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我市有过年用枣馍祭祖的习俗,每年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把枣馍和其他供品摆上供桌,虽说数量和品种没有严格规定,但枣馍却必不可少。
进入腊月后,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蒸枣馍,由于制作枣馍工序复杂,每年都是邻居们相互帮忙完成。在襄汾县邓庄镇鄢里村史秀玲家,一锅热气腾腾的枣馍刚刚出笼,殷红的枣子、雪白的花馍和热气腾腾的笼屉让人感受到了年的味道。
来帮忙的邻居有四五名,有的烧水、有的揉面……井然有序,82岁的杜兰英是捏枣馍高手,早早的史秀玲就把老人接过来帮忙。
一捏、一掐、一按……一个个造型各异、风味独特的枣馍应运而生,牡丹花”年年有鱼”“登糕”花尾巴长胡须的鲤鱼”摆满了案桌。制作枣馍的工具就是普通的剪刀、木梳等,关键是必须有一双巧手,这样才能制作出精美的枣馍,妇女们用娴熟麻利的手法做出各种造型的花馍,在制作中她们还相互比较谁的花馍好看,谁的技法娴熟,笑声也不断地从她们中间传开。
“牡丹花寓意富贵吉祥,登糕象征来年一切步步高,枣花表示生活像花儿一样美满幸福。”史秀玲满脸喜悦地说,过年蒸枣馍不仅是一个习俗,更是一种传承许久的味道。
记者 苏亚兵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