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尉村:跑鼓车 速度与激情正上演!

2017-04-12 21:49:1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苏亚兵) 4月12日,农历三月十六,襄汾县汾城镇尉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数百村民不顾雨天地面湿滑,男女老幼齐上阵,拉拽着六辆精心装饰的“鼓车”在村中巡游。当天又逢汾城“尉村跑鼓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成功10周年,号称“东方奔牛节”的“尉村跑鼓车”吸引了4万余名游客前来领略传统文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尉村跑鼓车,始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由军用战鼓演变而来,在经历时盛时衰的历史长河后复苏。鼓车乃鼓与车的集合,车由古代的战车演变而成,作为一种民间体育竞技活动,跑鼓车与西班牙斗牛一样具有风险性,或许正因为它彪悍狂野的特性,颇有古战场的遗风,跑鼓车文化日益受到现代人的追捧。

    尉村跑鼓车的路线,基本是固定的,由四条街巷组成,呈一长方形,周长六百余米。逆时针奔跑,最快时,跑一圈下来只需一分半钟。

    北头庙所在的东西巷和北南街,地势由东往西和由北往南都是下坡路,所以鼓车在这两个路段都可上演“速度与激情”,尤其是拐北头庙这个弯时,右边抱辕的人必须克服强大的离心力,以免撞到墙上或闯入人群。

    据“尉村跑鼓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代表贾长锁介绍,尉村是汾城镇的一个大村,有6000多人口,历史上分为五个院,即:后院、西北院、东院、南院和庙巷。各院均有一辆鼓车,五院分制从清朝年间就定下了。西北院还原历史上“二龙戏珠”鼓车,现在西北院里又分出一个西北院,鼓面没绘图案,只写着西北院三个大字。上世纪破四旧后恢复跑鼓时,比赛只在两个大院中进行,各出一辆鼓车。近些年,各个小院都恢复了自己的鼓车。原有的西北院鼓没有淘汰,现属第五、第六小队,队员的装束与二龙戏珠院相同。

    如今,尉村五个院一共拥有六辆鼓车,每个院各有各的鼓车,其鼓面图案各有寓意,如二龙戏珠院的二龙戏珠,庙巷的和合二仙,东院的秦琼打虎,南院的角端(一种独角瑞兽),后院的八卦。各院跑鼓车的人装束不同,色彩有别。二龙戏珠院着黄衣,庙巷着白衣,东院着红衣,南院着绿衣,后院着黑衣。

    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妇女参与跑鼓车也越来越多。她们不满足于只拉梢绳,个高力大的女子也要驾辕当一回“车把式”,成为跑鼓车的一道亮丽风景。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