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办公厅驻古县草峪村帮扶工作侧记

2018-11-05 09:26:04 来源:临汾新闻网  

工作队员王京晨在贫困户隋守公家张贴帮扶队工作联系卡。

  临汾新闻网讯 深秋时节,在古县永乐乡草峪村,天气虽然渐渐寒冷,但有一群人用实际行动为村民办实事、为村里谋福利,温暖着大家的心,成为深秋乡村里一抹靓丽的色彩,他们就是市委办公厅驻草峪村工作队队员们。

  精准帮扶 落实项目政策

  “老刘,最近腿咋样,还疼不疼了?”“卫队长,好啦,这次多亏了你们啊。”在贫困户刘江家,刘江紧紧地握着市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队长卫宁的手激动地说。

  之前村民刘江靠卤制豆腐来维持生计,后来由于股骨头坏死导致疼痛难忍,无法干重活。今年6月初,市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在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与市中心医院沟通协调,让刘江及时住院进行手术治疗。

  “当时我们一家人都快愁死了,家里的顶梁柱塌了,医疗费用是个大问题,我们对手术治疗也没有信心,不知道该去哪儿看病。”刘江的妻子孟安琴回忆道。经过驻村工作队反复为夫妇俩宣讲省级“136”政策,积极做思想工作,6月下旬刘江在市中心医院进行手术治疗,7月6日顺利出院回家。

  “这次我住院前前后后花了12万余元,因为有了这项好政策,只掏了3500元住院费用。之前啥也不懂,多亏工作队把这个政策告诉我,我才能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重新站起来啊。”刘江感慨道。

  一直以来,驻村工作队员把走访入户、了解村情民意作为重点工作,每到一户都与贫困户认真交流,宣讲各项政策,把制作的帮扶联系卡发放到贫困户家中。在得知低保户温克法摔伤腿后,工作队员第一时间为他向县残联申请到一把轮椅。同时,大力宣传雨露计划政策,为贫困户许发财、吴修红、李建国三户的子女办理“雨露计划”相关手续,每生每学年可享受2000元助学补助。积极与市妇联沟通协调,为特困妇女王新红、张海霞争取到每人1000元的救助金。

  “驻村帮扶无小事,要从这些点点滴滴的事儿做起。对每一户贫困村民来说,这些事是他们一直牵挂的,也是我们扶贫工作者要为他们做到的。我们要成为群众接受国家政策的‘桥梁’,让每个好政策落地生根,帮群众解决难题。”驻村“第一书记”辛福宝说。

  巩固基础 补齐产业短板

  草峪村是典型的农业村,以种植玉米为主,套种经济作物核桃。全村275户747口人,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218人,2017年底已全部脱贫。近年来,工作队同村“两委”班子坚持以民为本,通过重点扶贫工程项目宏观帮扶,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带动,由点到面、从局部到全部,推动扶贫攻坚各项工作,巩固扶贫成果。

  抓好光伏扶贫项目,发展100KW光伏扶贫项目,截至今年10月已收益11万余元。光伏电站收益一部分用于补贴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补贴贫困户子女的教育支出,其余部分主要用于修路、水网维护改造等公益项目。

  落实产业扶贫政策,鼓励贫困户种植中药材、小杂粮、油葵等经济作物,提高耕地收入。依托华兴公司等企业,推广油用牡丹种植,在去年100亩的基础上,继续发展90余亩。采取“贫困户+农户”的发展模式,提高贫困户收益。与大象养殖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贫困户通过贷款入股,每年可获得入股资金15%的分红,目前已有8户贫困户签订协议。

  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上半年,村民文化活动广场一期工程已完工。广场建成后,将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村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拓宽培训就业渠道,帮助村民掌握更多实用劳动技能。积极组织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核桃提质增效项目培训会,通过培训,使种植户掌握核桃管护要点,推进核桃树标准化栽植。

  “驻村工作队坚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他们促党建、搞宣传、办实事,牢记使命、尽职履责,让我们村重新焕发生机,有了致富奔小康的动力。”村党委书记付玉保说。

  创新模式 筑牢党建堡垒

  针对草峪村党建方面较为薄弱的情况,工作队协助村党支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扎实开展“强化责任、严守纪律、树好形象”专项治理活动,加强学习教育,切实改进作风,确保活动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为了成为群众与好政策之间的宣传桥梁,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市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不但走村入户,向老百姓实地宣传最新的扶贫政策,还开通了“新时代精准扶贫”微信公众号,解决群众难题。

  打开公众号,记者看到了里面精准扶贫相关的理论文章、最新扶贫政策、工作帮扶情况等,如“一周工作动态”“帮扶政策解读”等栏目让人眼前一亮。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大家都喜欢玩手机,这个公众号很方便,只要打开就可以看到最新的脱贫信息,实时互动,信息公开。”村民秦勇刚说。

  目前,草峪村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已于去年完成,贫困户218人均享受健康扶贫“三保险三救助”,健康扶贫双签约率达100%,40名贫困学生享受教育扶贫政策资助,贫困家庭适龄学生入学率达100%,2017年草峪村被评为“临汾市第四批省级美丽宜居示范创建村”。

  驻村工作队队长卫宁说:“作为工作队队员,看到贫困户享受实惠、解除病痛,我们倍感欣慰,同时也深受鼓舞。2017年底,草峪村实现了脱贫摘帽,但我们将继续抓好各项扶贫工作,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把上级各项扶贫政策宣传好、落实好,引入更多能持续提高收益的产业项目,以十足的干劲儿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记者 王婧 文/图

驻村工作队队长卫宁与“第一书记”辛福宝为贫困户温克法讲解省级“136”政策。

工作队学习市委第四届四次会议精神。

“第一书记”辛福宝落实“一户一档”工作。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临汾秋粮收购顺利进行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