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对标先进地区 激发创新活力

2020-06-19 09:44:0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对标先进地区 激发尧都活力

——赴浙江、陕西两省五市考察学习归来话发展

市委常委、尧都区委书记 陈纲

华夏国际商贸城项目是2019年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该项目位于尧都区108国道与临浮路交会处,主要建设五金机电、汽车配件、食品百货、建材装饰、电商物流等十大板块。项目建成后,可容纳1.5万个商户、解决3万人就业。图为正在建设中的华夏国际商贸城鸟瞰图。

  临汾新闻网讯 在克服疫情影响、奋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双过半”的关键时刻,市委书记董一兵亲自带队,深入到“两省五市”发达和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我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浙江、陕西和我们山西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刚刚视察过的地方,浙江、丽水还是习近平总书记、省委书记楼阳生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一路走来,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的浓厚氛围,处处都能看到热火朝天的发展场面,这些地方从现代城市建设到美丽乡村建设,从产业转型、创新驱动到高质量发展,从打破体制机制的束缚到良好营商环境的打造,从各项改革的先行先试到开放的大门全面打开,无一不是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阔步前行的结果。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我们深刻领会到市委、市政府的良苦用心,也清醒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同时也明确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这次学习考察时间虽然不长,但对自己触动很深,体会很多,收获很大。先进地区思想观念之新、政府投入之大、营商环境之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而又直观的感受,既学到了经验,看到了差距,又受到了启发,增强了信心。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感受:一是观念“新”。在学习考察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无论是江浙发达地区,还是内陆贸易重镇,当地党委政府都具备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超人的胆识气魄,抢抓机遇,巧借东风,大视野谋划,大气魄规划,大格局建设。比如,丽水市始终贯彻“两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了生态报表、经济报表并驾齐驱的良好局面。比如,西安市作为国家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域、古丝绸之路起点,致力于打造“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打造丝绸之路文化高地和内陆开放高地。二是定位“准”。从这次考察的情况看,另一个让我感受很深刻的就是各个城市都能精准定位,率先发力,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情的发展道路。比如,杭州市提出要做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聚焦聚力信息经济产业,坚定不移推动产业聚集,充分释放阿里巴巴这一世界级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先行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集群。三是规划“前”。即规划超前,在各地的开发区建设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当地政府都能够加大投入,结合本地现状和发展趋势,实施高标准的超前规划。比如,温州市委、市政府实现“三区合一”,打造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的温州浙南产业集聚区,通过高投入、高规格的规划,引领高新区、开发区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当地最强劲的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四是服务“优”。2016年,浙江省在全国首次提出“最多跑一次”的概念,这项“刀刃向内”、面向政府自身的自我革命,在我们对浙江四市的学习考察中感受尤为明显。比如,在温州考察时,我特别注意到他们重视民营企业的四条举措,一是真正把“民营企业家看成是自己人”;二是真正出新招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三是真正把“企业的困难当成自己的事”;四是真正把“惠企政策兑现作为庄严承诺”。我认为,这是重视民企最直接的体现,也是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最好的样板,为我们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参考。五是政策“惠”。一个城市能不能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突破,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能不能为企业筑好凤巢,给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此次学习考察的这几个城市,都在财税政策、人才政策、要素供给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最优良的环境。比如,宁波的梦想小镇,创业者可以在线工商注册、项目申报、申请人才房,只需要3-5个工作日就可以办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进入孵化器的创业企业还可以享受3-6个月的零成本办公,政府给予免费办公空间和基础设施配备,这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为深入贯彻学习考察活动精神,充分消化吸纳,6月3日,我区专门召集高新区和财政、发改、招商等15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6月4日,召开党政联席会议,通报我区参加市党政代表团学习考察情况,研究尧都区贯彻落实学习考察活动精神意见,并立即部署,着手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提高效率。在高新区积极探索推进承诺制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审批事项进行梳理,优化流程、简化环节、压缩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做到简政放权。二是优化服务。树立保姆式服务理念,积极主动靠前跟进项目、服务项目,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三是吸引人才。更新人才观念,激发人才活力,制定出台优化创新生态加快人才汇聚的22项措施,既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更着眼技能型实用人才,在户籍办理、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

