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起航正当时
——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综述
临汾新闻网讯 优化结构、催生产业、扩大就业……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城镇就业、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客观形势,积极应对各种新情况、新挑战,凸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迅速撑起了全市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
异军突起方兴未艾在传统产业方面,我市中小微企业正在由以工业为主向工业和服务业并重转变,以文化旅游、电子商务、批发零售为主的服务业快速发展。
煤焦冶电等行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能耗持续下降,企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和布局日趋优化。
在新兴产业方面,我市已初步形成以侯马、襄汾、翼城为中心的装备制造业集群;以侯马开发区、临汾开发区为中心的电子商务集群;以永和、大宁、吉县为中心的煤层气开发利用产业集群;以尧都区为中心的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基本涵盖“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 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等九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
山西恒泰制动器股份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碳高强度低合金汽车制动盘,荣获国家专利并填补国内空白;侯马开发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已成为我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最具优势和潜力的服务平台;国新正泰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是我省首个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标志着我省焦炉煤气综合利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可以说,我市民营经济新兴产业正呈现出异军突起、方兴未艾的良好发展态势。
我市共有各类民营企业1.1万余户,占全市企业总数的九成以上。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中小企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469.22亿元,工业总产值303.43亿元,实现利润31.08亿元,上交税金19.81亿元。民营经济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当之无愧地挑起了我市振兴发展的重担。
政策扶持助力发展“问渠哪得清如许,自有源头活水来”。民营经济的强劲生机,离不开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 更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壮大民营经济的坚定信心。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民营经济发展摆在全市“六大发展”的核心位置,不断加强对民营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政策落实、优化发展环境,引领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大潮在平阳大地上激情奔涌。
在政策扶持方面,我市认真落实上级各项政策,并结合自身实际,相继出台了“民营经济22条”“减负65条”“专精特新物流优惠”等系列政策,不断加大地方政策支持力度。
在银税合作方面,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6家银行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实现了银税合作在全市的整体全覆盖,扩大了“征信互动、银税互动”信贷产品的受益企业群体。
在科技创新方面,积极推动中小微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发展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并建成中小企业技术中心30个。
在创业帮扶方面,对我省认定的50家“专精特新”新兴产业中小微企业,跟踪监测,精准帮 扶,提供优质服务和广阔宣传推广平台,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在人才培训方面,广泛组织动员、内联外引一批优秀企业管理人员到国家部委、知名高校,进行企业管理专题培训,打造了一批高素质、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管理团队。
破解难题搭建平台“闻风而动,顺势而为”。一系列措施的实行,为我市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打造了坚实的平台、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与此同时,在市委、市政府的引领带动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努力破解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在资金方面,我市连续多年举办“银企对接洽谈会”,向金融机构推介我市优秀民营企业。设立“临汾市民营企业资金链应急周转保障资金”5000万元,专项支持企业的转贷续贷;启动“政府风险补偿金撬动银行贷款”政银企融资新模式,为多家企业争取贷款上亿元;加快中小企业上市工作步伐,多渠道解决企业资金难题。
在转型发展方面,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举措,积极鼓励各类民营企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强力助推各类民营企业提质升级:通过开展“电商进万户”侯马模式推广会,积极引导中小微企业向电商新业态发展;通过举办各类名优产品产销对接会和文化旅游节,乡宁云丘山、襄汾平阳麻笺等一批民营文化旅游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在企业用地方面,从规划、审批、建设等各环节加强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用地管理服务,进一步挖掘用地潜力,用足用活土地优惠政策,盘活存量土地,用地指标向新兴产业、优势中小微企业倾斜,保障企业用地需求。
“民营企业兴则经济活,中小企业强则民众富”。我市将做好民营经济“三去一降一补”工作,持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发展扶持力度,从严处要求、向实处发力,扶持和帮助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开展民营经济待批项目大起底活动。对涉及民营企业的土地手续、扩建审批、安全许可、采矿许可等方面的核准备案、审批事项进行了详细统计,针对能够按时办结事项进行限时审批。
加快完善民营企业服务平台。以全市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强化政府服务,实施“六权治本”,取消、下放一批审批事项,规范权力运行;以“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为中心,规划建设了一批新兴产业发展园区,完善承接平台,增强承载能力,帮助新兴产业中小微企业解决了劳动用工、用电、用水、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扶持中小微企业安家落户、发展壮大。
……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不断发展壮大的民营经济正显示出勃勃生机,我们坚信,在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中,民营经济必将率先突破、竞进提质,点点繁星缀满天。
记者 张浩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