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政府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劝阻家人、邻居和亲友不燃放烟花爆竹,我们要从我做起,响应号召、移风易俗。”2月6日,在霍州市辛置镇北村村民杨军家里,记者和他寒暄起来。
往年春节期间,燃烟花、放鞭炮等传统过年方式会造成不小的环境污染。春节合家团聚,理应热烈欢庆,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在今年春节期间,不少农民朋友纷纷改变过去高耗能的生活和消费习惯,从我做起,从身边细节做起,节约能源已经在农村悄然兴起,过一个“低碳春节”已渐渐成为新的时尚。
“我们这里有习俗,年夜守岁,村里家家户户燃放爆竹,同时点燃火炉,火炉是用柴和煤在庭院中垒起的。家里的所有灯都得亮着,一直到天亮,意为一片光明迎新年。”杨军介绍说,今年他特意买了节能灯,将用红灯笼来代替“火炉”,守岁过后,不再把家里的灯全都开亮,只留下红灯笼亮灯,作为迎新年的一个象征。
今年,杨军家除了减少燃放烟花爆竹,甚至连家里的年货开支也“削减”了。
杨军说:“燃放烟花爆竹易造成环境污染,点长夜灯浪费资源,我现在觉得不放烟花也一样喜庆。”“自从家里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干了一天农活回到家,轻轻一拧水龙头就能够洗上舒适的热水澡,不仅方便,而且还省钱。”一旁的爱人梁文娟接过话茬说,最近经常在电视、广播里听到“低碳生活”这个词,原先以为是城里人的生活,现在才知道,降低能量消耗就是“低碳生活”。前一段时间,当地妇联还倡导妇女姐妹要养成低碳出行习惯,在日常出行中少开车,拒绝黄标车、老旧车,多选择自行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争创绿色环保家庭;要利用在家庭中的优势,从自身做起,不放烟花爆竹,不焚烧垃圾落叶,日常做饭、取暖应使用清洁煤焦、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减少油烟排放,做到一水多用、少开空调、人走电断;多种植吊兰、绿萝等净化室内空气的绿色植物。这些环保、简约的方式会让传统的春节滋味更丰富、更耐人寻味。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