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枣园养鸡,又生态来又来钱

2017-01-19 22:24:5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王婧)  枣园养鸡、鸡吃虫草、鸡粪施树、树产优质红枣,这种种植业与养殖业形成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方法怎样?为了一探究竟,1月7日,记者来到尧都区县底镇侯村,远远地就看到一个皮肤黝黑、却带着满脸笑容的小伙子正在忙活地张罗着,“小罗,还有鸡蛋吗?给我们来五箱。”农家院里的地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箱子,小伙子热情地搬箱,他就是枣园园主罗青峰。

  “枣园养鸡,一方面鸡吃枣树上的虫子,可以帮助清理枣树下的杂草,另一方面,鸡吃掉落到地上的枣儿,可以让鸡肉和鸡蛋更加有营养。既不用高污染的化学除虫剂和除草剂,也可以将鸡粪转化为有机农家肥,结下的枣儿颗粒饱满、口感香甜,这个法子‘一举两得’,更绿色、更环保。”罗青峰揭开了这个“谜团”。

  回忆过去,罗青峰一直都“爱折腾”,创业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从老家忻州市来到临汾经商,从批发小商品做到化妆品代理,2002年又“转战”农业,开始在侯村种枣。由于刚开始不懂种植技术,他就跑到运城市临猗县庙上乡山东庄取经;没有经验,他“厚着脸皮”去向当地的枣农请教,一点一点学、一步一步摸索。走进田间,向农民们虚心请教,闲暇时间,就自己查阅书籍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他的枣园开始挂枣。2014年正月,他又引进新品种“冷白玉”,并尝试种植200株,这种枣的嫁接方法复杂,要很多品种一节一节地嫁接,不易成功。在经过无数次失败后,罗青峰没有放弃,凭着那股不服输的性子和日夜不断地刻苦钻研,2015年“冷白玉”终于挂果了。当他捧起一把、尝了一颗时,那酸甜可口的枣儿甜到了他的心坎里。

  前进的脚步不止、创新的理念不断,2015年,他从网上看到林下养殖的技术,便决心依托枣园发展林下养殖。为了更好地掌握养殖技术,罗青峰开始研究土鸡养殖技术,从鸡雏出壳一直到鸡出栏,从防疫到饲养,每个环节他都一一认真地记录下来。为了让鸡饲料更加绿色、均衡、营养,他还在空余的田里种植了蒲公英、益母草等药材和牧草。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土鸡养殖初具规模。然而在2015年10月10日夜晚,刮风下雨,大风吹倒了围墙,一群野狗进来“席卷”了鸡群。第二天,当他一早走进鸡棚时,惊呆了:地上一片狼藉,鸡的死尸遍布满地。他瞬间瘫坐在地上,看着自己辛苦养大的一只只鸡,心如刀割,双手颤抖着将600多只鸡一只只埋葬。晚上,罗青峰的心情沉重,一夜未睡。第二天,他调整心情,重新开始新的征程。

  两个月后,他注册了星煜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同时在美团网上利用电商销售土鸡蛋。与此同时,他还经营了奶牛场,懂得奶牛养殖的弟弟一直在帮他打理。“牛奶是保质保量,给顾客最新鲜的,每天都会给襄汾县住户们供应牛奶,每天剩下的牛奶会喂给鸡吃。因而,鸡的营养就更加丰富了。”罗青峰介绍道。

  在乡亲们眼里,小罗是个大忙人。前两年,他每天都在院子里“钻着”研究枣儿,后几年,天天跟鸡“打交道”……上海厂商来购买青枣,订购了两万多公斤。他雇用50名农村妇女,解决了村里的闲散劳动力。附近很多村民也都对此动心,过来向小罗请教经验。邻居计文奎说起他来啧啧称赞:“小罗是个好娃,一个人打拼不容易,一路走来脚踏实地。每当我们遇到技术问题时,都会来向他请教,他也会手把手地教。”提起小罗,72岁的贫困户段锁柱激动地说:“我年纪大了,他体恤我身体不好,就给我安排一些简单的活儿。

  我家负担重,他有时候也会多给我一些补贴。多亏他,我家的日子才能越来越好啊。”一步步探索、一次次付出,如今,他的枣园更像一个“枣儿博览会”。梨枣,一代、二代冬枣,一代、二代蜜枣,北京尖枣,还有用于观赏的风景枣等,共21个品种。2016年,光种枣一项就收益5万余元,养鸡收入也达到了40万元。

  “等我干出名堂,我就带着咱乡亲们一起干,打造一个‘百果园’,让顾客每天都能采摘不一样的新鲜水果。”坚定的话语中,小罗依旧腼腆地笑着。下一步,他将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销售,开自己的淘宝店,同时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200亩的采摘园。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