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王小庚) 从11月28日到12月9日,短短12天之内,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接连发布四次应对重污染天气调度令;我市先后对标启动橙色预警(二级)乃至红色预警(一级),对各县(市、区)的重点行业工业企业、施工工地、燃煤锅炉和机动车等实施一系列标本兼治源头管控的应急措施,这些都充分彰显出市委、市政府不回避不推脱,直面正视全面应战重污染天气的主动姿态。
12月12日,就近一个时期我市应对雾霾天气的工作思路和相应部署,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该负责人指出,入冬以来,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极不稳定,已连续多次出现雾霾天气过程,是历年同期气象条件最恶劣、污染时间最长、污染程度最重的时段。而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冬明春,华北地区预计还将出现多次雾霾天气过程。可以说,今冬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异常严峻。
鉴于反复无常频频来袭的雾霾天气,市委、市政府决定狠抓“四个强化”,“亮剑”污染源头。
一是强化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市政府对27家重点企业实施驻厂监管,对105家企业启动限产限排。
二是强化市区煤烟污染的管控。今年,市政府对市区大约4万户居民实施洁净焦供应,同时划定了高污染燃料的禁烧区,要求广大市民禁止燃用散煤。
三是强化对建筑施工工地和道路二次扬尘的治理。市区所有建筑工地停止土方作业,对建筑工地裸露部分实行绿网覆盖,对市区主干道实施喷雾作业,有效抑制扬尘污染。
四是强化对移动污染源的治理,严格禁止所有大型车辆进入市区,严格禁止黄标车上路行驶,严格限制老旧车进入市区。
“市区空气质量的逐步好转需要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组的直接指导,需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同时也依托53个市直部门的认真履责、协同作战。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从来都离不开市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