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龙: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2019-03-07 20:54:30 来源:临汾新闻网

    身处大山,心怀家国,多年来,一个基层党支部书记全心全意地为村民服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在村民的心中树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形象。

    乡宁县光华镇上窑村党支部书记郭金龙今年48岁,200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当选村委会主任,2010年7月任乡宁县光华镇上窑村党支部书记。

    郭金龙在任职书记期间,对有困难的村民及时帮助,认真履行职责,尽职完成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始终用执著的信念为民服务,任劳任怨。村容村貌及村民的收入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村人为他赠送了“德泽百姓水润万家”的匾额。

    在村民的描述中,记者了解到,上窑村曾经是有名的穷村,老辈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口头语,受死受活不给上窑人干活,不是爬山就是过河,压弯了的扁担,吃的是黑馍。”十几年前的上窑村,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路无三尺长,年年灾情多。小孩上不了学,老人过不了河。”过去,上窑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郭金龙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后,自掏腰包三万元,又组织亲朋好友共捐款14万元,他又通过别的渠道筹集100多万元,共花费120万元为村里建了一座“连心桥”,从此启动了村民全线脱贫过上了好日子的梦想。十几年后的今天,上窑村的盘村公路又宽又长,一排排楼房亮亮堂堂,提升了村民们的幸福感。

    “郭金龙的行为之所以为人称道,得益于良好家风的传承,他老爷爷在世时他家住的院子就叫‘旗杆院’,虽然1958年的时候被拆除了,可是他家的家风却没有失传。”村民郭有福对记者介绍了他印象中郭金龙为村民服务的感人事迹。

    2017年冬天,本村一户贫困残疾人的孩子突发高烧,情况紧急向郭书记求助,郭书记扔下手中的工作,自己花钱租车把他们送到了临汾市人民医院,并垫付了1000元医药费。村民牛神芳的丈夫心梗去世,留下三个儿子,其二儿子身患严重的糖尿病,三儿子骑摩托摔伤不幸离世,接二连三的灾难让这家人生活困难,郭金龙书记重点关照这户人家,终于让这家人过上了好日子。

    自己没上大学,郭金龙感到特别遗憾,他掏腰包两万多元鼓励上窑村所有的孩子好好学习,考上大专、本科、研究生分别奖励300元,、1000元、2000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村里很多人的教育理念,孩子们好学上进蔚然成风。

    郭金龙外出考察招商引资,与福建泉州晋汇服装厂合作,引进设备及技术,在本村办起了服装厂,投入设备110台,安排了农村妇女80名,其中贫困户20名,人均月收入1500元,很多村民停下了外出打工的步伐。“郭书记为大家着想,村民们不用出门也能挣钱,下了班还能照顾好孩子,真是解决了大家的大问题!”郭有福说,郭书记人品好,我们全村人尊他为‘领头雁’,都信服他。”作为村里的“领头雁”,郭金龙千方百计想办法,兴产业,努力为全村人谋出路,投资210万元整理复垦土地900亩,发展核桃、花椒、连翘等产业300余亩,带领全体村民整体脱贫,上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对他交口赞誉。说起郭金龙为村里作的奉献,村民郭德成竖起了大拇指,连声称赞郭金龙是个好支书、好干部:郭金龙忠诚党的政策,热爱人民群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帮助大家克服了贫穷的理念,经了解,他当选党支部书记以后,全村商业服务网点达到20余个,投资15万修建了文化广场,成立了秧歌队和威风锣鼓队,想方设法让全村人过上了好日子。他本人多次被县、镇授予‘模范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而郭金龙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郭金龙,好样的,村民们为你点赞!记者韩晓芳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