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14200名农民进讲堂 培训工作跨入省前列

2016-01-15 10:49:2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平阳大地吹暖风,寒冬时节农不闲。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开展得异常火热,从汾河两岸到东西山区,在县城集中培训班,请来省里老师面对面授课,重点解决疑难问题,互动学习,场面热烈;在乡村农民学校,“土专家”走上讲台,以亲身实践经验现身说法,图文并茂地讲解,吸引着农民群众挤满教室,寒冷的天气挡不住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在苹果园里,技术能手现场修剪、现场教学,树周围挤满了学员,也吸引了不少邻近的果农,大伙儿七嘴八舌地提问,老师边示范边回答,忙的满头是汗……自2015年7月,我市拉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序幕以来,各县(市、区)陆续举办小麦、玉米、果树、蔬菜、畜牧等培训班,进入农闲时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更是掀起了高潮,2015年,全市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4200名,培训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强化“五个推动”为开展培育工作做保障

  强化组织推动。为了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开展,我市组建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组,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体部署,作为一项主要考核指标分解落实到了各县(市、区)。

  强化政策推动。我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临汾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目前,17个县(市、区)均出台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办法以及扶持政策。

  强化管理推动。市农委建立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监管机制,完善并严格执行开班申请制度、“第一节课”制度、手册登记制度、意见反馈制度、检查验收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公示制度七项制度。强化工作责任,实行全程监管,规范项目运行,保证了培训工作实施效果。

  强化宣传推动。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上,及时总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典型和信息报道,为进一步宣传科技人员下乡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成效,2015年4月,在省科教处的组织下,国家和省级媒体5个单位、16人深入翼城县菁桦庄园、浮山张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对我市农技人员科技下乡服务基层情况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进行采访拍摄。

  强化检查推动。2015年年初,市农委组织有关人员重点对平川七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电话抽查培训情况,通过逐县检查,各县认为每一次认真打分检查,都是督促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还可以通过各县相互交叉检查、分片交叉,起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

  打造“四个模式”为开展培育工作树样板

  打造曲沃县“四、三、十”培育模式。曲沃县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总结出“四、三、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即:通过“四个结合”拉长培育杠杆,“三个环节”找准培育支点,做到“十个精准”重点培育,撬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促进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

  打造翼城县“五结合、五选准、五倾斜”培育模式。翼城县在培育内容上谋求新突破,提出了“与农业产业相结合、与一村一品相结合、与农事农时相结合、与农民需求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田间实训相结合”五结合。以“选准农民技术指导员、选准种粮大户、选准农业科技示范户、选准家庭农场主、选准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成员”五个选准为标杆,县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坚持“向主导产业倾斜、向特色产业倾斜、向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倾斜、向专业大户倾斜、向专业能人倾斜”政策扶持的培育模式。

  打造五洲昕宇公司“目标培育法”培育模式。2014年,该公司承担了临汾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引领带动型200名学员的培训任务。在实践中摸索出“以培育对象的需求为导向,制定可行性的培育目标——围绕目标组织实施——依据目标进行效果检测”的培育方法。

  打造畜牧兽医学会“产、育、扶相结合”培育模式。市畜牧兽医学会在培育过程中,探索形成了产、育、扶相结合的培育模式。产:选择产业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养猪大户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育:培育机构,市畜牧兽医学会是政府联系畜牧兽医科技工作的桥梁和纽带,集聚了全市畜牧兽医专业的优秀专家、学者。扶:政策扶持、项目扶持、技术服务。制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优惠扶持政策,下乡服务,专家对接,产销直联,场、户互通,达到资源共享,利好双赢的目的。

  实施“两项变革”为开展培育工作探新路

  变“填鸭式培训”为“菜单式培训”。2015年,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我市确定全市菜单式培训机构26家,要求各培训机构根据当地实际,认真遴选培训对象,严把培训“第一关”,确保培训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农民点菜,政府下单,培训机构配菜,专家掌勺”,把培训办到实处、办到农民的心坎上,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变普通教学为兴趣教学。通过把实践课搬到自家的农田及大棚,极大地满足了学员的需求;通过在培训过程中掺入"教、学、论"的互动交流培训,让学员不再感觉到课堂教学的枯燥,在轻松愉快中获取了知识和技能;针对学员来自不同的地方,种植规模不一,掌握种植技术的程度不同,采取共性问题当场解答,个性问题分类指导的方式,增加了学员的学习兴趣。

  通过一年来的培训实践,我市坚持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实施,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推进,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打好了基础。目前,17个县(市、区)均出台职业农民认定办法和扶持政策,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领头人的作用。(张军民 赵玉山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