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蒲县蒲城镇城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乔云龙身患重病无医可寻、无药可救的生命关头,蒲县妇联主席韩亚萍及时走进了他的生活。她多方奔走,了解国家相关的扶贫政策,为乔云龙解决生活难题。
近日,笔者来到蒲县蒲城镇城关村建档立卡户乔云龙家。一进小院,浓浓的农家气息扑面而来,院畔的枣树上挂着数不清的小红灯笼,院中菜园里红绿相间,正面新盖的房屋主体已完工。走进房里,乔云龙和他的妻子杨玉琴热情地迎了上来,夫妻俩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然而,这个家在过去的几年间曾几度面临崩溃。
2013年,31岁的乔云龙结婚已五年,凭着不甘贫困、不怕吃苦的精神,家里的日子还算殷实。谁知天有不测,一日,正在打工的乔云龙忽觉天旋地转,恶心呕吐,浑身无力。夫妻俩没放在心上,以为是累了,抑或是感冒引起的,谁知病情越来越重,这才到山西省医科大附属二院进行检查。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检查,乔云龙被确诊为肾衰竭。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天崩地裂。住院一段时间后,病情总算稳定了下来,医生开了相关治疗药物要求出院,并千叮咛、万嘱咐,乔云龙一定不能干重活。回到家的乔云龙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感觉自己身体力行,加之看病花了不少钱,心里特别着急,便外出揽活了,搬砖、装潢、修暖气,什么挣钱他干什么,早把自己的病和医生的叮嘱忘记得一干二净。一直到去年6月,乔云龙的病再次复发,这次复发仅靠药物已无能为力,必须做腹膜透析。于是,两口子辛辛苦苦挣下的积蓄,又全部花在了手术上。
“这次手术多亏有新农合,一下报了70%,要不我哪有那么多钱。”乔云龙感慨道。手术回来后的他,每天在家做两次腹膜透析,一个月仅透析这一项就要花去两千多,降压药另外还需700余元的费用。“算着多,其实新农合报得多,咱自己花不了多少。只是自己再不能出去挣钱,媳妇又要在家照顾我和孩子,家里确实很困难。”
屋漏偏逢连阴雨。3月18日,乔云龙忽然腹痛剧烈,吃了些止痛药后一点都不见好,反而疼痛难忍。夫妻俩几经周折到太原医院就诊,经过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医生说你们回去吧,这病不好治,即使做了手术也不一定能成功,而且你们也承受不起治疗费。”听着医生的劝导,夫妻俩走投无路,只好忍着病痛回到家中。
回家的第二天,韩亚萍来到了乔云龙家中,当她听完乔云龙妻子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讲述后,回家后第一时间就和自己从医的老同学咨询主动脉夹层的救治方法。当电话那头传来相当专业的解释后,电话这头的韩亚萍已听得头皮发麻。韩亚萍茶饭不思,陷入了沉思。沉思中,她托熟人把乔云龙转到市铁路医院就诊,并把办理住院、检查、手术等一系列程序安排妥当。两天后,当杨玉琴将手术成功的消息传到蒲县妇联后,办公室的人都兴奋地尖叫了起来,她们由衷地为乔云龙再次死里逃生感到高兴。
“在临汾住了十天院,手术也做好了,有国家的‘136’政策,才花了3000块钱!”乔云龙高兴地说。“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要不咱掏不起那么多的医疗费,也多亏韩主席,要不是她操心,我的病也治不好!”
自从全省“136”政策出台以来,蒲县享受此政策重获健康的人达到2192人。更有很多的扶贫干部,他们心系群众疾苦,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赢得社会赞誉的同时,更为推进全面脱贫立下了汗马功劳。(张鹏 荀丽)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