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促进文明城市创建。11月15日—16日,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市精神文明办、市直工委、市体育局举办的2019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山西省临汾站在我市体育场举行。
此次活动是体育与科技的结合,不仅增加了群众体育的趣味性,也给群众体育带来未来感和科技感。整个测验场充满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市民的积极性、互动性,让更多职工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
“全民健身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人对健康的诉求,这种诉求已变成一种新的时代潮流。”市体育局局长陈海平介绍,此次将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考核指标,以测验达标为手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文明城市创建,在全国还是首次。我市已于10月25日进行活动预热,500名文明城市创建志愿者和各县(市、区)代表队进行首批测验。国家体育总局今年在全国举办150场测试,临汾站是第一场,也是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场。全市共有108家单位、2000余人参加。活动起步早、规模大、反响热烈,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促进文明城市创建、人文环境健康向上,得到了省体育局和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认可。
“我们都应该行动起来,从个人来说,是为了保持更加充沛的工作精力,为了今后的幸福生活;从社会方面来说,作为市委党校的一分子,作为一名普通的临汾市民,我愿意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自己的力量。”自从参加工作以后,市委党校张奕婷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提高业务水平上,体育锻炼早已被她抛诸脑后,日常锻炼少之又少。这次体育测试之后,让她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了更好的了解,也开始重新审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在测验中,我市参试队员激情饱满、齐心协力,彰显了临汾人锐意进取、积极协作的精神风貌。
25米×4往返跑、30秒跳绳、800米跑、俯卧撑……每一项测试,对于一直坚持锻炼的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职工李小云来说,都显得那么轻松。“一个好的状态,能让我更好地投入工作中,而文明城市的创建也更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李小云说,坚持运动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而良好的身体状况不管是对工作、还是对身体健康都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开始。“每天健身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这句经典语录是他一直坚持锻炼的动力。
据市体育局群体科科长王红云介绍,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以检验广大群众体育锻炼效果、评价身体素质和运动机能为目的,以测验达标为手段的评价体系。测验分设了六个组别,测试内容包括25米×4往返跑、30秒跳绳、1000米跑、800米跑、3000米快走、俯卧撑、立定跳远、掷实心球、绕杆跑、坐位体前屈等测试项目5大类14小项,涵盖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柔韧五项指标。此次测试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手段,实时测算出各种数据,并依据这些及时、准确、权威的数据,为广大群众参加体育锻炼提供参考。根据项目的得分情况进行数据统计,更加清晰地了解每个年龄段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更加直观地检验自身体育锻炼效果,对于成绩优异者将颁发由国家体育总局设计制作的奖章和证书,让广大职工有方向地去改善体质,更健康地生活。
每天一睁眼就开始了忙碌,两点一线的生活状态,让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潘端伟变得不爱运动。这次体育达标测试,重新燃起了他运动的热情,他决心找回从前那个热爱运动、擅长体育的自己。“既然已经迈出了第一步,那就让运动回归生活,融入生活,在动脑的同时多动动脚,走到人民群众中,更好地服务人民。”
近年来,市体育局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两个国家战略,全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热情日益高涨,体育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陈海平表示,市体育局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加大工作力度,陆续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进机关、进企业等活动,将其规范化、常态化,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热爱体育、参与体育、共享体育,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闫晏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