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平阳有“二贾”,享誉书画界。迎来立夏时,墨香溢汾河。“二贾”书画于五月“登陆”汾河公园市书协、美协创作基地,我市书画爱好者可在画舫大饱眼福。
所谓平阳“二贾”,即擅长书法的贾双平与主攻国画的贾岩鸿。在生活中,二人是志同道合的友人,在创作上亦是比肩齐名的大家。书画本同源,二人强强联合,便是对“同源分流、分必化一”最精妙的阐释。
贾双平 从容自在书人生
“气势连贯,笔意流畅,纵横挥洒,一气呵成。大疏大密,黑白错综,虚实相嵌,一扫平板的布局,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正是贾双平书法的独到之处,袭古人之风气,开自家之风格。贾双平尤以草书、隶书见长。其书法恣意洒脱,大气浑然,颇具高古之风,笔触苍崛且厚重恣意,给人千钧之感。
“字为心画,言为心声。”贾双平在作品中融入感情与语言,把自己的领悟通过笔墨宣泄出来。观其作品,草书书写极尽变化之能事,长锋羊毫,点墨成文,虚实相生,连续欲断,正如曲终意犹在,一波三折现明处的变化回环。其隶书于恢宏间现秀美,落笔处见古朴不现浮华,灵秀之气萦于黑白之间,性情品格着于笔端墨尾,可见大家之修养风范。
创作是一条艰辛的路,总在纠结和突破中寻找“出路”,兼具幸福与痛苦。万事不离其宗,情感是艺术的本源,贾双平的作品从不刻意而为,遵从内心的声音,以唤起他人共鸣,达到情景合一。
贾岩鸿 淡然处世心无累
贾岩鸿擅大写意国画,花卉、禽鸟、山川、树木等多为他的笔下之物。他巧借比、兴、借、喻等手法,来展现自然与人情感之间的微妙。其画作傲然于物,脱性于俗,时而新奇灵动,时而苍茫奇崛。色泽有时艳丽明畅,使人悦目赏心,有时淡漠如烟,给人晨露冷凉之感。
道家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求天地人合而为一,体、行、气交融归于一处,顺其自然而顺势而为,物我心境上交错相通。
贾岩鸿从大自然中取“法”,笔法与墨气浑然天成,性情与写意相交融。
“每次的采风写意,目的不在于看风景,而是领悟感受其中的韵味,心中有画作,将情感‘物化’,落笔便如行云流水。”贾岩鸿性情率直,其奉行“作画是悦己,不是悦人”。坦荡使然,其画作不落俗套,情本挚然,线条洋溢洒脱,泼墨成画,超然脱俗。
“二贾”——笔墨朋友无高低
明代项穆在《书法雅言·心相》中说: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书之心,主张布算,想象化裁,意在笔端,未形之相也。书之相,旋折进退,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人品性情皆由笔墨画作尽展,自有前人谓之“字为其人,画如其心”。“二贾”对书画艺术追求卓越,坦荡为人皆从作品可见,轻刚雅正之气,傲然洒脱之情,莫不抒于笔端,喻于作品。“二贾”淡泊名利,不收徒弟,只因“笔墨朋友无高低”。只要真心热衷于书画艺术,他们愿敞开心门,诚心诚意与志同道合者切磋学习,互补长短。
不以收徒扬名,不以笔墨取利,不为名利往来,足见二人坦荡胸怀。正如贾岩鸿所说“浮华经过,才懂落寞”。对于外界的评价,二贾”泰然处之:外人的评价好比一个物体的阴暗面,当一束光照过来,这个物体既有它的光面,也有它阴影下的暗面。好坏由人去评说,自身胸怀坦荡,也就无所谓了。”“二贾”忠于书画艺术,提携后辈不求回报,甘愿为他人做嫁衣。他们为繁荣临汾的文化建设奉献己力,多次携手策划大型书画展览交流活动,曾举办“黄河壶口赞·全国中国画提名展”,填补了山西省从来没有举办过全国美展的空白。继而与中国书协合作主办“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邀请展暨中国书协会员百人精品展”、全国第九届书学讨论会”等,他们将外界优秀书画家“请进来”的同时,倾尽全力将临汾书画“推出去”,为临汾的书画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无止境,艺术创作绵延不息。“二贾”表示,提升自我具有永恒的意义,他们将对书画创作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传承中国书画之风采。(记者 李静 实习生 陈亚楠)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