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帮扶对象家中
为村里老人义诊
为村民送生活必需品
临汾新闻网讯 八年,他们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亲密……
八年,他们从帮扶到支持,再到共同进步……
八年,他们不是亲人,已胜似亲人……
八年多次赴约,他们共同见证着山乡巨变,亲历着新生活的节节高升,也展望着崭新明天的到来。
“他们”,是陆军航空兵学院某旅的官兵与汾西县僧念镇仁马庄村的400余户村民。
初相见·倾情帮扶
十月的汾西大地,已是秋色漫漫,满眼的金黄传递着丰收的喜悦。10月24日一大早,陆军航空兵学院某旅的20余名官兵整装待发,带着医疗、生活物资以及助学金再度奔赴汾西县僧念镇仁马庄村,与村民们完成“回家”之约。
村口处,多名村民已等候多时。“就盼着‘亲人’来了。”村民黄会生说,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心声,是我们全村人的心愿。
回忆起第一次见到陆军航空兵学院某旅官兵的情景,黄会生有些激动地表示,那年也是个秋天,村里来了一群穿军装的年轻娃娃,给送了好多生活物资,还给我们免费送药、看病,几个娃娃去家里帮忙干农活儿,不嫌脏不怕累……
这样的初印象,也拉开了军民间的浓厚亲缘。
仁马庄村位于汾西县西部,是一个由6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400余户村民分散居住在山麓间,大都外出打工,常住村民不足100户,且村经济基础薄弱、劳动力缺乏,2016年,被确定为陆军航空兵学院某旅的定点帮扶村。
帮扶伊始,该旅对症下药、精准帮扶,在僧念镇党委、政府的紧密配合支持下,紧贴仁马庄村实际,坚持改善民生和发展产业并举,帮建了核桃园灌溉项目、核桃油项目、养羊项目,同时收购农副产品,拓宽农副产品销路,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此外,还同步开展“智”“志”双扶,捐建了学习驿站、敬老驿站、医疗驿站、扶志驿站等,组织政策宣讲团多次走进群众间,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神大餐,同时提升幸福感,为这个宁静的小山村注入了奔涌的活力动能。
谋发展·同频共振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8年时间里,在该旅的帮扶下,村里修建了平整宽阔的水泥路,建成了6个水库,水管直通地头,让旱地变成水浇地,还捐建了大型农业机械设备,为村民的幸福日子夯实了底气。
底气十足,还要健康加码。帮扶期间,该旅为村民开展义诊10余次,辐射村民1000余人次。“好、好,是亲人!”50岁的庞青平因意外致残,虽不能顺畅表达,但看到官兵来到家中,激动落泪的同时一直重复着这句话。
庞青平哥哥说:“今天一大早,我告诉弟弟部队的官兵要来家里看他,弟弟就止不住地流泪。”这两年,该旅官兵每年入村义诊时都会走进庞青平家中,为他送去生活与医疗必需品,并提供义诊服务。“部队的帮扶给了我们很大的希望和动力,我们也会振作起来,好好努力,踏实干活儿,把日子越过越好。”庞青平哥哥说。
在古庄新村(仁马庄下辖的自然村),81岁老人贾文生也是义诊受益者之一。该旅卫生队官兵将日常药品的服用方法、剂量细致地贴在药盒上,同时为贾文生测量血压,并多次嘱咐他要注意生活习惯与饮食。“这群娃娃们很亲,我就喜欢看到他们。”分别之际,贾文生紧紧拉着官兵的手不愿松开。
把驻地当故乡,将村民当亲人。此次帮扶路上,官民们看到村民农忙晾晒玉米,挽起衣袖一起干,看到村民家中有需要帮助的,毫不犹豫地冲在前……
8年帮扶,来仁马庄村赴约的官兵有老熟人,也有新面孔,不变的是帮扶的真心,也是携手共赴未来的坚定。
展未来·共赴山海
教育帮扶,托起美好未来。此次帮扶活动中,发放助学金是一项重要内容。“部队官兵送的书包还有书籍,孩子特别喜欢。”庞三生告诉记者,前几年因家庭变故,孙女成了留守儿童,跟自己一起生活,部队官兵了解情况后,每年都会给孩子送学习用品、课外书籍和助学金,还给孩子写鼓励信。“孙女对军人十分崇拜,说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后也能走进军营,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
“孩子在太原科技学院读大一,他让我告诉解放军叔叔,自己一定会好好学习,毕业后把知识带回家乡,跟‘亲人’解放军一起带领父老乡亲发家致富。”领取助学金的牛意杰家长不停地向官兵表达着谢意。
这些年,仁马庄村先后有10余名大学生及多名小学生受到陆军航空兵学院某旅的资助,帮助学子安心学习,快乐成长,也为托起仁马庄村的希望赋能助力。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部队的帮扶下,仁马庄村也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办起了养羊场,且光伏发电产业也十分稳定,让很多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了工作和收入。
秋风徐徐,穰穰满家。仁马庄村东侧的养羊场里传出了“咩咩”叫声,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黄建斌带着官兵一行人循声走去,通往养羊场的路从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他介绍道,这条路就是用帮扶资金修整的,是一条便民路,更是一条致富路。“现在小羊已经从最初的100只繁育到现在的340只了,还有好几名村民在羊场上班,大家都干得很起劲儿,如今我们村每年集体收入45万元,大家日子越过越好。”
军民一家亲,共赴致富路。仁马庄村通过部队帮扶的养羊、养牛、规模化种植核桃经济林等产业,人均年收入从4000多元增加到13000元。
“今年,我们按照乡村振兴帮扶方案,结合仁马庄村实际情况,继续为这里提供了14万元的帮扶资金,其中10万元帮村子修整了一条路,同时提供了4万元的生活、医疗物资和助学金,为他们提供更多帮助。”陆军航空兵学院某旅官兵尹智强表示,“截至目前,我们旅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52万余元,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把帮扶政策送到这里,持续改善村里基础设施,优化村容村貌,拓宽致富渠道。”人民子弟兵和仁马庄村民一道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为全方位推动临汾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贡献部队力量。
记者 赵俊 王凯 见习记者 窦雯婧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