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笳咏(1926年-2004年),原名陈嘉墉,祖籍山西省吉县,1926年出生于太原市的一个中医世家,父亲陈观光是一位名中医。从五岁起,陈笳咏授业于父亲,始读“四书”,通背《三字经》。高中阶段,陈笳咏又背诵了大量的古文诗词,并能用文言文写作,后又入山西省第二联合中学读书。二十三岁时,陈笳咏在西安参加革命,1951年初与画家石鲁相识并成为挚友,此后,陈笳咏从事舞台布景及社会主义建设题材的美术创作活动,涉及的画种包括年画、连环画、国画、版画等,为“长安画派”的发展和崛起做出重要贡献。
长安屋檐下
葫芦小鸡
暴风骤雨
打谷场上
小猫头鹰
“文革”时期,陈笳咏受到迫害回到老家吉县劳动,做了七年的农民兼木工。这期间,他经常为老乡做的家具(橱柜、箱子、瓦翁等)上画花鸟,这成为他最早的“花鸟画”作品。1978年平反回到西安后,才回归到传统国画创作当中。陈笳咏先生的画,有浓郁的泥土芬芳,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和超人的才情使得他的作品有生机、有情趣、有诗意、有格调,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画作有风骨、有个性,恣意挥洒,纵横开合,孤傲不群,呈现出野、怪、乱的笔墨趣味和特色。
点石成金
余霞散成绮
红梅小鸟
陈笳咏先生的大量作品被海内外人士及博物馆收藏。作品《春江水暖》《松鼠》先后入选《中国美术全集(现代卷)》《中国当代美术全集》《中国现代花鸟画全集》,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笳咏书画集》《笳咏中国画集》《画余七步行——笳咏诗文集》《笳咏长安风情画选》《陈笳咏书法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陈笳咏卷》等。他被誉为继齐白石、林风眠之后最具有天真童趣的画家,当代集诗、书、画于一身、极富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精神的文人画家及当代画坛最杰出的大写意画家。
名家评说陈笳咏
●陈履生(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著名美术理论家)
“文革”虽然给与了陈笳咏深深的磨难,但也使他在农村得以深刻地了解了农民生活。他像齐白石那样发现了乡村生活中许多特有的情趣,而且那些沾有泥土芬芳的花鸟草虫又融入到他的文人情怀之中。这一切还得之于他并未间断艺术思维和理论思考,尽管是田间劳动中点滴的情有所触,也会让他产生创作的冲动,从而带来了他改革开放之后在花鸟画创作方面的新的收获。毫无疑问,像陈笳咏这样把人们常见的题材用小品的笔墨表现出来,在半个世纪的新中国美术史上并不多见,可见他对“长安画派”的传承与发展颇费心机。
●尚辉(《美术》杂志执行主编、著名美术理论家)
陈笳咏早期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实际上达到的水平是很高的,他画的人物画《打谷场上》《麦收时节》,表现农村发生的变化,表现人物的造型也很准确,尤其是他善于用笔,把笔墨和结构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我们经常会把浙派人物画作为新中国人物画发展的成功案例,但是我看到陈笳咏处理得也很好。也就是说在五六十年代我们对像陈笳咏这样在人物画方面能够做到这么好的画家,缺少应有的评价和认识。我觉得陈笳咏先生用笔横、竖,尤其是竖笔平直、劲健、硬挺是他的特点。他把这样的用笔方法转用到花鸟画作品当中,形成了用笔方面的一种特有的峭拔伶俐的画风。所以他的画风和一般人的作品,至少和他的同代人的很多中国画的作品很不一样,他的个性特别彰显。他是真正在花鸟画中体现“长安画派”审美品格的一个画家,陈笳咏先生是“长安画派”中有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的一位画家,这是不多见的。
●靳忠(山西师大书法学院客座教授、资深鉴赏家、晋宝斋总经理)
陈先生不仅仅是“长安画派”的主将,更是一位具有独立艺术思想和独立艺术风格的艺术家,他的画沾有浓郁泥土芬芳,他与齐白石一样有乡村生活的经历,与白石老人不同并且可贵的是,他是在不惑之年与农民吃住生活在一起长达七年之久,对乡村生活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民风民俗的特质对焦更准。他的画作表现的物象是淳朴的、鲜活的,散发出的泥土芳香是自然飘来的;有生机、有野味、有情趣,更具有文人情怀。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和超人的才情使得他的作品有诗意、有格调、有风骨、有个性,恣意挥洒,纵横开合,孤傲不群,呈现出野、乱、怪的笔墨趣味和特色。经历了“文革”动荡的洗劫和磨难的他,饱受了世间的冷眼和孤独,可谓真名士,似青主,似青藤。
●杨吉平(山西师大书法学院副院长兼书法研究所所长、著名书画评论家)
陈笳咏写梅,下笔刚劲,落墨豪纵,因其笔笔中锋,故枝干坚挺有力、纵横交错,既有传统文人画的儒雅,又有传统士君子的风骨,正是先生自己的写照。“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的这两句诗正是对陈笳咏梅花最真切的描述,陈笳咏梅花也是对陆游诗句最准确的阐释。
先生笔下的麻雀,长喙大眼,高额挺腹,或相视耳语、或傲视前方,天真自得、冷眼旁观之态跃然纸上。与徐悲鸿、孙其峰笔下的麻雀相比,其写意程度更高、更凝练,是先生晚年给中国花鸟画贡献出的一个不朽的经典形象。陈笳咏笔下的黄牛多只勾勒出轮廓,而牛的温和与倔强均得以完美展现。这些牛的神态又与文人画的某些气质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反映了生活而又富于雅韵,堪与李可染笔下的水牛分庭抗礼,这是陈笳咏先生对当代中国画的又一杰出贡献。
●林木(四川大学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
陈笳咏先生的画特别关注趣味,这个特点在全国的花鸟画家里边都应该算是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他的趣味幽默,有童趣。蚂蚁搬家谁画过,我们小时候都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还比如说有一个蟋蟀,小鸡去看它,这种拟人化的情趣很少有人表现,在齐白石的画里边有一些,但也不是特别多。这种趣味性在他的画里边比比皆是。有一种非常纯净的童趣在里边,这种对趣味的强化和直率的表达在花鸟画界是不多的,他的境界也就很别致了,很可爱!这使我想到另一个人,林风眠。林风眠画了很多小鸟,画了很多猫头鹰,当年王朝闻说到林风眠的时候,就说他的画充满一种童心,这是一种非常纯净的童心和幽默感,一种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的一种寻觅和表达。所以陈笳咏的境界也是非常独到的,又使他与齐白石的那种平民的心态、农民的心态融合在一块,这是陈笳咏先生非常难得的独特的美的一种表达。把陈先生的画放在全国的花鸟画里边去,我就想到刚才这两个人,一个齐白石,一个林风眠。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