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范韶华)近年来,我市把加快水利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定经济增长,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快建设高效有序的水利服务体系。
经济要发展,水利是关键。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我市强化“三条红线”刚性约束,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突出节水强农、节水降耗、节水控需、节流补源和节奖超罚,全面实行地下水保护及关井压采等措施,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完善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与取水许可制度,加大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力度,推进分质供水和原水直供,切实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全过程,推进全社会、全方位节水。到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0.91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保持在14.78立方米/万元水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0,全市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58%。
与此同时,我市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水利改革目标,强化依法治水管水,深入推进“六权治本”,全面落实水行政管理权力和责任清单;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水利,努力建立公共财政、金融政策性贷款、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水利投融资体系;大力推进农村水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农业综合水价等重点改革,实现以改革促发展的重要目标。
责任编辑:实习生卫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