工资一万余元垫资购买了水泥管、水泥、石头,并租用了装载机,终于修成了桥。
村里有人生病,他送去医院求医问药;自来水管冻了,他带着村民烤管子、盖井口;长年在村里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看到留守老人们孤孤单单,他又时常去跟他们做伴儿……一位村民说,他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他,我们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2016年郭风明受聘于隰县志愿服务联合会任秘书长;2019年,又担任了党支部副书记;还被聘为隰县义工联合会副会长。工作中,他处处想队员所想、急队员所急;既是办事员、又是宣传员、还是交通员、服务员;大事小事冲在前。2017年,郭风明获得感动百姓山西省乡村爱心大使提名奖;联合会的工作在中国志愿联合会开展的全国八十五万支队伍评比中名列前30名。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