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渥(1757年—1829年),字水屋、封紫,号竹畦,又自号张风子、骑驴公子,山西平阳府浮山县人。张道渥生于乾隆二十二年十月十二日,道光九年五月初一日卒,以贡生捐纳,由广西河池知州,仕至直隶蔚州知州,著有《水屋剩稿》。
张道渥还曾任通州分司、盐务官僚,后弃官以诸艺谋生,画、书、诗称“三绝”,善绘山水,惟性不羁,人呼为“张疯子”,与汤贻汾、张问陶同名于时。他所画山水秀润奇郁,或繁益繁,或简益简。
“旧梦回环二十年,碧云红树故依然。缄书拂绢人何在,对榻论诗语孰传,岁久更应添画旨,秋空了不著言诠,研屏绿滴潇潇雨,合向苏斋证墨缘”。这是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翁方纲,题在现藏于省博物馆的张道渥摹《渔洋先生秋林读书图》轴上的一首诗。它不仅述说着翁方纲同这幅作品的墨缘,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同期名人学者对张道渥作品的认同。
张道渥所著的《水屋剩稿》——其经历与“扬州八怪”中的另一画家郑板桥颇相类似。在中国史籍中,罗聘曾为张道渥画《水屋吟秋图》、《细雨骑驴入剑门图》等,两人关系极佳。
这正是:诗书画艺称三绝,性情不羁舞墨轩;敢问公子居何处,骑驴纵情山水间。(锡刚)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