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与 负
“正”指的是正确的舆论引导;“负”指的是报道的负面影响。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强调: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导向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地方党报在重视政治导向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思想导向、价值导向、消费导向、生活导向、行为导向、服务导向、审美导向等,所以说,导向应该是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导向。地方党报追求的最大值是权威性、针对性、指导性与贴近性、可读性的统一;追求的最大化是走进读者中,在实现市场占有率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党报舆论影响力的最大化。
报道改革开放30年发展巨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政策性、导向性,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关于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的重要论述和历史结论为依据,成就报道既求声势,又求贴近,注意用新视角,找新亮点,化大为细,变远为近,注重舆论引导,防止报道中观点偏误、事实出入而出现的负面影响。
“浓”指的是浓墨重彩,“淡”指的是轻描淡写。背景材料是新闻事实的从属部分,对新闻事实具有进一步衬托、点缀、解释、交代的功能,从而使整篇文章精炼、丰满。笔者认为,对有影响的改革成就或新闻事件,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要浓墨重彩,大书特书,挖掘其内涵与深度;对已时过境迁但与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有关联的,文中可采用“淡”处理,交代一下必要的背景材料即可。
有一新闻学者说:把握宏观视角,可以寻求新闻事实的思想力;微观精心选材,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整合力。30年发展巨变的报道,按报道领域、报道范围、报道对象,可分为三类,即:宏观成就报道、行业或地区成就报道、微观成就报道。笔者认为,30年发展巨变成就报道在选择角度、表达主题上,应该从宏观思考,微观落笔。这里所说的宏观思考,应该是新闻的思想性,揭示时代的发展趋势;微观落笔不应是鸡毛蒜皮,而是打开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户,由此及彼、从点到面,让读者看到一幅社会画卷。
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我省交通图五年七变》(原载《河北日报》2002年8月10日)一稿,就是一篇讲究报道艺术的成就性新闻佳作。这篇消息也是新闻“三贴近”的佳作,作者把普通群众的切身感受,同交通建设的巨大成就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抽象的概念写成了让受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变化。这样的新闻,受众就觉得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自然也就愿意看、愿意接近。
30年发展巨变的成就报道,记者要牢固树立读者意识,善于从百姓的平凡生活中发现成就,用百姓的眼光看待成就,进一步拓宽报道领域,增强贴近性。反映百姓生活变化可以通过小故事、小言论来表现。这些看似单项的小变化,若通过组合报道,由点到面,以小见大,把新闻做细、做透、做深,就可揭示其内涵,增强新闻价值。
值得一提的有两点:一是30年发展巨变的成就报道,不但要告诉读者“有什么成就”,还要告诉读者“成就产生的历史背景”、“成就是怎样来的”。二是30年发展巨变的成就报道、新闻报道策划创新是关键一环,定位立意要深远,气势要宏大。创新新闻报道策划,不是策划新闻事件,而是依据事实策划报道的重点、亮点和思想,组织深入采访,挖掘深层信息,发挥报道创造性。
【责任编辑: 邱睿】 |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