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精准入户 精准到人
临汾新闻网讯 他们原来生活在热闹的城市,如今深入到贫困的农村;
他们原来是机关干部,如今成了村里的“班长”;
他们原来在办公室工作,如今工作的场所是田间地头;
……
他(她)们就是我市贫困村建档立卡的662名“第一书记”。
秋冬时节,阴雨绵绵,室外有些寒冷,而在市委党校的会议室里却暖意融融,座无虚席。
为了让我市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更好地适应农村、投身农村、服务农村,推进农村深化改革、激发农村活力,由市委组织部和市扶贫办举办的培训班分别于9月21日至9月24日、10月28日至10月30日、11月4日至6日,分三批对我市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第一书记”进行培训。
培训班上,主办单位分别邀请省劳模、襄汾县邓庄镇镇长马健,市扶贫办主任杨刚杰,市农委高级农艺师、经管站站长张安平,市委组织部指导科科长宋大鹏,深圳市简单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祯祥,浙江天演维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新立,上海浦江电商培训学校校长任宇杰等相关专家分别就《如何做好农村群众工作》《扶贫开发的政策及扶贫内容简介》《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有关精神和要求》《创新思维,简单管理》《“农村互联网+”之村级战略》《县域电商发展趋势与机会》等课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增长知识新视野 探索百姓致富路
课间休息期间,记者走近“第一书记”中间,聆听他们之间的相互探讨,蒲县克城镇马武村“第一书记”王建龙和其他学员交流他们村的现状,他是蒲县政府采购中心派出的人员,他说:“我们村海拔高、气温低,村民对养牛的积极性很高,以养牛为生,但收入不乐观。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下一步,我将与镇政府有关部门提议,组建一个以‘第一书记’带头的合作社,推行‘第一书记+农村合作社’模式,通过‘造血’给村民们创造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道路。”记者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决心和信心。
汾西县僧念镇段村的“第一书记”蔡源龙性格爽朗,但谈起工作来,却不苟言笑:“作为‘第一书记’,我们的脚上还没有沾满泥土的气息,脸上还存有城市中的嫩气。以前,对农村了解少、接触少,整日都是在办公室里面对着电脑工作。因此,当我进入农村后,这个陌生的环境让我感到有些茫然。这次的培训很及时,能让我重新当回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听了马健镇长讲的《关于如何做好农村群众工作》,一段段生动的案例对我的启发很大,他的语言通俗易懂,让我知道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该如何与村民交流,从而更有效地去解决农村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讲师学员齐互动 创新思维眼界开
培训课上,讲师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学员们听得专注认真、聚精会神。尤其是浙江天演维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新立讲到关于电商扶贫这一部分内容时,学员们积极踊跃地与老师互动交流,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
“我们村主要是肉鸡和核桃两大产业,虽然每年的产量很高,但问题就是农产品的销量上不去。尽管之前,我们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低价供货,但收益仍不见好。请问一下,就我们村目前的情况而言,该如何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将农产品推出去?”汾西县永安镇太阳山村“第一书记”程清华提出了疑惑。“产业互联网的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高潮期,仅靠传统模式是无法提升产品销量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该村龙头企业发挥带头作用,与互联网进行对接,将村民手中的产品销售出去。”讲师郑新立走入学员们中间,对问题进行一一解答。短暂的互动,让学员们都感到意犹未尽。课后,学员们纷纷围着讲台与讲师深入交流。
这位外表看上去柔弱,但内心无比坚定的李青来自于浮山县寨圪塔乡范村的“第一书记”,她说:“既然当上了这个‘班长’,就要真正扑下身子,走进农村、深入百姓。回去之后,我要将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依托村“两委”班子,让我们村的野生连翘走出临汾、走出山西、走向世界。”
由吉县组织部派出的陈灵敏,在吉县柏山寺乡耀角村担任“第一书记”。他谈起这次培训的感受时,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培训对我的启发很大,它让我原先固化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对于基础党建工作,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于干部应该如何去协调村民的关系,我有了更真实、更深刻的认识;对于电商扶贫这一农村致富的新途径,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可以说,这次培训让我在思想上有了质的改变。我觉得这次培训的内容非常实用,希望今后相关部门能多举办这样的培训活动。”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望着众多的“第一书记”,他们年轻有为、勇于担当、创新思维,有着不怕艰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扎根基层、真抓实干、真锤实练,以农村小康建设为主战场,在农村最前沿开展服务群众的工作,在艰苦环境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作为农村“第一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全身心地投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之中。
记者 刘静 杨文婷 王婧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