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2018年4月2日在临汾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周太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7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市政府、市政协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紧紧围绕“345”发展战略,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断提高审判质量效率、队伍素质能力和司法公信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6339件,审执结44576件,结案率为96.20%,同比上升2.6%。市中院受理各类案件5895件,审执结5778件,结案率为98.02%,同比上升0.52%,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认真履行审判职责,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宽严相济惩治犯罪。两级法院受理刑事一审案件2164件,结案2084件;市中院受理刑事二审案件454件,结案453件。依法审结故意杀人、“两抢一盗”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一审案件1038件,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依法审结涉枪涉爆、危险驾驶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一审案件408件,维护社会稳定;依法审结非法经营、集资诈骗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一审案件199件,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依法审结破坏环境资源保护、涉毒、涉黄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一审案件351件,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坚决严惩贪污贿赂犯罪,市中院依法对吕梁市原副市长张中生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一审公开宣判,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受到中央政法委充分肯定。全力配合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依法审结职务犯罪一审案件84件,形成法治反腐的强大震慑。推进减刑案件公开审理,让减刑在阳光下进行,坚决杜绝部分罪犯减刑快、服刑短的现象。
公平公正保障合法权益。两级法院受理民商事一审案件22364件,结案21529件;市中院受理民商事二审案件2904件,结案2872件。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审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全市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依法审结买卖、借款、物权、劳动争议、知识产权等纠纷案件13011件,做到居中裁判、平等保护,惩治恶意违约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审结人身损害赔偿、特殊侵权等纠纷案件2364件,制裁侵权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依法审结土地承包流转、林权转让等涉农案件323件,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服务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在审理商事案件、涉企业纠纷案件中,慎用强制措施,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为企业和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监督促进依法行政。两级法院受理行政一审案件334件,审结298件;市中院受理行政二审案件121件,全部审结。建立案前释法、立案告知等工作机制,认真开展行政案件跨区域交叉、集中管辖,促进了法治临汾建设。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
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2017年,全市法院执结案件14499件。严明执行纪律,规范执行行为,重点整治选择性执行、消极执行、乱执行等六类执行不规范行为,做到依法依规执行,提高了执行质效。开展涉企“执行难”专项整治行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开展“执行攻坚跨年大行动”,全体执行干警春节放假不休息,加班加点抓执行,集中力量执结了一批直接关系到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案件。
深化司法公开。坚持以公开促公正,健全审判流程、庭审直播、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认真做好庭审直播、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全市法院庭审直播案件2564场;裁判文书上网33607件,比上年度增加9956件。依托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网站等媒体平台,进一步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落实司法便民利民措施。两级法院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当场立案率超过98%。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法治教育,增强法治观念,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建立对未成年缓刑人员回访制度,做好帮教、挽救工作。落实缓减免诉讼费、司法救助等制度,让困难当事人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暖。
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紧紧依靠党委领导,积极协调政府及社会力量,强化诉调对接,多方联动,引导当事人选择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等非诉方式化解矛盾。全市法院通过调解方式结案11531件,占民商事一审案件的53.56%。
三、深化司法改革,努力构建公正高效审判机制
全市法院坚持将改革创新作为人民法院工作的不竭动力,推进审判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
全面推进司法责任制。两级法院共遴选员额法官335名,选任法官助理197名,聘用制书记员256名,组建审判团队110个。入额法官一线办案率100%,院庭长审理案件12789件,占全部案件数的27.6%。建立员额法官审判质效考核办法等制度机制,做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司法改革的成效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得到显现。市中院被评为全省法院“审判质效先进集体” “审判管理先进集体” “庭审直播先进集体”, 侯马市、洪洞县、翼城县、隰县法院审判工作受到省高院的表彰。
扎实推进家事审判方式改革。2017年8月,市委成立了婚姻家庭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部门联动领导组,发挥妇联、民政、乡镇政府以及基层组织优势,多方参与,形成共同化解家事纠纷的社会合力,我市家事审判方式改革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市中院在“音频平台”开办全国法院首档家事节目《家事1+1》,受邀在中央电视台介绍了我市家事审判改革典型经验。中央电视台《庭审现场》栏目对曲沃县法院审理的一起婚姻纠纷案件进行了全程跟踪拍摄,春节前在《家和万事兴》栏目播出。
