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小记者听民警讲解网络安全知识
临汾新闻网讯 “什么是网络安全?”“怎么判断网络环境是否安全?”“安全上网要注意什么?”……9月19日上午,50名临汾日报小记者走进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通过对话“网络安全守护者”,收获了许多安全、文明、健康的上网知识。
“喜欢上网的同学请举手?说说自己在网上都做些什么?”屈睿警官刚抛出这个话题,现场立刻沸腾了,小记者们争先恐后地举手作答,“我每周上两节网课,学习奥数和英语”“遇到不会做的题,扫一扫就能得到答案和讲解”“我喜欢在手机上玩游戏”“我喜欢看小视频”等等。
屈警官话锋一转,接着问“你们知道网络中存在什么安全隐患吗?”在网络服务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当下,手机、电脑已成为人人的“必备品”,小记者们真想不出这个“好帮手”会带来哪些危害。
“最大的风险就是没有意识到风险!”屈警官告诉大家,非法网站、网络游戏就像裹着糖衣的炮弹,有些青少年因沉迷其中而荒废学业,身心受到严重侵蚀和伤害,后果不堪设想。同时,由于年龄小,涉世未深,辨别力相对较差,容易被层出不穷的网络诈骗手段“网住”。
在网络中遇险该怎么办?谁来守护网络世界的安全?这个时候,就需要和屈警官从事同一警种的网络警察出手了!事实上,他们一直都在,以“打击网络犯罪、捍卫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环境、守护网络和谐”为己任,一旦发现违法信息立即查处绝不手软,守护着网络世界里的秩序和安宁。
当然,要想维护网络安全,仅凭他们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每位网民积极参与。讲到这里,小记者们恍然大悟。靳紫钰有感而发:“像屈警官说得那样,身为小学生,我们应该给自己设定上网时间及明确目标;要上健康、正规的网站;提高防范意识,不能贪小便宜吃大亏,不能乱点来历不明的网址信息,不能轻信骗子的种种理由而给其汇款。”
在采访环节,大家踊跃提问。张浩蓉连连感叹:“这对我们太有用了!青少年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因此,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趟“网络安全之旅”,使小记者们意识到,要学会判断信息、正确运用发布信息,加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做一个新时代的遵纪守法小公民。屈警官欣慰地表示,他和同事们将一如既往守好网络安全防线,为广大网民营造和谐、绿色的网络环境。
记者 李静 文/图
小记者有话说
临汾市实验小学 六2班 冯立轩:近年来,手机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更是加深了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在许多人的上网过程中遭到了各种网络诈骗,经济损失巨大,我对此十分痛心,今天我们小记者团一起走进临汾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学习防止网络诈骗小知识。 “某某被骗中了大奖,汇出的一万元荡然无存”“某某收到亲人被绑架的短信,受骗数十万元”……这样的新闻时常映入眼帘。这是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法,诈骗者利用人们爱占小便宜或者害怕惹事的心理,谎称“中大奖”“惹上官司”“亲人被绑”等,对被害人进行敲诈勒索。我们以后上网时收到此类消息时,千万不能上当受骗。
“某某网上交友,与网友见面却被敲诈勒索”“某某网上交友,与网友见面却被拐卖”……这些新闻的出现,提醒我们在网上交友要慎重,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不要轻易相信网友的信息,更不能随意见面,至少要请监护人陪伴,最大限度保证自身的安全。
主动在网上泄露信息也会招来祸患。一些网站会在进入时让输入身份信息,殊不知后台却会收集,进行诈骗。而微信朋友圈的照片也成了人贩子的信息渠道。他们会把自己假装成孩子家长的同事,说一些孩子的个人信息,骗取孩子的信任,把孩子带走卖掉。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在网上泄露个人信息,并且要把自己在网上的行动告诉父母,以免上当受骗。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学习才是我们的主要责任,绝对不能沉迷网络。同学们特别爱玩游戏,有一些弹窗上面写着只要很小的付出就可以拿到许多装备,结果越陷越深,还不敢让家人知道,内心十分煎熬。另外,网络链接也不能胡乱点,经常有人因为猎奇心理点击不知所谓的文件而中木马病毒或者泄露信息,造成计算机瘫痪。
在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隐患和弊端。我们在上网时一定要擦亮自己的双眼,识别正确的信息,远离骗局!健康上网,从我做起!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