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十大假新闻(一)

2010-01-15 11:05: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新闻记者》2010年第一期将公布2009中国十大假新闻,新民网独家首发。在2009年十大假新闻中,女老大包养16”“翁帆怀孕等假新闻都在列。 

一、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逼出跟踪潜艇

【刊播媒体】《华西都市报》《青岛早报》

【发表时间】2009118日、19

【作者】童其志(化名长歌、淡薄、田园)

新闻我军赴索马里水域执行护航任务的舰队遭到不明身份潜艇的跟踪,我军舰与之斗智斗勇,最终成功逼其浮出水面逃走。该报道并未指出潜艇的国籍,但许多网站在配图时均配上了印度海军基洛级潜艇的资料图片。更有消息称,《印度时报》《印度教徒报》等报纸也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一时间,中印之间的这次军事较量成为铁血强国等各大论坛上网友热议的焦点。

【真相】39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2009118日、19日,《华西都市报》《青岛早报》刊登了题为《深海围》《猎行动》(海口)等有关我舰艇编队索马里护航情况的稿件,稿件均为社会自由撰稿人个人杜撰。两报未遵守《关于加强军事新闻宣传管理的通知》相关规定,擅自刊登军事新闻,也未按照《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对稿件严格把关,致使虚假报道见报,并经网络转载、改编后在国内外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对于以上虚假报道,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对相关媒体和责任人做出处理。目前,《华西都市报》、《青岛早报》分别刊发了更正致歉声明,并对相关责任人做出辞退、停职等处理。杜撰该虚假新闻的社会自由撰稿人将被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点评】假新闻炮制者童其志交代:我分别从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网站上下载当天的最新相关新闻,进行篡改整理成为一篇篇假纪实报道稿子,每天都发到《华西都市报》。如果当天没有新闻更新,我就搜索以前有关舰队出访的一些纪实报道进行整合。从20081228日开始一直到2009125日结束,我共发给《华西都市报》26篇稿子,《华西都市报》全部采用刊发,其中包括《深海围》和《猎行动》稿件。这两篇稿件完全是我个人将20084月份某杂志刊登的一篇中国海军舰艇反潜纪实的稿子改头换面、杜撰拼凑出来的。由此可见,《华西都市报》《青岛早报》所发的这一系列报道,都是假新闻,这恐怕也创下了持续时间最长的假新闻的世界纪录。但不知为何,有关监管部门只拿其中两篇开刀?《华西都市报》在这组假新闻的结尾处均注明:随舰军事记者专供华西稿件,转载必究。因为是独家新闻,这样做理所当然,毕竟同行如冤家。然而,该报特稿部却慷慨地将独家新闻倒卖给《青岛早报》。难道每年有数亿广告收入的《华西都市报》的记者编辑的成本意识也这么强,千方百计地要摊薄采编成本?抑或搞一点自留地创收?可悲的是,许多权威新闻网站如凤凰网、央视网、中国网在转载此文时,都标明来源于《青岛晨报》。其实,这是一张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报纸,因为只有《青岛早报》而无《青岛晨报》。自古有锦上添花一词,如今又有假上添假之说。

二、《电影促进法》及电影分级制度将出台?

【刊播媒体】《北京商报》

【发表时间】200922

    【作者】吴颖

新闻国家电影局局长童刚表示:今年内我们会拿出具体的电影分级意见。电影分级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还要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分级是国际惯例,也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是创作人员的要求,也是规范电影市场的手段之一,我们会积极推进。但大家也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分级并非救市良药。中国电影的现状不尽如人意,绝不是简单的因为电影没有分级,也不是说分级了就能对中国电影或者电影市场起到多少决定性的作用。

【真相】200927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张玉洪报道,指出这是一条拷贝五年前旧闻的假新闻。该记者从电影局了解到,童刚局长最近并没有对电影分级接受过任何采访。另据查证,此报道与《江南时报》2004224日相关报道主要内容完全一致,堪称双胞胎 

【点评】五年前的陈货,略施粉黛,化腐朽为神奇,转眼就成了一篇新鲜出炉的新闻,引起市场轰动。《北京日报》的评论,可谓一针见血:此事不仅让人大跌眼镜,也引起我们对媒体责任的深思。如今,媒体市场竞争激烈,有些媒体过分追逐社会热点以吸引读者眼球,一旦热点不足竟不惜弄虚作假,这种蓄意炒作的方式,不仅违背了媒体的基本职业操守,也给自身的公信力造成了损害。岂不知,媒体的公信力就是媒体的生命线啊!

三、老板手头紧让五情妇PK

【刊播媒体】《半岛都市报》

【发表时间】2009215

    【作者】栾磊

新闻200812月初,212省道崂山龙王庙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酿成了一死五伤的惨剧。这起原本看似意外发生的交通事故,最终却因死者于某留下的一封遗书,让一段错综复杂的隐情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城阳某公司老板范某在资产缩水后,为了节省开支,让他所包养的5名情妇进行了三轮竞赛,以争夺最后一个被包养名额。然而,事件的结局却超出了范某的预料。记者从崂山交警大队获悉,因惨被淘汰,与他交往时间最长的情妇于某假装约所有人一起游玩,途中开车冲下悬崖。于某当场死亡,其他人都不同程度地受伤。近日,本案以范某协议赔偿于某家人58万元告一段落。

【真相】2009218日,《半岛都市报》发表《致歉声明及解聘公告》:“215日,本报在A3版刊登了《老板手头紧让五情妇PK》一稿,后经查证,该稿系本报记者栾磊剽窃加工《知音》杂志励志刊2009年第42月版《15伤!花心老板紧急裁减二奶酿惨祸》一文而成,该记者的做法严重违反了本报关于采编队伍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损害了报纸公信力,误导了广大读者。经本报编委会和采编队伍作风建设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对记者栾磊给予解聘处理,自即日起,栾磊不得再以半岛都市报记者名义从事任何采访活动。

    【点评】青岛崂山市民在网上投诉:我是一名青岛崂山市民,在崂山生活了20年,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崂山有个叫龙王庙的地方。《半岛都市报》记者为什么要捏造假新闻陷害我们崂山,给我们崂山抹黑,给我们崂山人抹黑,给青岛抹黑?青岛市民想不明白,我们更想不明白:这些年来,新闻打假越来越严,处罚力度越来越大,却偏偏有人飞蛾扑火,屡屡以身试法。说穿了,就是为了哗众取宠,以求增加报纸销量。有些甚至为此不惜铤而走险,用荒诞离奇的绯闻故事误导读者。顺便提一句,这个胆大妄为的造假者当时不知是如何进入半岛都市报当上记者的?是否经过专业训练?是否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尽管已被解聘,但这个造假案教训深刻啊,着实需要举一反三,引以为戒!

(未完待续) (据人民网)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