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初冬时节,为了考察调研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建设情况,我们市农委一行几人驱车深入到曲沃、翼城、尧都、霍州、隰县等县(市、区),与基层农技人员座谈了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关设想,查看了播种月余冬前茁壮生长绿油油的小麦,观摩了塑料大棚的果菜新品种、新技术……所到之处无不对农技人员引进科技、推广科技和广大农民学习科技、应用科技的高涨热情所感染,下面撷取一组农业科技推广的浪花,与大家分飨。
2016年11月16日 晴
香菇生产无冬闲
这天下午,我们走进曲沃县高显镇高显村的沃阳公司的香菇生产基地,一进门,那一座座堆起有山头那么高粉碎的山杂木原料,散发出来的原木特有的芳香气味扑面而来,更为吸引人们的是那紧张而有序的加工生产场面,只见十多名工人在加工机器的“隆隆”声中,不停地填料、装料、包装、检验,一个个配料好的菌棒就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了。该公司利用当地丰富的杂木及阔叶树、修剪的果树枝条、农作物秸秆等,经配比菌种加工成种植香菇的菌棒,年产菌棒300余万个,辐射带动周围200余户农民从事鲜香菇生产。我们走进该公司的香菇生产棚内,只见一排排菌棒整齐地摆放在上下多层的架子上,从菌棒上萌发的香菇像一朵朵盛开的小花朵,这里生产的香菇很有特色,通过他们采取科学的栽培措施,使香菇菇面上裂开美丽的花纹,形成香菇中的上品——花菇,这种生产技术值得在全市推广应用。
2016年11月17日 晴转多云
里砦大棚初发展
这几天,天气渐渐转凉,但我们踏进翼城县里砦村的蔬菜大棚内,顿时给人带来一股暖意,在双层塑料布的保温下,在日光的直射下,这里的延秋茬西红柿,叶绿果圆茁壮生长。由于是第一年种植大棚蔬菜,土壤有机质偏低,也由于从种粮向种菜转型过程中,管理措施也不到位,但通过该村负责人李支书一番介绍,我们看到了该村发展设施蔬菜的希望所在,该村现有耕地430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由于近年来粮食价格走低,种地效益变差,由老李牵头成立了新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每亩给农户出750元租地费,流转土地300余亩,已建成和正在建的大棚120余亩,再将这些大棚反租给农户来管理,实行“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由合作社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销售,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既解决了农户建大棚的投入问题,又解决了农户生产蔬菜难销售的后顾之忧,这一模式可在村集体组织能力强,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地方复制和推广。
2016年11月18日 多云
草莓盛开科技花
位于尧都区尧庙镇上靳村的草莓种植园,排列着二十多栋整齐的温室大棚,这里的大棚很有特色,与一般大棚相比显得高大而坡度陡,遇到下雪时积雪会自动滑落下去。我们走进种植草莓的大棚内,盛开小花的草莓——白白的花瓣、黄黄的柱头、绿绿的叶片,格外引人注目,棚内有蜜蜂上下飞舞在帮助授粉,据这里的技术人员介绍,这是从荷兰引进的“科伯特熊蜂”,每箱50只,约需400-500元,但这种蜜蜂体格大、耐低温、授粉时间长。这里的草莓全部栽植的是优质品种“红颜”,并且采用穴盘苗栽植,使植株生长健壮、生长速度快,8月底定植的苗,正好可以赶上元旦、春节期间上市,全部由消费者入园采摘,每斤草莓价格为50元左右,远远高于其他草莓园。技术人员进一步介绍,这里种植的草莓通过“棉隆”处理土壤,解决潦草莓忌重茬的问题,不换土降低生产成本每亩约3000元。大伙儿通过观摩,无不对这里依靠科技种植草莓给予点赞,愿这朵草莓“科技之花”常开不衰,并且能很好地辐射带动周围的农户。
2016年11月19日 晴
合作社里培训忙
霍州市有个富康养猪合作社,年存栏生猪3000余头,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养殖专业合作社。这天,我们走进合作社,吸引我们的却是在这里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场面,60多位养殖专业户齐聚教室内,老师在课堂上采取互动式教学,气氛异常活跃,有的提问生猪疫病如何预防?鸡饲料怎么配比?还有的咨询国家对能繁母猪的补贴政策……老师就学员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详细地解答,眼看到午饭时间了,大伙儿学习热情仍然很高涨,教学活动又延长了半个多小时。据合作社理事长老杜介绍,针对较长时间集中培训,耽误农民干农活的问题,今年他们采取分段式培训,课堂培训分3-5次进行,每次集中1-2天,并且分小组组织学员就近到养殖场实地培训,大伙儿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比往年的培训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2016年11月22日 阴
家庭农场有奔头
这天气温骤降,由前一天的十摄氏度左右,一下子下降到零下好几摄氏度,但我们一行冒着严寒,沿着崎岖的山路,攀上了位于隰县午城镇桑梓村的山梁,考察了温宝兰的家庭农场。温室兰这位40多岁的汉子敢想敢干,2015年在这里通过流转土地承包了180多亩荒山,开垦坡地,平整土地,引进优良的玉露香梨苗木,建起了一块块高标准的密植梨园。我们走进梨园,看着一排排虽然幼小但很健壮的梨苗迎风而立,像一队队等待检阅的士兵,温宝兰抚摸着这些倾注他一家人心血的树苗,深情地说,再有3-5年时间,这些梨苗就会挂上优质梨果,就会给这架荒山披上绿装。据隰县农委负责人介绍,温宝兰不但率先办起家庭农场,而且还是隰县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认证第一人,县里在政策上项目上将给予扶持。温宝兰当即表示,只要党的政策好,办家庭农场越干越有心劲,我的家庭农场肯定会越办越红火。(赵玉山)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