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农业托管链条化 老农心里乐开花

2020-06-18 11:00:1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生产服务一条龙

机械操作效率高

  临汾新闻网讯 风吹金色麦浪,田间欢声笑语。6月15日,记者走进尧都区三淇村的红福泰农产品加工合作社,这里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满仓的麦粒金灿灿,送粮的车队如长龙。62岁的张春宝站在地边上背着手、眯着眼、悠哉地眺望远处隆隆作响的收割机,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今儿是张春宝自家全托管的麦地收获的日子,他特意赶来核对小麦产量。这收割机的速度还真是快,一杯茶还没凉,家中的4亩小麦就收完了。“产量出来了1650公斤!”这数字让张春宝兴奋了。原本以为今年受冻灾了,现在亩产能有400公斤,他甚是满意。

  紧接着,合作社的“新农技”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上场!张春宝瞪大眼珠看操作,打捆机从地的南头开到北头,只见成捆的秸秆整齐划一,地表的秸秆不过5厘米。

  事实上,今年麦收前,合作社通过考察引进秸秆捡拾打捆机并出动十余台运输车辆,轮班换岗,开足马力对全托管区域的小麦秸秆进行回收。

  回收秸秆好,夏播农机手陈生文最先举手点赞!干了一辈子农机的陈生文,每逢到了夏播时最为头疼:一来是小麦秸秆还田处理不到位,影响夏播时玉米出苗率;二来小麦秸秆焚烧污染环境,还破坏农田土质。现下,有了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既方便播种秋作物,回收的小麦秸秆还能供应周边养殖场当饲料。这一举措既环保又高效,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有助于农业循环发展。

  在麦田里,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快速推进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的新亮点。这场面让张春宝看得过瘾!而此时,在合作社里,农户的送粮场面更是震撼人心。话说,小麦生产托管服务包含了“耕、种、防、收”,这合作社还延伸“产后”服务——烘、储、加、销。如此一来,无论是全托管还是“菜单式”托管,农户既能将小麦直接变现、又可把小麦临时存储在合作社,置换面粉等物品。

  这不,在家“享清福”的郭春虎,6月12日就轻松完成“夏收”工作,全托管的4亩半地收获小麦1700多公斤。

  今年64岁的郭春虎患有支气管炎,已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从年初把麦地全托管给合作社。他自己算过一笔账,原先自己种小麦从播种到收获,要历经耙压、施肥、除草、浇水、收割等22个生产环节,现在基本所有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替代,如果按8个小时计“一个工”,托管前,种4亩半麦子得投入百十个工,现在托管只需给个“管理费”,同时,小麦亩产却从过去的250多公斤提高到450公斤以上。这期间不用投入人力,收益实实在在看得见。这正是:生产服务一条龙,机械操作效率高;农业托管链条化,老农心里乐开花。

  记者 祁欣 郑远飞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