做好繁简分流示范工作。2017年6月,市中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全国法院繁简分流示范法院”。全市法院落实“分、调、裁”工作要求,构建科学的案件分流机制,实现程序分流、专业分流、类案分流和事务分流,加快推进“分、调、裁”机制改革,减轻群众诉累,提高办案效率。在临汾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全市法院案件受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受到与会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好评,满意率达到100%。
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坚持向科技要质量、要效率、要公正,加强全市法院信息化的规划、投资建设,举办全市法院自动化办公系统应用专项培训班,市中院率先实现自动化办公、办案系统全面应用,有效地减轻干警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开展网络司法拍卖,推进远程视频庭审,不断深化信息科技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全市法院137个审判法庭中,科技法庭达到100个,覆盖率为66.9%,较好地适应了信息化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
四、坚持从严治院、从严治警,努力打造过硬队伍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引导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铸就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增强凝聚力,激发正能量,市中院荣获全省“五一劳动奖状”,被授予“全省青少年维权岗”。一年来,全市法院18个集体、26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
强化纪律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坚持抓早抓小、挺纪在前,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作风纪律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强化纪律意识,切实增强纪律观念,严格规范各项公务活动和个人行为,努力养成良好的作风纪律习惯。支持配合市纪委监委驻中院纪检监察组开展工作,认真开展专项督查、审务督查,加强抽查、检查以及通报工作,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逐级开展谈心谈话,把苗头性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用好“四种形态”,全市法院查处违纪干警11案12人,已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强化司法能力建设。市中院从两级法院选派干警235人(次)参加最高法院、省高院举办的审判业务培训,组织两级法院100名业务骨干在中国政法大学进行了集中学习培训,着力增强干警履职能力。深入开展审判业务学术研讨活动,市中院3名干警的学术文章、案例分析受到最高法院表彰。
自觉接受监督。全市法院始终把党委领导与人大、政协的监督,作为公正司法的重要保障。一年来,坚持重要部署、重点工作、重大案件及时向党委汇报,确保法院工作的正确方向。认真负责地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切实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邀请旁听案件庭审,建立结对联络制度,更加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市中院邀请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了张中生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一审公开宣判。依法办理检察机关的抗诉案件,认真对待检察建议,维护司法公正。虚心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我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市法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振兴崛起,建设富裕文明绿色幸福美丽新临汾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在政治建院上有新成效。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组织全员轮训,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确保党中央的决策和省委、市委的部署在全市法院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二是在服务大局上有新担当。聚焦新时代临汾发展,主动服务,精准施策,发挥司法职能,不断提升司法服务保障的能力与水平。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惩治犯罪,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积极服务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稳妥审理商事案件、涉企纠纷,依法保护各类投资主体的合法权利,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以司法手段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行政审判工作,切实解决行政争议,促进法治临汾建设。
三是在司法为民上有新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强化诉讼服务窗口建设,加快推进繁简分流机制改革,推动完善“大调解”格局,为群众提供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诉讼与调解相对接的司法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全力以赴,整体联动,攻坚克难,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决胜仗,坚决攻克这一妨碍公平正义、损害人民权益的顽瘴痼疾。
四是在司法改革上有新突破。按照中央、省委要求,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推进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厘清各类司法人员职责权限,促进审判扁平化管理和专业化建设相结合,形成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监督有序、制约有效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实现庭审实质化,完善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夯实司法人权保障的制度基石。加快推进“分、调、裁”机制改革,为全省、全国法院做好示范。
五是在智慧法院建设上有新举措。围绕“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目标,强化司法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新时代智慧法院。以完善智能审判支持、庭审语音识别、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等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为重点,推进智慧法院应用能力建设,提升法院现代化水平。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发挥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的作用,及时发布重大审判信息,传播社会正能量。
六是在从严治院上有新进展。严格落实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树牢廉政意识,增强廉洁自律观念,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和社会监督,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长震慑,确保司法公正廉洁。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