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铁牛”奋蹄耕沃土

2022-10-31 09:13: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免耕施肥播种机正在播种小麦。记者 张春茂

  临汾新闻网讯 一边是玉米丰收、颗粒归仓,一边是机械隆隆、小麦播种。跟往年不同的是,在尧都区广阔的田野上,新增了11台崭新的播种“利器”,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测试,全部投入使用,为这片肥沃的土地播下了成片的小麦种子。

  精心核算严把关

  玉米刚刚收获,田中沃土翻滚,在飘荡着泥土清新的气息里,不时传来农人们喜悦的笑声。

  10月12日,在尧都区尧庙镇下靳村的一块试验田里,尧都区农业机械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尧都区尧通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的2BFM-18免耕施肥播种机、2BFSZ-18旋耕施肥播种机(双旋)进行农机作业规模成本及机具考核调研核算,为尧都区推广新技术、新机械,确保小麦按时播种。

  田中,尧都区尧通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用三轮车拉来了化肥、小麦种子等,驾驶员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操作机器把化肥和小麦分别装到农机具内,驾驶着崭新的农机具在标有小红旗的作业区域内进行作业。

  用尺子精心测量距离,用小红旗仔细标好规定位置,用小铲子认真挖开播种过的泥土,用手指扒开泥土查找测量肥料的深度,用指尖一一清点泥土中的麦粒……农机作业规模成本及机具考核调研核算工作就是这样进行的。

  “2BFM旋耕施肥播种机,工作宽幅225厘米,施肥9行,播种18行。”“区一右1测算点1,种子74粒;区一右2测算点3,种子60粒;区一中右测算点4,种子36粒”“这块地的低洼区域,部分种子没有下种”……

  尧都区2022年粮食播种试验示范项目农机作业规模成本及机具考核调研核算组的6名工作成员,手拿测算表、尺子、小铲子、红旗等物品,在事先选定的田地里,对新购置的农机具作业情况进行详细测量,并一一填报相关数据,听着上报数据工作人员不时露出满意笑容。

  核算过关好下田

  “今年,尧都区的3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从运城、河北两地共购买了11台小麦播种机,这些机械是否适合我们这片土地的小麦种植,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调研核算。”尧都区农业机械发展中心农机技术推广站长刘倩介绍,“只有确实符合小麦种植的相关指标要求,才能在全区推广使用,确保全区小麦按时高效播种。”

  在购买的小麦播种机中,共有两台旋耕播种机,其余9台为4种不同型号的免耕施肥播种机。在农机作业规模成本及机具考核调研核算中,主要采集各类相关数据。查看机械通过性,在新机械的10亩作业面积中,在随机划定的区域内,查看每亩拥堵次数是否少于3次。查看播种均匀性,以每个取样点一致性变异系数小于或等于平均数的1.3%为合格。另外还要查看小麦播种的覆土性、播深稳定性等。

  考核调研核算组的6名成员二人一组,负责相关作业数据的采集和统计。现场还有该中心负责人张保民及小麦种植技术专家贾绍辉进行现场监督和指导,保证新农机具作业考核调研数据的精确无误,为尧都区新农机、新技术的推广使用提供有力保障。

  刘倩介绍,为了进一步提高尧都区小麦机械化播种的整体水平,推广适用复式小麦播种机械,尧都区今年投资22.7万元,引进了5种机具型号的11台小麦播种机械,旨在不断提高新技术、新机械的推广应用,不断推动尧都农业发展机械化水平。9月29日,已分别在贾得乡大苏村、县底镇东杜村,对另外7台农机具进行了考核调研核算,效果不错。

  小麦播种正当时

  “你看!这台机械的操作使用方便,上肥、上种特别轻松。”尧都区尧通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学义介绍,“机械动力足,播种效率很高,能满足合作社和更多群众的小麦播种要求。”

  尧通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7月,拥有大型小麦收割机、大型玉米收获机、大型拖拉机30余台,以及各种配套农具60余套。今年,他又购买了4台小麦播种机,其中,旋耕播种机两台,免耕播种机两台。

  “听到购买的小麦播种机全部通过考核调研核算后,心里特别高兴。”杜学义介绍,“我们对农机手进行专业培训,熟练学习掌握了新农机的操作技能,不仅能满足合作社社员小麦播种的需求,还能为周边群众提供小麦播种服务。”

  张保民介绍,通过对新购买机械进行试验考核、作业成本核算,选出了适宜尧都区小麦播种的农机。下一步,我们将总结探索小麦种植技术模式,大力推广小麦沟播技术,为小麦生长起到蓄水保墒作用,保证小麦苗齐、苗全、苗壮,并为小麦的后期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先进播种机型,为全区小麦生产节本增效和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有力保障,更好地推动尧都区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 刘静 张春茂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