  学习考察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转变为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具体实践。下一步,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一切工作的总遵循,深入贯彻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对标先进地区发展理念,结合尧都工作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外出学习、考察调研、拓宽视野,充分借鉴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发展理念和经验,全面激发发展活力和动力,推动尧都率先发展、引领发展。二是进一步科学规划。按照项目要实、熟地要实、厂房要实、落地要实、配套要实的“五实”要求,以实开篇,靠实推动,对尧都高新区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把尧都高新区打造成全省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是进一步找准定位。聚焦“六新”要求,突出高新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两大重点,重点培育引进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在转型发展上蹚出一条新路。四是进一步优化环境。坚持“保姆式”服务理念,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在高新区建设上,属于区级层面的审批事项全部授权高新区进行审批,真正实现“区内事、区内办”,使入园企业真正享受到“一条龙保姆式”服务。五是进一步完善政策。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尽快出台全区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借助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大好机遇,加大对外宣传和推介力度,对联系引进的招商项目全程跟办,一抓到底。

  总之,通过此次学习考察,我们充分认识到自身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明确了目标,坚定了方向,增添了动力。我们将以这次学习考察为新起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真正把所见所学所悟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为创建省域副中心城市作出尧都最大的贡献!


企业技术创新全覆盖工作会召开

  6月16日,尧都区召开企业创新全覆盖工作推进会。会上,宣布了《尧都区企业技术创新全覆盖工作推进方案》。

  会议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创新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要求上来,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主体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履职尽责,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奋力开创我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



尧都区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6月16日下午,区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建设专题推进会议召开,会议就项目建设推进现状、存在问题和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

  会议要求,要构建顺畅的信息共享、沟通衔接机制,做到区、乡、村之间,各单位和项目部之间信息更新一致、问题协调有序、工作推进同步;要扎实用好并联工作法,统筹做好各项手续申报、资金争取、征地拆迁等各项工作;要尽快实施启动西王棚改项目还迁房施工队伍进场和地基开挖工作,以实实在在的进展,取得百姓对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要严格依法依规开展每一项工作,在任何一项工作程序上都不得留有漏洞和瑕疵,同时,要做好项目入统工作。


尧都区老年大学举办端午节诗歌朗诵会

  6月15日,尧都区老年大学举办了《歌唱大美中国,颂扬战“疫”成果》2020年端午节诗歌朗诵会。

  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朗诵会在《因为有你》中拉开了序幕,接下来,选手们依次登台,各显风采。《月光下的中国》《给祖国拜年》《中国力量》表达了选手们对伟大祖国的祝福和赞美;《七律长征》《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朗诵者诵读经典,重温革命诗词,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在《这个春天》《天使的身影》《致敬逆行者》等诵读中,选手们用饱含深情的声音,从不同角度讴歌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伟大,医学科技者的敢于担当、一线医护人员的大无畏精神,用最激昂的诗句发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最强音,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加油助力。


“国奶养育工程”公益项目正式启动

  6月10日,尧都区“国奶养育工程”公益项目启动。

  启动仪式上,区卫健体局相关负责人宣读了《尧都区国奶养育(扶贫)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代表尧都区接受北京联慈健康基金会捐赠的价值800万元的奶粉,并向基金会赠送了锦旗。随后,基金会为困难家庭婴幼儿家长代表捐赠了20余桶的奶粉。

  据悉,国奶养育工程项目是由北京联慈健康扶贫基金会联合全国多家公益组织共同发起的全国性公益项目,是在鼓励0—6月龄婴儿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重点资助7—36月龄贫困婴幼儿的奶粉援助行动,此举将有效改善区、县贫困婴幼儿营养状况,从源头上降低婴幼儿营养不良及疾病发生率,切实减轻贫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经济负担。


  今年6月1日,我省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其实,早在去年10月,尧都区就率先在全区6个村试点垃圾分类工作。为了进一步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成效,6月5日,尧都区举行了垃圾分类桶发放仪式,在全区各乡村逐步推广垃圾分类工作,下一步还将继续投放垃圾分类桶8453组。图为尧都区段店乡东王村村民将生活垃圾按规定投放至绿色垃圾桶内。

  记者 李晓琳

人才兴国从尧都出发

乔忠延

  日新月异,日新月异!

  甚至用日新月异来描述我们生活的新时代已经赶不上发展的步履。瞧,我又滞后了,还在用步履思维来丈量当今社会。步履是曾经前进的方式,也是无可替代的前进动力,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先祖狩猎、耕种靠步履移动。从甲地到乙地,也只能凭借两只脚交替摆动。朱自清先生写下的匆匆,太匆匆,那只是就时光而言,如今,早已不是时光匆匆,人也匆匆,事也匆匆,曾经的夸大之词瞬息万变,用来形容当下正在恰如其分。

  时代在跨越,社会在跨越,人类在跨越。与我们祖祖辈辈伴随而来的农耕文明,忽然被甩在身后,刚刚还在向往工业文明,一眨眼智能文明已拍着肩膀催促我们前行。电视剧还在上演人与人、商与商、国与国尔虞我诈的竞争,竞争早已物是人非,早已不存在爱恨情仇。2G在淘汰1G,3G在淘汰2G,4G在淘汰3G,刚刚还得意洋洋的4G,眨眼就被5G甩到了身后。尔虞我诈的手段,去日不远,未来的竞争将是智能的竞争。智能毫无可疑地说,将是未来社会的主宰。

  智能何来?靠人研究,靠人发现,人才引领着社会进步,社会发展。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要领跑人类,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人才兴国,无可非议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战略。

  那么,人才兴国从何时出发,从何处走来?

