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六个导向扎实推动换届人事安排工作

2016-07-20 09:57:15 来源:临汾新闻网

突出六个导向 选好配强班子

临汾市扎实推动换届人事安排工作

  临汾新闻网讯 我市市县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启动以来,市委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换届方案及相关要求,着眼于全市事业发展和领导班子长远建设需要,牢固树立重视基层、优化结构、按需配备、有序交流、从严从实、人尽其才的导向,大力选拔优秀干部,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为塑造临汾美好形象、实现临汾振兴崛起奠定坚实基础。

  突出重视基层的导向。坚持把选人用人视野向下延伸、向基层拓展,按照从县(市、区)产生五分之四、从市直单位产生五分之一的比例,对换届中产生的县(市、区)领导班子空缺岗位进行选配,特别是注重从乡镇党政正职中选拔换届人选,真正把那些在改革发展稳定一线经过扎实磨练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截至目前,县级领导班子新提拔人选中,从各县(市、区)产生109名,其中从乡镇党政正职中产生47名。

  突出优化结构的导向。严格执行省委、市委关于结构性干部配备的相关要求,以更严标准更高要求更大举措推进结构性干部的配备。在年轻干部的配备上,总体上按照每个县党政班子成员总数五分之一的比例配备40岁左右干部,其中要有适当数量的35岁左右干部,截至目前,已选拔任用了43名40岁左右和8名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在女干部的配备上,大部分县(市、区)党政班子配备了2名以上的女干部,达到了每个党政班子至少配备1名女干部的要求;在党外干部的配备上,充分考虑人选的成熟度和岗位匹配度,择优配备、不硬性配备、不降格以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到应配尽配。

  突出按需配备的导向。针对公安局长担任政府副职的要求,我市严格按照好干部标准、干部表现情况、班子配备需要和工作任务统筹考虑,从严审核干部年龄、档案等任用条件,选配了7名公安局长担任副县(市、区)长,做到能进则进。针对我市干部青黄不接、年轻干部严重短缺的现状,通过单位择优推荐、资格审查、经历业绩评价、综合能力测试等“十道关口”,从严选拔了30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市直部门、县(市、区)任职。这30名同志全部是40岁以下、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任正科3年以上的干部,其中长期在乡镇工作的9人,在县直单位重要岗位工作的5人,在市直单位担任重要科室、部门负责人的16人。

  突出有序交流的导向。坚持稳妥有序地加强干部交流,既保持本地干部的相对稳定,也加大市县两级、县与县之间、党政干部之间、人大政协干部之间的交流。在保证每个县党政班子成员中本地干部不少于3名、使本地干部保持一定比例的基础上,做到能交流的尽量交流,进一步优化各县(市、区)领导班子的地域结构、经历结构和学历结构,确保每个县既有一定数量的本地干部,也有从其他县(市、区)或市直单位选配的优秀干部。

  突出从严从实的导向。坚持把“六查”挺在前面,重点对“三龄两历一身份”和计划生育等情况进行核查。加大联审力度,注重听取纪检、信访、综治等执纪执法部门的意见。去年,我市提前对3139名正科级干部的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进行核查,没有因个人事项核查影响干部正常调整,为换届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同时,重点征求了市纪委对678名干部的意见,有效防止了“带病提名”“带病提拔”。

  突出人尽其才的导向。坚持以事择人、人岗相宜,结合每个地区的区位优势、发展定位,注重发挥干部的长项和优势,合理选配干部,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着眼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从涉农、交通等部门选拔了5名学历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同志,到国家级贫困县任职党政领导班子副职,确保将优秀同志放到扶贫攻坚主战场上去施展才华、贡献力量。(林祖轩)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