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前9月完成生产总值34.95亿元 同比增长12%

2015-10-28 10:10: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蒲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侧记

    近年来,蒲县始终把科普工作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着力营造科普环境,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推动公众科学素质教育,加强科学技术运用推动主导产业,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截至2015年9月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4.95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6亿元,增长1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8399.1元,增长41.1%……

    搭建惠民平台接通科普地气

    “有了技术服务队的帮助,嫁接的薄壳香,产量特别高,从去年到今年,收入翻了两番。”家住山中乡山口村的韩胜利高兴地说,他今年收获3万多斤核桃。韩胜利口中的核桃技术服务队已有60余人,为全县10万余亩核桃提供技术支持,核桃种植户不仅得到及时专业的技术指导,更带动了全县核桃产业的发展壮大。

    据了解,该县在全县9个乡镇、4个社区及大型企业建立了科协组织,93个行政村建立了科普分会,乡镇成立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形成了以县科协为枢纽,乡镇科协、村科普分会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基础,科普服务实体为依托的科普网络体系。配齐配强了县、乡、村专兼职干部,组建了30名专家的科技讲师团,30名科学教师队伍的校外科技辅导员团队,500余人的科普志愿者工作队伍。

    为强化科普平台建设,该县还将科普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年增加科普投入。同时,对“全国科普日、科普周、科普月”等重大科普活动设立专项经费给予保障。组织宣传、农林、教育、科技、卫生、妇联、团委、食药监、环保等部门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等主题开展科普宣传日、宣传月和科普之春(冬)、古会“科技一条街”、流动科技馆巡展、科技“三下乡”“千人百村惠万家”科技宣传和帮扶活动,通过现场观摩、专家解答、志愿服务、培训互动、信息咨询等方法普及科学知识,科普活动的覆盖面达95%以上。同时,该县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作用,由县科协策划,与中国科协音像中心联合开办了《科技大篷车》电视科普栏目,在蒲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了“走进新农村”“田园风”科普专栏,每周滚动播出四次;在《蒲县通讯》设置农业科普服务专栏,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形成了全社会自觉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讲科学的良好工作氛围。

    让科普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引擎

    作为首批“全国科普示范县”,该县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支撑作用,孵化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1项、省级重大科技项目2项、省级科技项目6项、市级科技项目20余项以及创新驱动项目3项、低碳创新项目4项。其中,氨基酸深度提取、正茂核桃系列产品精加工、赢晟园精密铸造、华正煤机修造、万鑫丰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转型项目投产见效,宏源2×350MW低热值煤发电、大唐10万千瓦风电、锦江煤电铝一体化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走出了以科技创新项目为支撑,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以科普为杠杆,激活农业生产活力。该县以优质核桃、马铃薯“两个十万亩”基地建设为龙头,不断强化科普支持力度,涌现出一批以正茂核桃、昕源薯业、龙泉养殖为代表的“农”字号龙头企业,正茂核桃、龙泉养殖等7家企业被评为市级龙头企业。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农技协会、科技示范园、科普示范村及科普示范户也日益壮大。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到10万余亩,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示范基地”。通过马铃薯高新技术示范园的辐射带动,发展特色有机薯2000余亩,亩均产值达到3000元以上,被评为“国家级马铃薯栽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马铃薯协会入选“全省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另一方面,该县把激发企业主体活力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着力点,制订出台《关于科技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方案》《关于优先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搭建产学研平台,与中国农业大学、农科院、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大学等13个重点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全县共发展省级民营科技企业6家、市级科技创新企业2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3家,企业自主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精准科普助推全民素质建设

    该县按照“以人为本、因群施策、搭建载体、多方联合”的工作思路,瞄准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五大群体,实施精准科普,开展科学素质行动,推动全民素质建设。

    目前,该县已建立3所科普特色学校、1所青少年活动中心;每年有90%以上的村干部和农村党员接受科技培训,全县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了1到2项实用技术,涌现出一批“土专家”和“田状元”;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农民工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培训内容涉及农产品加工、缝纫、家政服务、电工、种植、养殖业等10余个科目,全县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达3万余人次;把科技创新纳入“干部教育大讲堂”重要内容,2014年,全县培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达到6000余人次,配发科普读物5000余册;以社区党员为骨干,成立科普宣传服务志愿队伍,面向老人、妇女、儿童、城镇务工人员,深入开展以科学、安全、健康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知识普及工作。

    同时,持续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培育力度,连续6年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煤炭工业、新型建材、生物工程、有机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各行业领域。全县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228人,其中高级职称856人,农村获技术员以上职称798人。制定了《关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突出贡献奖评选暂行办法》,全县荣获国家、省、市科技竞赛奖项人数达到千人以上,申报专利125项,为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了人才技术保障。(张鹏 陈沛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