  这就需要走进临汾,走进尧都,去探求人才兴国的古老文化基因。人才兴国,最早的国家形成于何时?形成于帝尧那时。那时帝尧带领部族定居于平水之阳,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为维护安居乐业的好日子,在部族周边增加了围墙,即现今所说的城墙。这就是最早的国家。国家的概念如今复杂化了,专家认为要有文字、青铜器、法庭、监狱等等,没错,这是完备的国家形态。帝尧那时国家初生,很简陋,很粗放,仅仅就是用围墙将部族住地保护起来。为何要保护?因为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由原来主要茹毛饮血,改变为主要吃五谷杂粮。发生这个根本改变的原因,是帝尧钦定历法,打开了上天的秘密,掌握了春夏秋冬交替的规律,以此指导农业耕种,产量大幅度提高,收获的粮食足以饱腹。粮食收获后要吃一年,需要保管,也需要保护。保管,催生了粮仓;保护,催生了城墙,也催生了最早的国家。早先的“或”字就是国。口字表示地域,戈字表示守卫。往后为或字再加一个大口框,即繁体字“国”。很长时期先民都把城墙里面称为国家,从多种版本的中国历史皆可以看到,公元前841年,即周厉王共和元年发生暴动,称国人、野人都参加。国人即城墙里面的人,野人即城墙外面的人。足见,初生国家要进化完备需要一个漫长过程。如何进化,不是这里要研究的课题,我们只要明白帝尧钦定历法,催生了国家雏形即可。

  接下来一个个人才呼之欲出了,谁?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尚书·尧典》记载,帝尧分派羲仲,住在东方的旸谷,观测太阳东升的时刻;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观测太阳往南运行的情况;和仲住在西方的昧谷,观测太阳落下去的时刻;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观测太阳往北运行的情况。综合他们观测的第一手资料,得出了一年366天的结论,也就是最早的历法。如此看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不就是当时研究天文学的人才吗?正是他们的研究成果提供了适时下种的条件,才使农耕发生了根本变化。

  初中毕业后,我曾回到家乡种庄稼,即便是后来走出农村,也还断断续续耕耘不止,明白有了禾苗,缺乏合理管理,丰收也不可能。帝尧是不是懂得管理呢?当然懂得。而且,指导先民管理粟禾的也是个人才,只是那时并没有人才的概念。这个人才叫弃,《孟子》中有关于他“教民稼穑”的记载。一开始他只是个种庄稼的能手,帝尧得知他善于管理粟禾,便让他担任农官,据说官职名为后稷。所以,在史书中经常读到后稷教民稼穑。

  有人才观天测时,确定历法,又有人才指导农业耕种,丰收就会自然而然;国家的诞生也顺理成章。现在又一个问题凸显出来,国家犹如一部机器,生成就要运转,运转就需要燃料。当然,国家不需要燃料,费用则必不可少。费用何来?改用当今的话说,需要税赋保证国家机构的正常办公。如果缺少费用,即使国家初生,也会夭折,或者困死在摇篮里。问题是,帝尧时期有没有国家税收?回答是肯定的,有!不仅有,而且开启征收国家税赋的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何人?这人各位一定很熟悉,就是治理洪水的那位英雄——大禹。大禹治水的事迹家喻户晓,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妇孺皆知。不过,他征收税赋的事情,可能都很陌生。其实,只要打开《尚书》往下读,读到《禹贡》篇就会一目了然。《禹贡》就是讲各州纳贡的,贡即税。很显然税收在那时就开始萌生了。

  国家初生,税赋随之应运而生。应运而生的税赋保证了国家机器的运转,国家才得以延续,才得以完善,才得以发达,以致成为当今完备高效的政权机构。

  现在让我们回眸一下,虽然不是回眸一看百媚生,却也算得上回眸一看特欣慰。国家雏形为何出现?因为有人施展才干;初生国家何以自如运转?因为有人施展才干。

  施展才干的人就是——人才。

  帝尧靠人才创立国家,靠人才兴旺国家,这不正是人才立国、人才兴国吗?人才兴国的摇篮,在尧都,在临汾。

稿件、图片除署名外由尧都区新闻传媒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