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脱贫攻坚稳步推进

2016-12-23 11:19:02 来源:临汾新闻网

充实攻坚力量 强化脱贫举措

蒲县脱贫攻坚稳步推进

  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蒲县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经过建档立卡“回头看”和“再回头看”工作,最终确定全县贫困户4254户12610人,并通过领导包联、专项扶贫、单位企业帮扶、政策落实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自我发展等多项举措,进一步理清思路,夯实责任,帮助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路,为提前两年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夯实主体责任,充实脱贫攻坚力量。该县高度重视,及早着手,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全县脱贫攻坚大会、全县脱贫攻坚建档立卡“再回头看”工作部署、全县脱贫攻坚“三包五到”精准帮扶工作等系列会议,安排部署全县脱贫攻坚任务,确立了县领导包联、县直单位包扶、重点企业包带,单位到村、项目到村、党员干部到户、干部职工到人、第一书记到岗的“三包五到”精准帮扶责任制,充分发挥县领导、单位、企业、党员、干部职工等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共同推动完成脱贫攻坚工作。

  瞄准目标任务,强化脱贫攻坚举措。持续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和“再回头看”工作,工商、财政、劳动、公安10余个部门按照“八不进”要求和“五类问题”进行协同核查。在此基础上,各乡镇、村委在驻村帮扶力量的协助下开展了贫困人口大核查工作,重新对全县贫困人口进行全面排查、核准,并通过三轮认证,彻底摸清底数,找准致贫原因,为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县充分调动县级包联领导、县直包扶单位、包带企业、驻村第一书记“四支力量”进村到户,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实地查看帮扶项目等方式,全面了解贫户情况,并撰写调研报告,帮助制订科学的脱贫规划,因户制订个性化帮扶计划,帮助发展特色种养业等增收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同时,开展了县、乡两级书记集中大调研,11个市直单位、27名县级领导、110个县级单位、25个重点企业、36个第一书记,1400余名各级干部职工进村入户,集中半个月时间,开展精准扶贫调研,发挥各自资金、信息、技术优势,指导落实帮扶工作,成效显著。蒲城镇曹家庄村72户贫困农户安装实施户用光伏电站;薛关镇常家湾村3000头养猪场建设项目正在动工;井上村香菇养殖基地,现已选定厂址,挂图作战规范到位。该县结合实际,整合乡镇、驻村工作队、帮扶企业、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工作力量,开展挂图作战,使建档立卡和精准帮扶相关图表与资料逐渐规范化、系统化。蒲县扶贫开发中心在现有10人的基础上,从重新安置工作的大学生村官中选配3人,同时,由劳动部门年底前招聘10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大幅增强县级扶贫机构队伍力量。各乡镇均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扶贫工作由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都配备了2-3名工作人员,有效保障了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该县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两手抓”,切实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扶贫与扶志同步、扶贫与扶智并举,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学什么,做到“全覆盖”“常态化”。今年以来,培训受教育党员干部2000余人次,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转移贫困劳动力1230人,人均月收入2500元以上。

  在强化提升党建工作的同时,该县对精准帮扶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严格考核管理,按照《蒲县乡镇脱贫攻坚绩效管理和考核办法(暂行)》《蒲县驻村帮扶单位脱贫攻坚绩效管理和考核办法(暂行)》精神,将落实脱贫攻坚各项要求作为考核的重点,将现实表现和工作成效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坚持注重实绩、群众认可、“一票否决”的原则,对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帮扶单位、驻村“第一书记”等扶贫工作作出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其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张鹏 贾琳)


     

责任编辑:实习生卫慧婷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