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乔家湾乡推进扶贫攻坚侧记

2018-10-12 09:20:4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蒲县乔家湾乡为典型的资源型乡镇,近年来,乔家湾乡党委、政府坚持把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精准施策,持续发力,打出了一场场精彩的精准扶贫攻坚战。

  打造基地 夯实基础

  乔家湾乡把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核心因素,通过深入调研摸排,投资60万元,12个村村级组织办公条件、活动场所得到改善优化,每个支部建立日常制度20余项,“三会一课”等各项工作规范化;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提升上,依托“领头雁”培训,开展各类大规模培训8期,小规模培训60余期;党员教育培养上,积极发展党员积极分子,其中有10名致富能人、产业强人充实到了村“两委”班子,为支部补充“新血”“活血”。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各村党员有了主心骨,有了党性原则,有了党员意识,各村支部真正实现了有组织、有阵地、有活动、有特色,基层党组织也真正成为了精准扶贫的攻坚堡垒。

  优势互补 精准发力

  乔家湾乡充分发挥包村领导旗手作用,搭建起了农民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宣传政策、了解诉求、鼓舞士气;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牵引帮扶作用,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协调各方精准帮扶,成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主力军作用,抓党建、促脱贫,想群众想、解群众忧,成为组织下派到农村的“活水源头”。在“三支队伍”的通力协作下,全乡饮水难题、村容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一些困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得以有效解决,3个村民小组的饮水问题已经解决,2个村亮化工程实施完成,1个村便民桥已开工建设;主动帮助贫困户办理慢病卡、申请大病救助,累计发放“强农贷”“富民贷”共计发放贷款736.36万元,帮助41户、169人实施易地搬迁,对就读二本B类以上本科院校的8名大学生申请教育扶贫5000元的资助;全乡贫困户健康扶贫双签约率达100%,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61户、151名贫困人口纳入了低保范围,为无力就业、无力脱贫116名失能老人、孤儿、重度残疾人申请了救助金,做到了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找准定位 合理布局

  乔家湾乡产业单一基础薄弱,传统农业效益不佳、脱贫致富后继乏力,“输血”变为“造血”一直是困扰乔家湾乡发展的大难题。为此,乔家湾乡通过深入调研,邀请了农业、林业、水利多方专家,在种养殖方面进行了认真分析,确定了以特色种养殖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路线,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渠道”。小洼、前堡、乔家湾、马如河、南峪、井上6个村委发展食用菌产业,共建日光棚5个、恒温棚 41个,香菇、平菇等种植面积达25340平方米,累计投放菌棒达21万支;曹村、木坪、冯南庄、后堡4个村委发展生猪养殖产业,累计建设猪舍8个,共5900平方米,年出栏能力达6200头;前进村委新建宏联胜和双富两个存栏达1000头规模的养殖场;尚店村新建260平方米的服装加工厂房车间,吸收贫困人口10人,提升劳动技能,增加劳务收入。同时,鼓励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因户施策,按照有特色、有基地、有主体、有效益的“四有”要求,为贫困户依靠产业脱贫建立长效机制,吸收贫困户贷款入股30户150万元,吸纳社会能人注入资金1100万元,争取企业包带投入87万元,极大地增强了产业的抵御风险能力,增强了集体产业“造血”功能,激发了村集体产业发展活力和动力,从“薄弱村”“空壳村”向着“优势村”转变。(清水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