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铁牛驰骋,麦浪翻金。眼下正是“三夏”大忙时节,走近霍山脚下,老远就听到轰轰隆隆的机器声。放眼望去,一片片麦田满目金黄,一条条公路整洁通畅,一台台机械穿梭田间,金灿灿的麦浪在收割机下翻滚……步入田间地头,醉人的麦香迎风扑面,联合收割机吞麦吐粒,农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霍州大地处处是抢时收麦、播种玉米的繁忙景象。
6月15日,在霍州市李曹镇源头村村民关爱国的麦田里,记者看到,一台联合收割机一边收割,一边把粉碎的秸秆撒在田间,一辆农用三轮车把联合收割机卸粮口涌出的麦粒装入车仓送往家中,玉米免耕播种机紧随其后,边耙地边播种,直接把玉米种子播种在麦茬地里,小麦收获、秸秆还田、精量施肥、免耕播种,整个作业过程一气呵成,做到了“成熟一块,收获一块、播种一块”。
关爱国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每到‘三夏’期间,抢收抢种让农民忙得不可开交,老人、小孩齐上阵还嫌人手不够用,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场景已经成为历史。今年我不用下地就完成了夏收、夏种,小麦随收、玉米随播,机收机播同步进行,减少了作业环节。”
随后,记者来到霍州市大张镇贾村,只见村民备足粮袋,三三两两坐在地头等待机收小麦。
“以前一个好劳力,一天最多也就割1亩地,从收到晒,全家老少总动员不说,还得花上半个多月时间。”村民刘福虎深有感触地说,“如今好了,收、种都不用自己动手了,只需给农机手打个电话,家里这5亩小麦连收带种玉米,只要半晌工夫就完事了。”
“原来5亩地的小麦秸秆得拉一两天,现在有了这不起眼的小盒子省了不少力。”播种完毕后,农机手刘锁柱来到地头,稳住车、拿出扳手,对切碎器进行调试。
“收割机后面的‘小盒子’就是秸秆切碎器,用上它,收麦时秸秆切碎、直接还田,麦茬不用清理直接就能播种。”刘锁柱介绍说,现在推行小麦收获秸秆切碎直接还田,他给小麦收割机加装秸秆切碎器,把收获的小麦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秸秆焚烧污染环境问题,还培肥了地力、增加了作物产量,是秸秆综合利用中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也是保护环境、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措施。
“三夏”时节,农田里机器轰鸣,麦浪翻滚,一行行低垂的麦穗在联合收割机的驰骋中变成了一堆堆金灿灿的“麦山”,农民又迎来一个丰收年。
记者 范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