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晚报小记者开启想象“原创”之旅

2019-06-10 22:11:2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简单的形状、随意的线条、不经渲染和修饰的手法……当童心遇上艺术,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6月7日,临汾晚报小记者团组织110余名小记者走进市群艺馆,约会尚艺美育“童心画语”儿童原创作品展。

    小记者们通过这场非同一般的艺术之旅,不仅尽情发挥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收获了快乐。

    听讲座挖掘“原创”魅力“一说到绘画,很多人会浅显地理解为‘照着画’。事实上,这种模式早已经‘out’了。”画展负责人、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杜欢欢引领小记者从“1.0时代”穿梭至“5.0时代”,感受美术教育发展历程。

    “大家比较熟悉的是3.0时代的简笔画与4.0时代的装饰画,画面中的题材总是千篇一律,没有去关注孩子个性的发展以及对实物的理解和感受。”杜老师表示,到了数字时代,5.0全面美育来临,儿童美育开始关注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探索,包括文化理解、创意实践、图像识读、审美判断等,注重孩子个人体验和感受的同时,进行主题性的思考和探索,以及跨学科的学习和创作。”在杜欢欢看来,让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尽情表达他们所看到的世界和无压抑地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最为重要。

    这堂“不走寻常路”的美术课,令小记者们感到耳目一新。小记者张皓冉听得兴致勃勃:绘画应该是儿童天性的表达,我们要从内心出发,想画什么画什么,不要被条条框框所约束。”观画展打破常规束缚纯净自然、大胆简单、充满童趣与想象力……近200幅原创艺术作品将展厅装点得多姿多彩、充满活力。徜徉其中,小记者们大为震撼,原来,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元素都可以进行美术创作,水瓶、报纸、瓦片等经过“再造”,在最终呈现的作品中“大放异彩”。

    “变废为宝”,何等神奇?小画家”的创意,更令人叫绝。小画家”李思墨参展的作品为《天鹅湖》,她跟小记者分享创作心得:“大家都很好奇湖水的波浪是怎么做出来的,这是我特意选用的蓝色瓦楞纸,细看纸张的机理如同水面泛起的涟漪。两只雪白的天鹅在湖上轻声低语,岸边有绿树和柔软的草地。相信,这幅和谐的画面是我们都希望的,人们能够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静谧与美好。”这些作品打破常规的束缚,没有任何修饰,却让人感受到一份至纯至真。小记者邵墨颖说:我最喜欢的一幅作品是《我的一天》,小作者以绘本的形式表现出自己在星期一的生活。他说,虽然有他不喜欢的事情,但他还是很热爱生活。这句话也说出了我的心声,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大致相同的生活,却也有不同的乐趣,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杯子的旅行》好有想象力。”《马蒂斯作品临摹》很赞。”《时尚潮人》特有创意。”……小记者们纷纷道出“挚爱”的作品,并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迫不及待地想一展身手。

    做手工释放无尽想象想啥来啥,释放想象力的手工课立马“驾到”。杜老师为小记者们普及了图腾艺术的发展与应用,并让大家分组协作,用塑料水瓶、超轻泥、白乳胶制作了一个图腾柱。

    想象力与创造力齐飞,现场顿时充满欢声笑语。有的“统领全局”,有的“擀皮”,有的捏造型,组员们分工得当。小记者杜沂洋虽然年纪最小,却担任着他们组的“创意总监”。这一天恰逢端午节,细心的杜沂洋特意在图腾柱上做了几个“粽子”,并将其命名为《送粽子的法师》。他萌萌地说:这个法师就跟圣诞老人一样,会给大家送去粽子和节日的祝福,祝大家端午安康。”各组组员都积极开动,忙得热火朝天。

    不一会儿,花枝乱舞》《双面人》《美丽的公主》《神奇宝贝巨合体》等图腾柱“新鲜出炉”,展现出小作者们无穷的想象力。小记者王韬智开心地说:这次活动太有意思了!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份有意义的作品,让我们充分发挥了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此次活动进一步锻炼了小记者的艺术创作能力,同时激发了小记者的创造性思维,让小记者懂得艺术、了解艺术、走近艺术。

    记者李静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